船舶工程技術論文範文

船舶工程技術論文範文

  船舶工程技術,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獲得現場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現代造船模式要求的船舶工程技術領域實際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專業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船舶工程技術的論文範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摘要:在當前船舶工程人才培養中,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實訓基地,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本文重點闡述了船舶工程實訓基地建設的相關問題,先闡述了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目標與原則,再對基地建設思路進行分析,希望能對相關學者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

  船舶工程技術;技術實訓基地;建設

  自2007年以來,我國船舶接單數量快速增長,顯著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船舶工程技術是滿足現代化船舶技術的關鍵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該科目對學生的動手操作水平與理論知識積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需要積極開展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最終提高學員整體水平。

  1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目標與要求

  1.1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目標

  根據省教育廳下發的《關於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意見》的精神,並結合我省船舶行業發展的現狀,我校在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實踐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化船舶製造行業的需求,福利培養複合型人才,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提高學生就業水平。

  1.2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要求

  本基地建設的核心,就是要儘量滿足船舶操作要求,並結合實際教學,讓學生在基地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更好的適應未來崗位要求。因此,基地建設中的所有裝置,均由實際船舶上所使用的裝置組成,包括駕控臺、集控臺、主配電板、裝置箱等,整個基地教學完全還原企業生產,保證能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教學服務。

  2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思路研究

  為了保證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執行效果能達到預期,在基地建設中,相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2.1基地師資配置

  師資水平在整個基地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本基地中所有專業教師,均按照基地建設專業教學、技能培養的相關要求進行招聘,所有教師均具備高階職業資格認證書或考評員資格證書,並且每一位教師在上崗之前,均在我院校接受一定時間的實習,保證能有效滿足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教學要求。校外實訓基地可以根據實習學員的具體數量來確定,一般保證每個校外實訓基地配有2-3名兼職實訓教師即可。對於校外實訓基地,更多的還是需要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作用,始終按照企業具體生產要求的標準,對基地教學情況進行配置,保證每個師資資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上利用。

  2.2基地區域規劃模組

  整個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規劃,嚴格按照船舶生產中不同生產要求進行劃分,包括基礎生產區域(資料切割、柴油機安全、焊接機器人等)、系統操作控制(如圖1所示)、船舶模擬裝置區、數字化實訓區等。總體而言,整個基地區域的劃分情況,充分考慮了不同學員實踐的要求,並按照就近原則對不同生產區域的功能進行搭配,確保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基地培訓的要求。

  2.3基地培訓模式選擇

  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在選擇培訓模式中,應該以現代船舶行業為背景,在充分考慮市場對船舶技術的需求後,選擇相對應的培訓模式。目前當前較為常見的培訓模式為“工學交替”培訓模式,將整個學者的.培訓過程劃分為認知、學習、生產、頂崗實習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存在明顯差異。在認知學習階段,由教師充分講解船舶工程行業的基本資訊,對本專業的學習內容、未來工作趨勢進行分析,使全體學生對本專業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學習階段,講師充分講解船舶工程學習的重要知識點,包括系統操作要點、機械切割要點等,此階段學習就是要將完整的生產實踐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不同崗位劃分下的工作要點。在生產階段,學生先觀摩熟練員工的生產方式,掌握所學知識的應用方法,並透過與員工進行交流,對本專業工作資訊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最後在頂崗實習階段,學生深入到工作崗位,開始進行學習,並總結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與教師、一線員工進行交流後,尋找改進辦法。

  2.4科目設立

  為了進一步提高基地的應用水平,整個基地的科目設立也應該充分考慮社會的需求。因此本文認為,基地的科目設立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船舶手工放樣。採用教材《船舶修造工藝》,開展草圖繪製、樣箱製作等教學,對於相應級別的學生,可以發放相對應的手工放樣證書。

  (2)船舶焊接。根據《船舶焊接工藝》教材,開展氣體保護焊、等離子弧切割、焊縫質量控制等教學工作,對於相應級別的學生,可以發放相對應的焊接證書。

  3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了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的相關問題,從研究結果來看,在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社會對學生素質的要求,能根據市場,不斷調整學生學習方向,並對教學側重點就行最佳化,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更好的適應市場要求,更好的服務於船舶製造業。

  參考文獻:

  [1]李潔.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的模組教學實踐研究[J].經貿實踐,2015(14):249-250.

  [2]李慶寧.校企合作共建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2):37-38+56.

  [3]李潔.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09):278+280.

  [4]單海校,江平.船舶修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探索與改革[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10):39-40+4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