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遊戲課程的基本理論問題論文

幼兒園遊戲課程的基本理論問題論文

  隨著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近些年在幼兒園課程改革中多元化、本土化發展趨向已經十分明顯,這不但是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過程。因為只有多元化的課程型別才能適應我國不同地區幼兒園發展的實際需要,也只有本土化的課程建設才能保證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健康發展。本文針對我國幼兒園課程發展的需要,就幼兒園遊戲課程的概念界定、內在意蘊、基本特點以及價值取向等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一、從字面上來分析,“遊戲課程”是“遊戲”和“課程”兩個詞的組合,這一組合本身反映了遊戲和課程間所蘊含的內在必然聯絡,這種聯絡集中體現在幼兒的“發展”上

  幼兒的遊戲在自然狀態下一般都是自發的,所以也就具有了開放性的特點,這種特點凸現了遊戲的娛樂功能,而隱含了發展功能。教育者要對幼兒的遊戲活動加以引導,其目的是在幼兒享受遊戲的娛樂過程中將隱含的發展功能進行挖掘,使之從隱性轉變為顯性。為此,遊戲指導者在不破壞幼兒遊戲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對幼兒的遊戲進行改造,使之變成系統、有序的系列活動方案;換句話說,幼兒園的課程必須是:在形式上要以幼兒喜歡和適應的方式開展,在內容上要以幼兒熟悉的生活常識和各種活動技能的訓練為主,在目標上要以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核心,這就是遊戲課程。簡言之,所謂遊戲課程是指以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目的的系列化、生活化、結構化、規範化、技能化的遊戲活動方案。遊戲課程的這一界定具有五個方面的內涵。首先遊戲課程的目的是保證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其次,在形式上要以幼兒喜歡的遊戲活動為主;再次,在內容上要以幼兒熟悉的生活常識、維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為核心,要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以學習間接經驗為輔;第四,在要求上保證幼兒的自主性活動和教師的參與指導相結合;第五,在評價上要以幼兒獲得滿足為基礎,以社會要求和個體需要相結合的整體發展程度為評價標準。

  二、從幼兒遊戲的本質意義分析,幼兒遊戲的'核心功能就是娛樂

  其他功能都是在這一功能基礎上衍生和發展出來的。如果遊戲的娛樂功能消失,那麼遊戲活動中所產生的其他功能,諸如行為規範功能、認知開發功能、人格塑造等功能都會大打折扣。從幼兒的內在需要來看,幼兒進行遊戲並沒有什麼清楚的理性目的,幼兒之所以遊戲就是為了遊戲,就是因為喜歡和高興,就是為了娛樂;幼兒在遊戲中能夠體驗成人難以理解的快樂,他們將多種情感、多種角色、多種嚮往融入自己的遊戲中,而這些活動都是幼兒自覺完成的。從現實上看,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喜歡遊戲,沒有人引導,沒有成人的訓練,每一個幼兒天生就是遊戲專家。在多數情況下,沒有成人的參與幼兒也能非常順利地進行遊戲,成人“虛情假意”或“好心好意”的參與,反而容易破壞幼兒遊戲的正常開展。遊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必需,是幼兒的天然需要,也是幼兒的天性。遊戲課程正是尊重幼兒的這一天性而提出的教育方案。

  為了更好地適應幼兒本質發展的需要,首先,遊戲課程應該是生成的。就是說遊戲與課程互為生長點,即課程生成遊戲和遊戲生成課程。遊戲生成課程強呼叫自得其樂的活動豐富和補充“預設課程”,將遊戲作為課程的生長點,新的課程便不斷生髮出來。課程生成遊戲強呼叫“預設課程”的內容豐富和充實遊戲。在教育中引入積極遊戲,並將“預設課程”作為積極遊戲的生長點,用課程的內容來充實遊戲,這樣也就可以得到“發展”和“享樂”雙重效果。將課程作為遊戲的生長點後,不僅教育效果十分明顯,發展的目標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實現,而且學習者也會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獲得樂趣,能夠享受教育的過程,從而有利於增進學習者繼續學習的興趣,對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次,課程是對話的。對話是一種自由地來回、融合而產生的更新或創生的現象。對話致力於消解種種兩極對立。課程作為遊戲,課程本身成了“對話”的延續。在課程中,教師、兒童與作為“文字”的課程、教材進行對話。這裡,兒童與教材之間不再是傳統認識中的那種生硬的物件性關係,而是一種“我”與“你”的平等對話關係;這裡教材作為文字,它是一種語言,它像一個“你”一樣自身說話。它不是一個客觀物件,而更像對話中的另一個人。在這種對話中,教師和幼兒不斷實現著多種視界的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偏見得以克服,不斷形成新的視界,讓真理的探求不斷增加新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實現自己人生經驗的增長。

  最後,課程是體驗的。從形式上看,遊戲課程是假想的、虛構的,但從實質上看,遊戲者在遊戲中獲得的體驗卻是真實的。課程作為遊戲,在遊戲的境界裡,教師與兒童都作為遊戲者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其中,無所謂主體,也無所謂客體,遊戲者與遊戲世界直接“遭遇”,其身心是與遊戲世界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由此他們獲得的是一種真切的體驗。課程作為遊戲,是兒童的全身心投入過程,是兒童生命的全部展開。兒童不是站在物件的旁邊,而是進入物件,與物件融為一體,真正去體悟、創造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三、遊戲課程作為一種完整的教育方案,具有以下幾種基本特點

  自主合作性。遊戲固然是源於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遊戲之所以成為遊戲,是因為遊戲者將生活中的自我經驗和他人經驗進行了改造,把本來不關聯的事情透過想像、情感等因素進行了聯絡,再加入情節而形成。這些過程在一般情況下是遊戲者自主完成的。就幼兒遊戲來說,不但每一個幼兒都喜歡遊戲,都具有策劃遊戲的能力,而且也都善於合作。根據這一特點,將幼兒的遊戲進行重新策劃形成教育方案的遊戲課程,必須充分體現幼兒在課程實施中的自主和合作,使幼兒在感受快樂和合作中學到有價值的知識。

  開放靈活性。遊戲課程既具有遊戲本身的開放性特點,也具有課程本身的結構性,所以遊戲課程追求的不是像以往課程實施中的刻板的結構和過程,而是崇尚過程和結果的有機統一。由於在課程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幼兒的參與,重視幼兒的自我感受、自我體驗和需要,所以,遊戲課程所制定的方案不是封閉的,更不是刻板的,而是相對開放和靈活的。一種方案可以有多種實施方法和執行規則,組織者的任務之一就是將這些實施方法和執行規則,不斷連線形成一種完整豐富的結構體,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要求和幼兒的實際需要。

  整體系統性。遊戲課程作為一種教育方案,在結構上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在內容上具有合理的系統性。課程應該是指導性的方案,而不應該是一種執行程式;遊戲課程強調的是整體上的連貫統一,使幼兒熟悉的生活內容歸納組織成具有主題性的整體結構和系統遊戲活動。

  四、課程是人的活動,課程價值體現著人的價值,人的價值與人的全面發展關係密切

  幼兒處於人生的起始階段,其本身就具有特殊價值。人的價值體現在人生的整個歷程之中,要從人的整體價值上來看待幼兒。因為每一個體的終身發展都是透過不同階段的獨特性與連續性的過程完成的,每一階段都有其發展特點,每一階段也都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不同階段任務的完成都必須尊重該階段發展的特點才能保證教育活動的有效性。所以幼兒園教育必須:一要充分重視幼兒在現階段獲得發展的價值,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特點;二要體現現階段的價值成為後續價值的基礎,重視每一幼兒作為獨立個體的“可持續發展”之需。幼兒園教育課程的價值取向,就是要求幼兒園教育課程必須指向使幼兒成為何種特徵的人,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和途徑使幼兒具有這些特徵,又怎樣保證幼兒具備這些特徵,成為理想的人的需要。

  幼兒教育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幼兒園教育課程的價值取向。幼兒園教育課程是整個終身教育開端階段的育成方案,在教育者有意識的指導下與幼兒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從而使幼兒獲得全面的基礎素質,並使幼兒得到適宜性發展的非義務性課程。簡言之,幼兒園教育課程旨在促進幼兒全面基礎素質的適宜發展。由此可見,塑造完整人格,發展兒童的主體性,實施全面人格教育和主體性教育,在根本上是統一的,統一於發展人的全面素質的教育。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之一就是要體現課程追求的共同價值,這是幼兒園課程理想價值取向的合理選擇。遊戲課程的價值取向,理所當然的體現幼兒課程的價值取向,而且由於遊戲課程強調遊戲的內在精神實質,注重“享樂”,而“享樂”從根本上尊重了該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本質特點和需要,重視了幼兒階段兒童認識外界客觀世界和環境的特點,尊重了幼兒在接受和認識事物過程中更多的受非智力因素影響的特點。正因為這樣,幼兒園遊戲課程的價值取向更重視幼兒當下的現實存在,強調幼兒在現階段獲得發展的價值,注重現階段發展對其以後發展的基礎性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