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因素及對策論文

淺談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因素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高等林業院 校畢業生 因素 對策

  摘要:透過分析影響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的因素,探討解決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對策。

  我國高校連續幾年的擴招,造成了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昔日被譽為“國之棟樑”、“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高等林業院校擔負著為林業建設培養人才的責任,林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特殊重要的位置,隨著總體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林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難。分析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並思考解決途徑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影響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因素

  從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心理學方面考慮,從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方面來剖析影響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社會環境

  (1)就業政策的影響:我國畢業生就業實行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在一定範圍內雙向選擇、自主擇業。這個規定說明畢業生的就業行為應在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的範圍內實施。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關就業方針、政策、原則等。

  (2)社會用人觀念:不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而且還會因不同地區、不同單位而異,一些用人單位在高校畢業生的錄用上還有“用人唯親”的現象,從而也導致學生的家庭背景及社會關係在就業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3)受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地影響,就業崗位嚴重不足,大學畢業生數量大幅度增加”的狀況。

  (4)以往林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主渠道主要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特別是林業系統如林業廳、林業局等,隨著公務員錄用逐步實行社會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吸納公務員的成分己呈現多學科、多種專業的趨勢。此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精簡,使傳統的就業領域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降低。部分畢業生中學林就業不擇林現象嚴重。

  (5)林業作為國家的基礎產業和艱苦行業,國家對其沒有較大的行業傾斜,對林業科研及科技推广部門缺乏有效的支援,而且對從事林業行業的人才也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援,儘管林業基層單位和林業生產第一線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狀況十分嚴重,但畢業生進入林區等單位渠道仍然不暢。

  (6)目前我國的林業經濟產業程序緩慢,林業是弱質產業,發展緩慢,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對林業人才的接納。另外目前就業市場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所必需資訊、服務和保障體系尚未建立。

  2、學校環境

  學校知名度是一所學校長期以來的學科建設等各方面影響力,是社會評判人才質量的因素之一,它對大學生就業所起的作用是透過社會的用人觀念來反映,並在一定程度上受用人觀念影響。

  高等林業學校專業調整滯後,與市場需求不適應。林科專業構成與市場需求錯位,是制約就業的重要因素。另外學校的就業服務多停留在為學生提供就業資訊等服務,而不是嚴格的生涯輔導。

  (二)內在因素

  1、畢業生擇業觀念沒有轉變

  表現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畢業生擇業期望值過高,保幹部名分等思想明顯,不願意到民營單位、基層、林業生產的第一線工作狀況沒有改變。二畢業生不善於推銷自己,擇業主動性不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沒有完全樹立起來。

  2、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現差距

  根據我們近幾年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調查,高等林業院校的大學生表現出觀念落後、知識面狹窄、動手能力差、求穩怕苦、缺乏闖勁等弱點。從學生本身來講,存在著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社會需求不適應,因此導致競爭能力、競爭意識和競爭勇氣不足等問題。

  3、性別、生源所在地、家庭背景及社會關係在就業中的影響作用仍然存在

  在就業過程中性別的歧視依然存在,是影響女學生就業難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源所在地”在就業中的影響力已逐漸下降,但由於目前我國人事制度尚未健全,許多用人單位在用人過程中照顧關係的現象依然存在,為此“家庭背景及社會關係”在就業中的影響還較為明顯。

  4、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也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內在因素

  在畢業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許多用人單位在用人過程中更注重實用型人才,要求聘用者除了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外,還要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

  二、解決高等林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對策探討

  (一)最佳化政府職能,加大就業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

  政府在對林業人才就業應擺脫陳舊的管理模式,最佳化宏觀調控職能,透過政策、法規等宏觀調控手段對林業人才就業進行管理。逐步形成一套適應我國林業發展的法規,把畢業生、林業院校、用人單位三方面的責、權、利,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二是要加大就業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有充分的自主權,逐步建立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解除畢業生的後顧之憂。

  (二)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提升畢業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建立就業基地

  建立長效的畢業生跟蹤調查,瞭解畢業生進入社會的表現及職業發展狀況;走訪用人單位,積極蒐集用人單位評價,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調節招生規模,進行專業結構調整,打造名牌專業;對乙些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就業率低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或者停止招生。透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畢業生的競爭能力,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積極與一些用人單位聯絡特別是利用校友資源,建立穩固的就業基地。鼓勵大學生利用假期進入一些用人單位實習或實踐,提前進入就業狀態,讓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前進行了解。同時,學校可以邀請這些用人單位來學校舉行專場招聘報告會,使公司的招聘和學校的就業達到雙贏。

  (三)改革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和就業能力

  對課程設定進行調整。加強基礎課,增加選修課、拓展素質課,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環節;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選修課程設定為創新教育、創業教育、綜合素質三大模組;增開人文社科類課程。積極開展實習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依託實習和社會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課程實習,參加各類的社會實踐活動,藉此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透過教育引導,鼓勵學生報考研究生或者出國留學來提升林科畢業生的就業層次。

  (四)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使畢業生進一步端正認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加強擇業指導,幫助畢業生轉變擇業觀念。把擇業指導課納入教學計劃,實行全程式擇業指導。即大一樹立專業思想,明確成才目標,確定發展方向;大二加強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人文素質教育,使學生具備比較寬泛的知識面,為以後專業技能的.培養打基礎;大三進行專業教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著力培養學生紮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四針對就業政策、擇業技巧、擇業心理調適等方面教育。幫助畢業生切實轉變擇業觀念,樹立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擇業觀。

  (五)積極做好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準確定位

  以畢業生為本,做好政治思想教育,講清楚就業政策,教育他們用正確的世界觀指導人生觀,用良好的擇業觀體現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調整就業心態,降低就業期望值,準確定位,並積極引導到基層、西部和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六)加強與用人單位的互信合作

  透過互信合作,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關係。由於現在的人才市場是用人單位佔據主動地位,因此,我們應該把目標放長遠些,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效的用人機制,建立良好的信譽,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引導畢業生牢固樹立“學林、愛林、務林、興林”的專業思想

  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立志學林、愛林”的專業思想,從目前畢業生的整體素質來看,經過學校的幾年教育,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基本上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心理素質基本趨於基本穩定、有強烈的渴望成才意識,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和一定的認知、分析、辨別能力。幫助畢業生分析、扭轉對林業的偏見,向學生介紹世界林業發展的動態,讓學生知道,越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林業和生態環境越會受到關注。當前,減少森林破壞,保護生物多樣J性,改善大氣和水資源狀況,己經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主題。投身林業,從事綠色事業,不僅神聖、高尚,而且大有可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