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基因工程的論文

有關基因工程的論文

  轉基因技術極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解決全球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和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有關基因工程的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關基因工程的論文

  摘要:綜述轉基因技術在提高農作物抗生物/非生物脅迫中的能力,以及在改良農作物遺傳品質等方面的作用,並提出了做好安全監管工作的建議,使轉基因技術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

  關鍵詞:農作物;轉基因技術;農業發展

  農業轉基因技術就是打破不同物種間天然雜交的屏障,將高產、抗脅迫、高營養品質等已知功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轉移到目的農作物體內,使其在原有遺傳基礎上獲得新的功能特性,來提高農作物的抗脅迫能力或某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從而獲得新的農作物品種,進一步能滿足人類的需要。自從首例轉基因作物於1983年問世以來,近年來農作物轉基因已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截止2014年轉基因農作物在全球種植面積已達1.81億hm2。目前轉基因技術已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如利用轉基因技術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病蟲害等能力,對於農業轉基因技術而言可以說已經進入以搶佔技術制高點與經濟增長點為目標的戰略機遇期,已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

  1轉基因技術促進作物抗病蟲害作用

  透過分子生物學技術獲得抗病蟲害基因再利用轉基因技術匯入到農作物的體內,使目的作物表現出相應的抗病蟲害的特性。早在1901年就從染病的家蠶體液中分離出一種對部分鱗翅目(Lepidoptera)昆蟲幼蟲具有毒殺作用的蘇雲金芽孢桿菌,即現在所說的Bt。Bt在芽胞形成過程中,可產生具有殺蟲作用的晶體蛋白(即δ-內毒素,δ-endotoxins),將編碼這種蛋白的基因轉入農作物將對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等多種昆蟲的幼蟲以及無脊椎動物有特異的毒殺作用,這是關於利用轉基因技術來提高農作物抗病蟲害的最早起源。目前採用轉基因技術來提高植物的抗病蟲害能力已延伸到了菸草、棉花及水稻當中,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如英國已將豇豆種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即產物為胰蛋白酶抑制劑)轉入菸草,透過引起多種昆蟲消化不良,達到抗蟲作用。利用轉基因技術來提高農作物的抗病性源於1986年美國將菸草花葉病毒(TMV)的病毒外殼蛋白基因轉入菸草,從而使轉基因菸草及其後代表現出對TMV的抗性。目前主要採用反義RNA技術或轉基因技術使農作物獲得抗病性,現已透過分子生物學技術已克隆獲得了多種與抗病的相關基因:如水稻矮縮病毒的外殼蛋白基因[1]、抗黃萎病的枯萎幾丁質酶基因[2],研究證實這些基因可直接或間接提高轉基因系作物對病害脅迫的耐受性。

  2轉基因技術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脅迫作用

  農作物在生長髮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鹽鹼、旱高溫、低溫等非生物脅迫。這些非生物脅迫會引起作物體內發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應,如常表現為植物生長代謝的可逆性抑制,但嚴重時則會導致整株植物死亡。近年來我國在耐鹽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較大進展,已克隆到了山菠菜鹼脫氫酶、脯氨酸合成酶等與耐鹽相關的酶的基因,將這些基因轉入作物體內,可提高植物細胞的滲透壓,從而可增強作物的抗鹽能力,目前透過遺傳轉化獲得的耐鹽轉基因菸草、草莓和苜蓿等植物已進入田間試驗階段[3]。另外,透過轉基因技術提高作物抗除草劑能力可直接節省透過化學方法來控制雜草的開支,據估計美國每年用在除草劑上的開支約為50億美元。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廣一直以來都是轉基因領域的研究熱點,目前全球已成功開發並商業化的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菸草、甜菜、棉花等,部分作物已開始大面積種植,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在1998~1999年間對全球轉基因作物增長的貢獻最大,佔所有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69%。

  3轉基因技術改良作物遺傳品質

  優質農作物一直以來都是全人類追求的目標,轉基因技術可以幫助人類將這一目標變為現實。透過轉基因技術改良作物的遺傳品質多數是將能合成特定產物的基因轉入植物體內,使其種子或其他貯藏器官如塊莖、塊根等中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組成、多糖化合物組成等得到改進。目前已發展了異源蛋白基因的轉移和表達、同源蛋白基因的過量表達以及增加遊離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等改良作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如將高賴氨酸蛋白基因引入小麥能使其種子中蛋白質及其賴氨酸的比例都提高10%以上[4];將什曼原蟲的蝶呤還原酶(PRT1)轉入擬南芥和菸草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葉酸的含量[5];華中農大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已分別獲得了延遲成熟的轉基因番茄,儲藏時間長達1~2個月,甚至80d以上[6],能降低番茄在運輸、儲藏時的經濟損失;另外目前已獲得富含葉酸、維生素C和高花青素的西紅柿等。

  4結語

  綜上所述,轉基因技術極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解決全球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和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由ISAAA的統計報告可知,至2012年透過種植轉基因作物增加的農作物產量價值達982億美元,節省土地1.087億hm2,殺蟲劑使用減少4.73億kg,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7],所以眾多學者發出“反轉誤國”之聲。本文透過分析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運用發現,轉基因技術在作物改良上已表現出比常規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優勢,的確能夠為人類創造更多收益。不過目前關於轉基因農作物是否對人體存在危害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對待轉基因農作物。為了確保安全,可開發和應用安全標記基因以減少公眾對抗性標記基因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的擔擾;同時要進一步開發新技術儘可能減少轉基因技術所存在的不如意的地方,如可採用葉綠體基因工程,該技術在安全、高效轉基因方面有突出表現[8-9],能將外源基因準確、高效地插入。目前葉綠體轉基因已在擬南芥[10]、菸草[11]、馬鈴薯[12]等作物中獲得了成功。當然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時,要分類別對待轉基因技術。對能夠顯著提高作物優良遺傳品質和農藝性狀的、人類不需要直接食用的且已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可擴大;而對於需要直接食用的轉基因作物則應當審慎監管,畢竟轉基因作物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在為公眾帶來巨大收益和回報的同時,也有可能對生命安全存在著潛在危險。為了讓全球農業種植者獲得更大收益,轉基因作物的發展和推廣就要在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支援下做到更透明可控,為社會發展和人類健康帶來更大的福祉。

  參考文獻

  [1]李勝,劉慧君,陳章良,等.水稻矮縮病毒外殼蛋白基因S8在昆蟲細胞中的表達[J].微生物學報,2001,41(2):162-166.

  [2]夏啟玉,王宇光,孫建波,等.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內生細菌的分離及其幾丁質酶基因訊號肽的分泌活性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10,30(9):24-30.

  [3]魏玉清,許興.植物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J].寧夏農林科技,2003(4):41-44.

  [4]孫曉波,房瑞,餘桂紅,等.轉高賴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麥植株的獲得及種子中蛋白質和賴氨酸的含量分析[J].江蘇農業學報,2010(16):1162-1169.

  [5]鹿曄,劉曉寧,姜凌,等.過表達蝶呤還原酶PTR1基因促進植物葉酸合成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2(14):49-56.

  [6]Herrera-EstrellaL,VandenBroeckG,MaenhantR,etal.Light-inducibleandchloroplast-associatedexpressionofachimaericgeneintroducedintoNicotianatobacumusingaTi-plasmidvector[J].Nature,1984,310:115-120.

  [7]JamesC.Globalstatusofcommercializedbiotech/GMcrops:2012[J].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cations,2013,ISAAABriefNo.44.

  [8]StaubJM,CarciaB,GravesJG,etal.High-yieldproductionofahumantherapeuticproteinintobaccochloroplasts[J].NatBiotech,2000,18:333-338.

  [9]黎昊雁,王瑋.新一代轉基因植物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志,2003,23(6):22-26.

  [10]SikdarSR,SerinoG,ChaudhuriS,MaligaP.Plastidtransformationinarabidopsisthaliana[J].PlantCellRep,1998,18:20-24.

  [11]SvabZ,HajdukiewiczP,MaligaP.Stabletransformationofplastidsinhigherplants[J].ProcNatlAcadSciUSA,1990,87:8526-5830.

  [12]SidorovVA,KastenD,PangSZ,etal.Stablechloroplasttransformationinpotato:useofgreenfluorescentproteinasaplastidmarker[J].PlantJ,1999,19(2):209-21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