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電子商務有關的論文

和電子商務有關的論文

  全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加速了經濟一體化的程序,對人類己有的法律文化理念和各項規則制度帶來了全方位的衝擊,我們看看下面的和電子商務有關的論文吧!

  和電子商務有關的論文

  摘要:電子商務的無國界性、流動性、虛擬性、隱蔽性和無紙化等特徵,給傳統的稅收徵管體制中的稅收原則、納稅主體、稅收監管以及稅收管轄權原則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在本文中,筆者旨在透過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出現的稅收徵管問題進行分析,以探討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徵管問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原則稅收徵管稅收管轄權

  一、電子商務對我國傳統稅收徵管制度的衝擊和挑戰

  1、對現行的稅務登記制度的衝擊

  稅務登記是稅務機關對稅源進行控制的基礎,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實施管理、瞭解掌握稅源情況的基本手段,傳統的稅務登記是工商登記,而在電子商務狀態下傳統的稅務登記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電子商務主體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完善傳統的稅務登記制度,使其適用於電子商務納稅人。

  2、對傳統的賬簿、憑證管理制度的衝擊

  現行徵管方式在無紙化的賬簿和憑證以及無紙化的申報和扣稅這兩方面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的需要。

  3、對中介機構代扣代繳作用的衝擊

  電子商務使用互連網交易的雙方或多方的交易,不再借助於商業中介機構,導致傳統的稅收徵管中依靠中間環節進行代扣代繳的方法失效,使得稅收徵管複雜化,易導致漏徵漏管。同時,電子商務將使納稅申報的依從性受到削弱。

  4、電子貨幣及計算機加密技術的運用對稅收徵管制度的衝擊

  電子商務中,電子貨幣及計算機加密技術的運用加大了稅收徵管的難度。由於網上交易集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於一體,而電子商務採用網上支付電子化,一筆交易能以從個人賬簿或信用卡上直接劃帳的方式輕易且低成本地轉移到國外,並且電子貨幣具有隱蔽、迅速、交易數額巨大、不易被追蹤的特點,而這些都對稅務機關對電子商務交易的監管和控制提出很高的要求。

  5、對稅收管轄權的衝擊

  (1)電子商務對居民稅收管轄權的衝擊

  納稅人居民身份的認定是一國對其行使稅收徵管的前提條件。一般認為,法人居民身份常常以公司的註冊地為標準來確定,然而,電子商務的無國界性、全球性、匿名性、難以追蹤性等特點,對確認電子商務納稅人的身份帶來了很大困難。國際貿易的一體化以及各種先進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公司更容易按照需要選擇交易發生地,這將造成大量交易活動轉移到稅收管轄相對較薄弱的國家或地區。一些原來讓人難以想象的情況將會成為可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難以根據屬人原則對該公司徵收所得稅,以至於使居民稅收管轄權也顯得形同虛設。

  (2)電子商務對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衝擊

  目前,世界各國所實行的稅收管轄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各國一般都堅持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先的原則。在傳統的貿易環境下,管轄區域有著明確的地理邊界,而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的地域管理結構和交易模式,使得收入來源地很難確定,試圖以地域式按屬地原則管理納稅人已經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徵管的探討

  (一)對電子商務進行稅收徵管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電子商務在我國也將迅速發展,對電子商務是否徵稅、如何徵稅,目前政府、專家與企業各界對這一問題各持己見,意見不統一。但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貿易方式的發展方向,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方面有較大影響。從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長遠角度來講對電子商務進行稅收徵管既是必然的。對電子商務進行徵稅有利於貫徹稅收公平的原則,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稅收主權,有利於保障國家財政收入,避免稅款流失。

  (二)對電子商務進行稅收徵管的原則

  1、以現行的稅收原則為基本原則,即稅收法定、稅收公平、稅收效率原則

  2、堅持和完善稅收徵管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指依法徵稅原則、徵稅公平原則、徵稅效率原則、稅收徵管的公開原則

  3、不單獨開徵新稅的原則

  4、簡化、實用原則

  5、堅持居民管轄權和地域管轄權並重,維護國家稅收利益的原則

  (三)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徵管的具體管理措施

  1、稅務管理的完善

  (1)完善稅務登記制度

  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到稅務主管部門進行稅務登記,並且將企業的網址、數字認證證書、E-mail 以及資金支付方式和相關的銀行賬號等資料提交到稅務登記機關,由稅務機關發給企業其專用的電子商務稅務登記號碼,並要求該企業必須將該號碼在其網址上展示並不得修改或刪除,網站的訪問者可以依據該登記號碼來查詢企業的合法性,確保企業的資訊與稅務機關登記的資訊一致,同時也便於稅務機關掌握該企業網路交易的情況,從而保證對企業的稅收徵管。只有在法律上明確了從事電子商務商家的稅務登記義務以及稅務機關的稅務監管權利,才能從源頭上治理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混亂局面。

  (2)完善電子發票的管理

  在《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發票管理辦法》中明確電子發票作為納稅人記賬核算以及納稅申報憑證的法律效力,規範其申領、使用、保管、傳遞、繳銷等相關程式。納稅人憑稅務登記號申請、領購電子發票。要求企業對透過網路的交易活動單獨進行核算,並使用經稅務機關認定的電子商務交易專用發票。在該交易達成後,將其開具的電子發票送往相關的網路銀行,銀行在收到企業的電子發票後才進行交易款項的結算。

  (3)完善交易記錄的儲存制度

  在《稅收徵管法》中增加關於電子記錄儲存的條款,要求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儲存每一筆交易活動的電子記錄,且企業有義務保證該電子記錄的準確性和可閱讀性。當企業確因一定的情況不能儲存電子記錄時,必須保留相應的`書面資料,以備有關部門的查詢。

  (4)完善電子納稅申報

  《稅收徵管法》應當進一步突出電子納稅申報的方式,給納稅人的申報提供便利,以減少納稅人的納稅成本。 2、稅務稽查系統的完善

  應當在《稅收徵管法》中明確稅務主管部門對電子商務納稅人交易資料資料的稽查權。稅務機關要充分利用獲取到的各種電子憑據、資料以及企業提供的使用者名稱、密碼,經由網路進入企業的財務系統進行稽查,企業不得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而拒絕檢查。同時,稅務部門也可以把電子商務的支付體系作為稽查的物件和手段。

  (四)培養精通電子商務稅收的專門人才

  稅務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培養一批既精通稅務專業知識又精通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型人才,提高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對電子商務的有效監控和稅收徵管。

  (五)加強電子商務稅收的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

  網際網路的開放性、沒有國界性,使得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必須具有全球性和整體性。這在客觀上要求各國政府從本國的長遠利益出發,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全面、更深層、更有效的協調與合作,努力爭取在電子商務稅收方面達成國際間協議。

  三、結論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在改變傳統貿易方式、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給稅收徵管模式、稅收管轄權等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衝擊。對此,本文提出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徵管的思路和措施。首先,從促進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的長遠角度來講,我國在近幾年內逐步制定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是必要的。其次,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徵管法律除了以現行的稅制為基礎,繼續堅持稅法的有關基本原則之外,還應當遵循依法徵稅原則、徵稅公平原則、徵稅效率原則以及公開原則等稅收徵管法的基本原則,同時,還應當考慮到對電子商務不開徵新稅的原則,簡化、實用原則,維護國家利益的原則等。再次,對現行的稅收徵管法進行適當的修改、補充、重新界定和解釋,如稅務登記制度、賬簿和憑證的管理、電子發票的管理等,並增加有關對電子商務適用的條款,以解決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稅收徵管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劍文:財政稅收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2]何睿:淺析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及基本對策[J],時代經貿,2008年。

  [3]胡利民:中國 C-C電子商務模式的稅收問題與對策[J],涉外稅務,2006年第 2 期。

  [4]劉期洪:電子商務涉稅法律衝突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第2期。

  [5]周建軍: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第1期。

  [6]胡利民:中國 C-C電子商務模式的稅收問題與對策[J],涉外稅務,2006年第 2 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