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論文: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係

體育論文: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係

  體育屬於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教育學的發展為體育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育論文: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為了讓中小學體育教師進一步明確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指導體育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透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比較的方法,對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體育課程論與體育教學論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比較與分析,明確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範疇問題,從而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關鍵詞】:體育課程;體育教學;關係

  1. 前言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是從學校體育學中分化出來的理論學科,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又是課程與教學的下位概念,兩者都統一於教育學這個大系統。課程與教學相互獨立,它們屬於不同學科範疇。同時,兩者又有著內在的聯絡,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課程是教學的前提,課程理論必然要考慮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沒有課程理論作指導,教學活動就會陷入困境;教學是課程的表現形式,透過教學活動將課程理論轉化成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課程理論,從而引領新一輪課程變革。因此,弄清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不僅對體育教育的理論建設有價值,而且對體育教育實踐也有重要意義。

  2.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概念的研究

  2.1研究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概念的必要性

  體育屬於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教育學的發展為體育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令人遺憾的是體育學科研究還不夠成熟,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研究更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起步較晚,關於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研究的專著和書籍並不是很多。我們要了解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相關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含義;要了解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含義,我們必須要了解課程與教學的基本概念。

  2.2體育課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麼是體育課程,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課程?我國教育學家胡德海認為:課程是依據一定社會的教育目標和學生年齡特徵為一種載體而把作為觀念形態的教學內容規範化、程式化和具體化[1]。這一觀點為我們探討體育課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當前關於體育課程概念的研究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例如李豔翎對體育課程下的定義:體育課程是指為實現學校體育目標和學生自主發展目標所賦予的體育內容及其結構、進度和程序 [2]。這些研究為我們進一步研究體育課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體育課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據是這些概念中所欠缺的。對於體育課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傾向於張學忠的觀點:體育課程是國家和學校為學生提供的,並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規定的,或可由學生選擇的體育課程內容結構、時限、程序、學習或鍛鍊方式的過程,以及學生在不同的學段所要達到的體育文化和技能素養、實踐能力和體質健康標準的總體規劃或設計[3]。這一概念的提出,進一步闡述概念內涵的基本問題以及體育課程教育的組織形式和功能特點,基本明確了體育課程的範疇。

  2.3體育教學概念的界定

  中國古代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分別出現“教”與“學”兩個字。比較甲骨文中“教”、“學”兩個字的構成,一般認為“教”字來源於“學”字[4]。據《禮記學記》中敘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5]在西方,learn與teach是同一詞源派生出來的,關係十分密切,美國教育學者史密斯曾說:teach自古以來就同learn結下了不解之緣[6]。因此,從詞源上講,“教”與“學”被原始地規定到了一起。

  根據以上對教學的闡述,結合現代教學論的基本觀點,本人將體育教學定義概括為:體育教學是為實現體育教育目標,以體育課程內容為中介,特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而進行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形成完善的`個性品質和思想品德,促進個體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過程。

  3. 學校體育課程論與體育教學論

  3.1什麼是學校體育課程論

  根據現代課程論的思維觀和方法論為依據,張學忠等人提出:學校體育課程論是研究學校體育課程領域最基本的理論、實踐、管理和相關學科關係等一系列問題的理論體系[7]。這一理論體系的提出,為解決體育課程範疇領域諸多複雜的關係問題,以及處理體育課程內部和外部、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學校體育課程論研究時間較短,仍然只是一種新興理論體系,還沒有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因此,學校體育課程理論體系建設中有許多問題仍然需要我們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得到補充和完善。

  3.2什麼是體育教學論

  根據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國的拉特克第一個提出“教學論”概念,他的教學論主要研究怎樣教的問題,提出新的教學技術為“教學論”;誇美紐斯在拉特克的理論基礎上完成《大教學論》,他把教學論定義為“教授術”,後來,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這些理論用馬克思主義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形成了傳統的教學論思想,對我國的教育影響頗深。教學論發展到現在,有三種主流觀點:①教學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學科;②教學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③教學論是研究教學的一種理論。

  教育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教學論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這些理論為我們研究學校體育教學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在教學論的基礎上,體育教學論發展形成新的學科體系。在王伯英和曲宗湖著的《體育教學論》中闡述:體育教學理論是以特定的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為研究物件,目的在於揭示學校體育教學的規律,探討和闡明體育教學的本質、過程、原則、內容、方法和組織,以指導體育教學實踐,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因此,體育教學論是研究體育教學現象、特徵、本質和規律等問題的一門學科[8]。

  4.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係

  4.1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現代課程論的基本觀點認為,課程與教學屬於目的與手段、內容與途徑的關係,課程與教學雖然相對獨立,分別側重於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互為反饋的延續關係,課程不斷地影響著教學,教學也不斷地反饋課程。美國學者塞勒等人曾經用三個隱喻來說明這個問題的實質,對我們頗有啟示。隱喻一:課程是一幢建築的設計圖紙,教學則是具體的施工。作為設計圖紙,會對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體的計劃和詳細的說明。這樣,教師便成了工匠,教學的好壞是根據實際施工與設計圖紙之間的吻合程度,即達到設計圖紙的要求來測量的;隱喻二:課程是一場球賽的方案,這是賽前由教練員和隊員根據對手和本隊的具體情況共同制定的比賽方案,教學則是球賽進行的過程。儘管球員要貫徹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圖,而達到這個意圖的具體細節則主要由球員來處理,他們要根據場上的具體情況隨時做出明智的反應;隱喻三:課程可以被認為是一首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同樣的樂譜,每一個演奏家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從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會大不一樣。為什麼有的指揮家和樂隊特別受人歡迎,主要不是因為他們演奏的樂曲,而是他們對樂譜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同樣的課程方案,不同的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學效果不好,不受學生的歡迎。其中的問題不在於課程方案本身的好壞,而是在於教師對課程方案的理解和創造性的實施過程中,是否採用創造性的方法和手段。教學的方法科學化,教學的效果相對就好得多,就會深受學生的歡迎。

  4.2小結

  總之,課程與教學之間肯定存在著各種聯絡和交叉重疊部分,不可能在相互獨立的情況下各自運作。課程論必然要考慮課程的實施問題,教學理論必然要考慮與教學方法相關的教學內容問題。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首先要擺正和處理好課程與教學的關係,現代課程不再侷限於“文字課程”,更是“體驗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識載體,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應成為課程內容的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建構與提升的過程。只有正確處理好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係,體育教育事業才能健康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德海,關於“課程”、“素質”兩個概念的認識和界定問題[J],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81。

  [2] 李豔翎,體育課程論[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6。

  [3] 張學忠,學校體育課程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25。

  [4] 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 傅任敢,《學記》譯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6]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室編譯,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教學(下),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7] 張學忠,學校體育課程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27。

  [8] 張學忠,學校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1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