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的價值選擇與價值中立規範論文

社會科學的價值選擇與價值中立規範論文

  〔摘要〕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價值選擇與價值中立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大理論和原則性問題。為了促進社會科學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在完整準確理解社會科學價值屬性的基礎上,正確認識和界定其價值選擇規範和價值中立規範。社會科學具有價值生產、價值需求和價值稟賦等多維價值屬性,它所要求確立和遵從的價值規範具有多元整合與協同互補性。就價值選擇和價值中立而言,兩者並非完全排斥、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補的,在社會科學研究的不同環節和層面、不同時空和語境條件下可能適用不同的價值規範。

  〔關鍵詞〕 社會科學;價值屬性;價值選擇;價值中立

  〔作者簡介〕王忠武,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山東濟南 250100。

  社會科學與價值的關係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而又急需理清的重要理論和原則性問題,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究竟是要保持價值中立,還是堅持價值選擇?這似乎並沒有什麼定論。如果依據科學的基本概念與成立條件,社會科學作為探討社會規律、揭示社會真理的科學研究活動必須做到求真務實、排除主觀臆斷,保證研究物件與資料的客觀真實性和研究過程與結論的客觀證實性,從這個角度說保持價值中立顯然是十分必要的。但現代社會科學是一種具有重要社會屬性和社會價值、嵌入社會價值體系和承受社會利益影響的開放體系,其開展過程要涉及到諸多倫理道德、政治法律和學術規範等原則性問題,無論是在其內部構成要素還是在課題選擇、研究過程、科學組織,以及質量評價和交流推廣等方面,都是與價值問題密切關聯、不可分割的。如果說價值中立是一種原則規範的話,價值選擇顯然也是一種無可否定的原則規範。實際上價值選擇和價值中立並非是完全排斥、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整合、功能互補的,在社會科學研究的不同的環節和層面、不同的場域和語境條件下可能適用不同的價值規範。本文擬在首先界定社會科學價值屬性的基礎上,對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價值選擇和價值中立的成立依據、內涵要求、適用範圍及互補關係等問題進行探討。

  一、社會科學的價值屬性分析

  價值反映的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效用關係,核心要義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即客體的存在、屬性和合乎規律的變化與主體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質和程度”。〔1〕基於價值的主客關係視角,對於社會科學的價值屬性應當從社會科學、社會及其相互關係角度加以分析界定。

  社會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如果把社會作為價值需要主體、社會科學作為價值提供客體,則社會科學的價值屬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它具有重要的外部價值生產功能,能夠產生社會效益。社會科學正確地揭示了社會規律和社會真理,它所提供的理論方法可以起到引領文明、解放思想、資政育人、創新制度、科學決策、改善管理、最佳化組織、促進發展以及滿足人的求知需要和最佳化人的精神品質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從而創造巨大的外部社會價值,這也是人們傾力支援和發展社會科學的根本原因。

  然而,正如科學社會學創始人默頓所言:“功利性應該是一種科學可以接受的副產品而不是科學的主要目的”,〔2〕“科學的制度性目標是擴充套件被證實了的知識”,〔3〕這其中的“擴充套件”即創新、原創,“可證實”即客觀性,默頓認為原創性和客觀性是科學規範的實質與核心,指出:“客觀性是科學的精神特質的核心價值觀”,〔4〕而“原創性是現代科學的一個主要制度性目標,有時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目標”,“科學制度把原創性解釋為一種最高的價值”,〔5〕由此默頓對科學的價值目標及價值規範主旨給出了經典性的詮釋與界定。

  在現代社會科學業已高度專業化、職業化和自主化的條件下,擴充套件和創新實證知識是社會科學自身的內在動力、目標和發展要求,也是其根本和內在價值所在。所謂“內在價值”與 “目的價值具有相同的意義”,它以“主體先在地具有價值為前提”,其基本規定是能“滿足主體的內在需要”。〔6〕擴充套件知識是社會科學共同體的共同需要和制度化目標,它能夠直接滿足研究主體以及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智力發展需要,其本身具有獨立存在價值和普遍目的意義,應屬於社會科學的本體和本原性的內在價值。而社會科學的外部價值則是其內在價值的衍生轉化形式,現代人類文明進步無不緣起和派生於知識擴充套件這一科學基本內在價值,正是由於科學知識的創新擴充套件和推廣運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如果說社會文明進步是科學的外部價值生產的話,知識的創新擴充套件則屬於科學的內在價值生產。內在知識價值生產是外在社會價值生產的母體和胎盤,其生產主體是社會科學共同體;外部價值生產是內在價值生產的轉化和應用,承擔者主要是企業、政府和社會。由社會科學的內外部價值生產關係可知,“是科學決定價值,而不是相反”,“科學真理是全部科學價值之源,是科學價值的本原,”〔7〕不進行知識的創新擴充套件則社會科學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與理由,而其外部社會價值也將無從發生和談起。

  社會科學的價值生產是以其價值需要的滿足為條件的。基於社會科學的基本目的和內在價值判斷,可以把社會科學系統作為具有自主性擴充套件知識需要的價值主體,把社會系統作為服務和支援社會科學需要的價值客體,由此具體認識社會對於滿足社會科學需要的意義和效用,即社會的社會科學價值。現代社會科學在組織目標、執行規範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自主性,其存在和發展具有特定的需要條件與環境要求,由此就產生了外部社會條件對於社會科學發展的作用和意義問題,形成外在條件是否具有滿足科學內在需要的“科學價值”的基本判斷。“科學價值是與經濟價值、政治價值、道德價值、環境價值等相同型別和層次的概念”,意指“在科學上的價值”或“對於科學的價值”,它是“以科學的需要和尺度為標準所做的價值判斷,表達了科學在人類生活中所具有的一定目的性質和價值標準地位”。〔8〕社會科學的擴充套件知識這一內在價值需要的實現條件是多樣化的,包括人才隊伍、經濟投入、學術資源、組織管理、政治保護、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支援。 社會科學是既對外擴散價值、又對內吸納價值的開放系統,其價值需求的滿足以及社會系統的影響會在自身內部積澱形成某種價值稟賦,使社會科學要素蘊含有一定的價值存量與質量,這種價值稟賦是普遍存在、不可忽視和迴避的,例如,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必然具有自己的價值觀念、情感意志和理想信念;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實質上是包含著利益訴求和思想傾向並嵌入於社會價值體系的人及其產生的社會現象;社會科學的研究作風與思維風格具有明顯的研究者個性特徵;社會科學共同體在長期發展中逐漸積累形成了一套客觀理性、維護創新的行為規範與精神氣質;社會科學成果的創造滲透凝結著大量的社會必要勞動與智力價值等等。社會科學的內部價值稟賦既是自身歷史積累與進化的成果,又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現實社會系統的積極支援和內化作用。社會科學發展歷史越悠久、成果積累越雄厚,社會環境支援條件越優越,則其價值稟賦越深厚。

  綜上所述,社會科學具有價值生產、價值需求和價值稟賦諸方面的價值屬性,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社會科學是“始於價值又終於價值”的。〔9〕完整準確地把握社會科學的價值屬性是準確認識和理解價值選擇與價值中立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社會科學的價值選擇規範

  “社會研究中交織著代表價值和信念的不同規範,整個研究過程不同程度地受到研究者偏好和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14〕社會科學作為探求真理、造福人類的社會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生產價值、需要價值和包含價值的認知體系與社會建制,在這樣一個價值場域中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尤其需要健康理性的價值意識和價值規範,能夠準確地進行價值認知與價值甄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社會科學的價值選擇規範蘊含於學科與專業選擇、理論和風格選擇、課題與方案選擇、研究方式與方法選擇等多個環節,包含在學術價值與社會價值追求、成本與收益考量、道德利害判斷、興趣與審美偏好諸多方面。

  社會科學研究通常從選擇和確定課題開始,選題質量好壞對於研究成敗至關重要。為了選擇好研究課題需要進行充分調研、周密思考,進行恰當理性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當今社會科學高度分化,學科眾多,性質多樣,型別不一,但無論選擇哪種研究題目都應當具有價值生產功能,這種價值生產主要可以分為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生產兩大類,有價值的選題與研究就是要求課題成果能夠產生學術價值或者應用價值。學術價值屬於社會科學自身的內在求真價值,主要是科研成果在擴充套件知識、促進學科自身發展方面的貢獻和積極作用,包括運用新的材料和方法、發表新的觀點和理論、提出新的思路和策略等等。一項科研成果在擴充套件真知和理論創新方面的貢獻與效用越大則學術價值也越大。社會科學應用價值即功利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很廣泛,諸如對於經濟增長、民生改善、政策創新、管理最佳化、精神文明、社會問題解決方面的積極作用等等。追求學術價值要致力於滿足學術需要、解決學術問題,作出學術創新,為社會貢獻新知;追求應用價值則要著眼於滿足現實社會需要、解決社會問題和力爭創造社會效益。兩種選題的側重不同,研究方法、評價標準也有明顯差異。一般而言,基礎學科以創造學術價值為目的和本位,從事基礎學科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一種“為學術而學術”的學術本位思想和學術天職觀念,把擴充套件知識本身作為自己的理想事業和人生價值的實現方式,對創新知識保持高度的專注、熱情和充分投入狀態。應用學科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標任務和目的歸宿,從事這方面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擅長於經驗研究和社會聯絡,對現實問題敏感並有長久觀察和追蹤探究的興趣,致力於現實問題解決和實踐價值創造。究竟進行哪方面的研究,研究者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偏好和研究條件進行判斷和選擇。

  社會科學的價值選擇規範不僅表現在研究課題選擇環節,在研究方式方法的選擇方面也應得到重視。社會科學研究方式包括調查研究、實地研究、文獻研究、實驗研究等型別,每種研究方式的性質、要求、難度和資料收集分析方法不盡相同,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資源和經濟成本也有很大差別,究竟採取哪一種研究方式需要進行資源需求評估和成本投入考量,並結合自身旨趣偏好以及所具備的研究能力和掌握資源條件來確定。

  科學研究尤其需要好奇心、興趣、靈感、想象力和求異思維。研究者若根據自己的特殊興趣愛好、審美偏好和精神需要選擇合適的研究學科與課題,這非常有利於取得科研業績,也能夠更好地滿足自身精神需要,從科研活動中感受到成就快樂和人生意義。基於自身精神需要、情感意志和興趣偏好確定具體研究目標和課題,應是一種較為理想和理性的價值選擇原則。

  從研究方式和利益分配角度看,現代社會科學業已集體化、社會化、國際化,涉及組織環境、集體合作、經費使用、權益分配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正確地認知、選擇和適應組織環境與組織規範,能夠與同行同事進行良好交流合作以及處理好各種必要的利益關係,這對於科學研究的成效具有重要影響,為此研究者需要具有健康理性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範。美國科學社會學家朱克曼曾將科學價值規範概括為七個規則,即:學術誠實和客觀性、寬容、對確信的質疑、承認錯誤、不自利的承諾、有歸屬感和承認優先權,〔15〕這些原則規定對於社會科學很有意義。在科學研究中如果違背科學道德規範或者價值觀畸變,發生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損人利己行為,也可能一時得逞,但終究會身敗名裂,乃至斷送學術生命。 此外,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組織管理、人員選聘、研究能力評價、資源配置等方面也應當以學術貢獻價值以及相應的衍生社會價值作為基本選擇評價標準。由於各個專業的社會需求、社會關注程度和社會價值差別很大,一個人從事不同的學科與課題研究所帶來的收益和影響也會具有明顯差別,學者對於自身所要學習和研究的專業也是有必要進行慎重的價值判斷和理性選擇的。

  總之,從價值運動的角度審視,社會科學研究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價值選擇過程。樹立合理的價值選擇規範以及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可以提高社會科學的價值生產功能和價值需要滿足水平。

  三、社會科學的價值中立規範

  價值中立迄今仍是學術界最具爭議的話題。一般認為這一概念最早源於18世紀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提出的“是”與“應該”的劃分,他認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並不能簡單地從“是”與“不是”推論出“應該”與“不應該”。〔16〕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1919年在慕尼黑大學所作的著名演講《以學術為業》中提出,學者應追求真理和純粹學術利益,避免灌輸個人立場,“一旦做學問的人超脫不了個人的價值判斷,就沒有了對事實的全面瞭解”,〔17〕認為科學不應涉及政治和終極關懷,在研究中應該保持價值中立的態度。韋伯的這一觀點後來被廣泛傳播和多種解讀,引起了數不清的議論和爭議。

  “價值中立是指科學僅與對事實的陳述有關,而與對事實的好壞評價無關”。〔18〕它的前提假設是存在事實領域與價值領域,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可以進行相對的二元區分,主張在科學研究的事實判斷中剔除價值判斷,研究者在選定了研究物件之後,必須放棄任何主觀情感和價值偏好,嚴格以客觀中立的態度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保證研究結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肯定價值中立原則有利於維護社會科學的自主性和地位尊嚴,從而更好地發揮社會科學對社會系統執行和制度政策制定的科學指導作用。同時,價值中立原則還應“是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以及“社會科學工作者處理角色衝突的一個原則”。〔23〕現代職業化研究主體需要秉持科學理性精神和專業操守,不為權勢和私利所擾,忠於事實和真理,扮演好探求真知、維護學術秩序和學術尊嚴的職業角色,防止學術越軌與失範現象發生。

  有的學者因為社會科學與價值特別是與意識形態關聯密切而斷言“價值中立是不可能的”,甚至認為:“社會科學只有超越價值中立原則,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堅持黨性原則才能真正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24〕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雖然社會科學的某些理論學派可能被改造為意識形態,但社會科學不能等同、歸併和侷限於意識形態。實際上,價值中立既是科學與非科學的重要劃界標準與方法,也是社會科學客觀真理性的基本條件。近代社會科學之所以產生並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擺脫了中世紀經院神學控制和傳統意識形態束縛,確立起了能夠有效支援和保證尊重事實、探求真知所需要的價值中立文化。現代社會科學能夠日趨科學化、精確化和具有公信力,也在於社會科學自身有效保持了相對於宗教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中立性、相對於主觀臆想和感情偏好的中立性以及相對於權力關係和利益訴求的中立性。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堅持價值中立原則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從作為社會科學主體的人類來看,人既具有理性又具有非理性,既可以進行事實判斷又可以進行價值判斷,人的智慧可以自覺地區分、合理分配使用自己的主體性認知結構與能力,根據具體需要在不同的場域進行不同的思維和行動,採取不同的態度和策略,建構不同的目標與成果。正如科學哲學家魯德納所言:“純粹的科學家做價值判斷,但不會讓價值判斷影響自己的工作”。〔25〕當科學研究需要求真務實、應進行“純”客觀真實化的觀察實驗和描述時,學者們通常會有效地約束情感、懸置價值,實事求是地感知和思維。“即使一個人的社會位置決定了他所關注的問題,他仍能以一種客觀的方式來回答問題”,在語言表述上能夠“選擇中性的、客觀的和明確的術語,使其對所有檢驗理論的人來說,術語的含義是一致的”。〔26〕否則人類就不可能取得今天如此輝煌巨大的科學成就。

  其次從科學史的角度看,社會科學發展至今,已經高度科學化、專業化、規範化、自主化,客觀實證的科學精神廣泛普及,各種成熟穩定的定量研究方法廣泛應用,科學成果的評價規範和檢驗篩選制度日臻完善,尊重事實、敬畏實踐,忠於真理、剔除謬誤的價值中立原則實際上已經被普遍認同和遵守,這是現代社會科學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從社會分工來看,現代社會已經形成了發達的專門探討客觀真理的科學研究職業、專門表現情感人性的文學藝術職業、專門進行價值文化推介的輿論宣傳職業以及專門進行傳教佈道的神學職業,各門不同職業具有不同的目標任務、職業規範和思維方式。從事職業化、專業化社會科學研究的人必須具有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掌握和使用科學的實證與理性方法,遵守客觀誠實的學術規範,擔當擴充套件真知的社會角色,否則就難以取得為學術同行所承認的科研成果。

  最後從真理與價值的關係來看,兩者呈現一種差異性互補的正向關係,真理性越強則價值越大,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獲得更多更好的價值財富,人類需要深入把握社會規律、遵循社會科學理論和運用社會科學方法。沒有社會科學持續發展的強大支援,則經濟社會發展將難以提升和持續。有鑑於此,人類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福祉和價值目標,就應尊重社會科學的規律和自主性,創造條件保證社會科學真理探索的持續推進,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來建構相應的價值中立規範及實現規則。

  價值中立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卻有其適用範圍和合理性邊界,我們絕無必要也不可能在社會科學的所有環節、各個層面都要價值中立。科學探索歷史和具體研究過程表明,為了保證社會科學的客觀真理性,必須在資料的蒐集整理、資料的統計分析和結論總結過程中保持客觀真實和價值中立,包括“不受興趣影響的中立性”、“擺脫成見的中立性”、“不受利益支配的中立性”、“不受外部制約的中立性”、“與目的無關的中立性”,〔27〕務求研究結論具有充分堅實的事實支援和不可否定的真理性。而如果在研究課題的選擇與立項、科研成果的評價與推廣等環節也要價值中立,則顯然是十分荒誕的。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價值中立譭譽參半,欲迎又拒,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搞清楚價值中立的適用範圍和合理性邊界。一般而言,在科研選題階段應當堅持價值最佳化選擇原則,努力追求較大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但研究課題一旦確定,就應進行價值規範轉換,在資料蒐集整理、資料統計分析、結論總結、成果完善諸環節,嚴格遵守客觀求真原則,排除虛假資訊、錯誤分析和非科學因素干擾,保證資料資料真實可靠,分析方法科學可行,研究結論切實可信。而科學成果一旦完成,則需要強化價值意識和轉變價值規範,實現由價值中立規範向價值評價規範、價值轉化規範的轉換,促進社會科學成果向經濟社會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轉化,實現社會科學外部價值生產功能的最大化。

  前已述及,社會科學具有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它的內在價值在於擴充套件可證實的知識。所謂價值中立實際上是保障和實現擴充套件可證實知識所需要的條件,從這個角度看,價值中立其實是以價值選擇為前提的,它本身就是一種肯定性價值規範,即內在價值規範,說它“中立”主要是相對於外在價值而言的。忠實表達和實現社會科學擴充套件真知這一內在價值訴求,區別、獨立和中立於外在的其他價值現象與紛擾,這是應予肯定的價值中立規範的重要內涵。

  綜上所述,價值選擇和價值中立各有其存在緣由、內涵要求和適用範圍,這兩種表面上相互對立的價值規範實際上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補、雙向建構的,它們對於社會科學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價值中立、價值選擇的合理性根源於社會科學自身所固有的科學性和價值性,但從社會科學與價值的關係發展歷史的角度考察,兩者卻長期處於緊張、摩擦和排斥狀態。如古代社會科學因尚未發育成熟而完全處於宗教和政治文化控制之下,近代社會科學因其後發弱勢性而模擬早發強勢的自然科學實證正規化崇尚價值無涉,現代社會科學的科學性也常常因為政治經濟介入和價值染指而被損弱。總結社會科學的發展規律和經驗教訓,處在歷史新起點、發展新高度的當代社會科學應當矯正科學與價值長期割裂和相互排斥的失調局面,超越價值中立與價值選擇的二元對立思維模式,融合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趨善臻美的人文精神,這對於社會科學的健康持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