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共管理的論文

關於公共管理的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關於公共管理的論文,請參考!

  關於公共管理的論文

  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研究分析

  摘要:公共管理學科的興起和發展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大進步。從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現狀入手,概述了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歷程和必要性,並認為學科培養體系較為單一、人才培養不足、公共管理學科團隊建設有待加強、學科界限難以界定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有待強化是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難點所在。因此為了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的整體發展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建議應構建多樣化的公共管理學科體系、加強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提高研究團隊的合作創新、進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內涵研究,以推動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創新

  一、引言

  公共管理是一門綜合類的學科。縱觀公共管理學科的國內外發展,美國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管理學院。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起步較晚,國內公共管理學科主要借鑑的是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我國政府多次派學者赴國外學習先進的公共管理知識,從而提高國內的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水平。國內的著名大學,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都設有公共管理學院。然而,我國公共管理學科起步的時間較短,公共管理學科建設面臨諸多問題,大部分高校對公共管理學科人才的培養需要提高和改善,國內學生對公共管理學科的認識還有待加強。因此,本文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進行研究,對於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的整體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促進公共管理學科的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國際上,關於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研究較為豐富。RendonandSenider(2010)、Halligan(2016)認為,公共管理學科的不斷髮展能夠促進公共利益的有效實現,政府部門的公共決策需要大量的公共管理類人才的集體參與。公共管理學科應加大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政府應運用公共管理作為行政決策公益化的推動力。Cepiku(2013)以義大利作為研究物件,探討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趨勢。其研究發現了義大利的公共管理學科類專業,已在管理類專業中佔據主要位置,公共管理學科類專業在義大利的發展中已漸成規模,受歐洲政治與行政路徑的影響,其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必將更加迅速和擴充套件。JordanandGray(2014)、Jensen(2015)指出,公共管理學科不僅包括傳統的管理學內容,還應該包括研究方法的創新。公共管理學科在今後的研究中應注重問卷調研方法的運用,透過方法創新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隨著公共管理學科在國內的不斷髮展,國內學者對公共管理學科的強化建設研究也越來越豐富。朱立言(2006)、楊卡(2011)、張志和龔健(2013)及劉西濤和王煒(2015)指出:加強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是適應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發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應加強創新,處理好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關係,注重實踐,加強師資教育和培養,以促進公共管理學科的健康發展。婁成武(2010)、肖茂盛(2014)和馬亮(2015)認為公共管理學科應強化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注重研究方法的教育,鼓勵學生掌握定量和定性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將公共管理學科理論和實驗方法相結合,是公共管理學科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王樂夫(2005)、陳振明和李德國(2009)、唐秋偉(2011)及徐玉佩和施向峰(2015)認為公共管理學科內容涉及多個交叉學科,加強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要深入分析其可能涉及的交叉領域的學科,透過多方向多維度的學科領域研究可以較好地促進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本文在借鑑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透過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現狀的考察,研究目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難點所在,並據此提出政策建議,希望能夠對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二、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狀況

  (一)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現狀

  公共管理學科是培養商界、政界和社會名流的學科,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基本位於政府部門、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以及事業單位等,公共管理的畢業生是引領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推動力量。據教育部公開資料顯示,我國開設社會保障專業、行政管理專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分別有143所、321所、82所、472所。我國公共管理學科在發展中,不斷擴大了專業範圍,目前公共管理學科範圍包括社會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等17個本科專業。公共管理學科在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適應了我國加快培養高層次公共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二)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歷程

  我國公共管理學科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行政體制改革逐漸演化出各種公共管理研習班,是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最初發展形式。1988年中國公共管理學會成立,標誌著我國公共管理學科正式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體系。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專業的發展最為迅速,各高校也相繼開設了公共管理專業的二級學科。進入21世紀,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獲得了快速發展。公共管理學科體系日漸成熟,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也更加註重內涵培養。直至今日,我國公共管理學科在近30年的發展中,已逐步擴大並被各個高校所接受和推崇。

  (三)建設公共管理學科較為緊迫

  公共管理學科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要加快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建設公共管理學科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培養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學科培養的多數是管理類的精英,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擴大。公共管理學科的諸多二級學科,如行政管理、社會保障、教育經濟與管理其主要培養方向均為精英管理的培養。二是加快學科發展的需求。公共管理學科雖取得迅速發展,但同其他較為成熟的學科相比,仍處於發展劣勢。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知名度尚需加快學科建設的步伐。三是構建專業團隊建設的需求。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尚未完全成熟,這與缺乏專業的公共管理團隊有一定的關聯。國內公共管理學科較為著名的團隊建設是社會保障30人學術論壇,但其他學科卻很少有這樣常設的學術論壇,足見公共管理團隊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難點

  (一)學科培養體系較為單一

  公共管理學科的培養體系較為單一。多數院校開設的專業不夠全面,以安徽財經大學為例,目前公共管理下設碩士二級學科僅有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其他如土地資源管理、公共管理等均沒有碩士點。學科在培養中大多以教學為主,缺乏實地調研的經驗。對於公共管理學科的課程設定,並不能體現出培養的方向性。課程設定各專業之間具有重疊性,難以體現出本專業的特色。同時,公共管理學科各專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難以將公共管理學科形成有效的合力。公共管理學科內容培養體系的單一性,也阻礙了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

  (二)人才培養不足

  公共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有待加強。限於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培養方式,大多數學生在對專業的選擇中,往往都傾向於熱門專業,如金融、會計等。公共管理學科的學生來源往往並不是第一志願招收,而是透過調劑的方式選拔,造成了公共管理學科人才來源渠道較為匱乏。對於公共管理學科人才的培養,還沒有一個較為系統的培養體系;同時,公共管理學科缺乏高層次人才,設立公共管理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的高校,與其他學科相比還遠遠不足。以社會保障專業為例,全國設有社會保障專業碩士點的高校僅有69所,且限於招收規模和學生報考,培養的人才數量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公共管理學科團隊建設有待加強

  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缺乏團隊建設。設有公共管理學科的高校,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公共管理學科屬於弱勢學科。高校內部以及高校外部之間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缺乏交流,高校對該學科也不夠重視,不利於研究團隊的組建。即便有相關專業的公共管理學科研究團隊,但團隊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建設還有待加強。國內關於公共管理學科的相關學術論壇比較匱乏,難以透過學術交流會集公共管理的精英。許多高校嘗試組建公共管理學科團隊建設,但這一團隊建設方案還處於初步的探索中。

  (四)學科界限難以界定

  公共管理學科的界定難以體現出專業性。現階段開設的公共管理學科的相關課程,與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課程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具體的公共管理課程的設計上也難以體現出公共性。而較多的體現公共性的課程則大多數與政治類課程相掛鉤,學科培養難以體現出公共管理學科自身的專業性。公共管理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對該學科的研究方法難以取得突破,多數教材的撰寫仍侷限於引進西方傳統的邏輯和思維體系。在具體的培養方案設計上,公共管理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其具體的課程沒有較多的改變,人才培養難以體現出層次性,培養的深度和難度有待進一步強化。

  (五)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有待強化

  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在具體的科研創作中,限於所學專業的侷限,鮮有獨到的具有創新的研究方法。現階段公共管理學科培養學生,其研究方法多數以定性研究為主。而目前國內主流的經濟和管理研究方法則以定量研究為主,公共管理學科與經濟學的課程有一定的交叉,但卻難以學到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計量經濟學等課程,很少有有關對於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學習和運用。此外,公共管理學科作為管理學類的分支,其具體的研究方法應與經濟管理的學科融合,不應該和主流管理學的思想相脫節,應以管理學的思維方式來設計具體的課程。

  四、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創新思考

  (一)構建多樣化的公共管理學科體系

  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需要構建多樣化的體系,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應立足於高校的實踐探索。筆者透過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歸納和思考,認為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可從提升學生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制度保障三個角度推行,以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提升學生素質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應將提升學生素質放在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首要位置。加強教師的培養則是重點所在,教師起到的是育人教學的作用,對於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著導向的作用,公共管理學科的健康發展需要一支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而制度保障則是公共管理學科順利發展的基本前提,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離不開配套制度的完善。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需要構建較為完善的體制框架。傳統公共管理學科的制度框架較為單一,多侷限於教學方面,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從提升素質、教師培養、制度保障三個方面加強公共管理學科體系構建,可以為今後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提供較好的借鑑。具體內容可包括以下方面,從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看,可以設立公共管理精英班、啟用本科生導師制、設立公共管理名家大講堂、建立大學生公共管理學術沙龍;從加強教師隊伍角度看,應加強教材建設、強化教學團隊建設、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加強研究生和MPA的培養教育;從制度保障看,應設立大學生公共管理學會、建立交流刊物、強化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

  (二)建立多內容的公共管理學科培養方案

  從公共管理學科具體培養方案的設計來看,公共管理精英班主要培養學生成為公共管理學科的精英人才,強化精英的選拔標準,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啟用本科生導師制,主要是建立本科生——碩士生——導師“三點一線”的本科生導師制,以研究生作為交流的結點,透過研究生指導本科生、導師指導研究生的方式,提升本科生和碩士生的綜合能力,以提高導師制的執行效率。公共管理名家大講堂,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前來講學和指導,具體透過定期邀請學者講學、要求參會學生寫思想感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根據每期的內容進行學術思想創作的形式,來增強學生對公共管理學科的認識和了解。而公共管理學術沙龍則是思想交流的平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學術沙龍活動中可以暢所欲言,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思想觀點,不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學術能力,還能鍛鍊本科生的思維能力。加強教材建設是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教材建設主要包括《公共經濟學》和《社會保障學》其中《公共經濟學》則是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涉及經濟、管理、法律等多學科兼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特徵;《社會保障學》則對於每個人的人生階段都具有重要影響,加強社會保障學的教育,能深化學生對社會保障的認知。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是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基礎,優秀教師是公共管理學科成長的保障,應該強化專業團隊建設目標、選拔教學和科研團隊帶頭人、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以提升團隊運轉能力和效率。而研究生和MPA的培養則是培養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的保障,要強化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的綜合培養,加強應用型人才和學術型人才的雙向培養,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學生公共管理學會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一個組織。能夠起到團結同學、增強學生團體的服務意識、提高學生辦事效率的作用。公共管理學科可分為辦公室、宣傳部、學術部和實踐部,透過公共管理學會各部門的分工合作,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和團結意識,逐步鍛鍊和培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建立《大學生公共管理探索期刊》,可以為大學生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和寫作的平臺。其文章主要來源於全校師生,這不僅可以激勵全校師生積極投稿,而且方便大家資源共享、共同探討學術、交流心得。強化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是公共管理學科定位的根本要求。公共管理實驗室主要承擔著《電子政務應用實驗》、《管理定量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公務員實務》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多門實驗課程和開放專案的授課任務,公共管理實驗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加強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匱乏,是阻礙該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加強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應該以高校作為培養基地,在符合條件的所有高校開設公共管理學科,提高培養公共管理學科人才的基數。同時,還應將研究生作為重點培養的人群,對於碩士研究生,不僅應培養其科研創作能力,還應提高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的主體,擴大公共管理學科在這一群體的覆蓋面是當務之急。對於博士研究生,則應該重點培養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公共管理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學術研究水平。而對於有條件的專科院校,公共管理學科的設定應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讓大中專院校的公共管理學科畢業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四)提高研究團隊的合作創新

  公共管理學科科研團隊的建設,可以根據各個二級專業組建不同的科研團隊。每個科研團隊應該定期申報一定的課題專案,以強化團隊整體科研能力。加強對科研團隊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研究方法的創新性,可根據實際需要,組建跨學科的公共管理學科隊伍。引用經濟學和統計學方法來解決科研過程實際問題,此外,應鼓勵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科研團隊,建立起導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間交流的結點,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強化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聯絡,還能夠培養本科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科研團隊的各個成員應該充分合作,完成本職工作,以此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

  (五)進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內涵研究

  提升公共管理學科內涵研究,首先應界定公共管理的研究範圍。公共管理研究應培養學習者的綜合管理能力,而不是隻侷限於單一的公共事務管理。公共管理學科應與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學科有關聯,但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特色,培養公共領域的綜合管理人才。其次,應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公共管理學科應打造自己的特色研究模式,圍繞公共管理領域的重點課題進行特色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實踐性。最後,應打造品牌特色專業。公共管理學科應強化特色專業研究,對於特色專業應該圍繞公共管理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如社會保障學,應該圍繞社會保障學課程的特點,探討社會保障熱點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帶動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發展。

  (六)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的內外相容性建設

  公共管理學科應該是一門具有相容性的學科。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的相容性建設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應開設多型別的經濟和管理學課程。公共管理學科不應該只培養學生的公共管理能力,還有加強學科的滲透性培養,如開設《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電子商務》等具有實用性的課程。其次,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研究方法的創新性。研究方法的創新應該借鑑其他學科的方法,將有益的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方法引用到本學科的建設中。最後,應注重學科自身體系的建設。公共管理學科的相容性建設,其基礎是本學科具有一個完整的成規模的教學和研究體系,在自身發展完善的基礎上,加快各個科學之間的相互探索學習,可以有效地促進公共管理學科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立言.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動力與源泉[J].公共管理學報,2006(02):99-100.

  [2]楊卡.城市規劃教育與公共管理學科建設[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06):124-126.

  [3]張志,龔健.公共管理類專業公共經濟學本科特色教學改革與創新[J].學理論,2013(06):243-245.

  [4]劉西濤,王煒.基於跨部門協同視角的公共管理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對外經貿,2015(05):131-132.

  [5]婁成武.我國當前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0(05):4-6.

  [6]肖盛茂.網路環境下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徵集意見分析[J].現代交際,2014(08):220-221.

  [7]馬亮.公共管理實驗研究何以可能:一項方法學回顧[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5(04):13-23.

  [8]王樂夫.公共管理:政治學的視域[J].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2005(11):349-36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