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範文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範文

  於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技術性和實務操作性較強,所以除了理論教學之外,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學校貿易實訓的硬體設施薄弱,學生不能體驗外貿業務中商品進出口的操作過程。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過程的學科,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其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技能,並且培養良好的專業素質。儘管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討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以往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通常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忽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這直接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一到實踐中就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而用人單位也普遍反映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重理論,輕實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材內容注重理論知識,更新滯後

  多數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教材過於強調本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內容的重點集中在理論闡述上,在實際運用方面卻很少提及,一般都是透過案例引出概念,概念引出理論,最後再利用理論分析案例。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疲於對大量的概念、理論的記憶和理解,導致多數學生學習時都不主動去思考如何做一筆完整的進出口業務。而有些教材內容則滯後於國際貿易政策,沒有隨著國際形勢而變化,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

  1.2缺乏雙師型教師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既精通國際經貿知識又熟悉進出口業務操作的雙師型 教師,因為多數主講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師是畢業後直接加入到教師隊伍的,他們沒有外貿實踐工作的經歷,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過度的依賴於課本,照本宣科,教學內容顯得較空洞。

  1.3實訓

  由於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技術性和實務操作性較強,所以除了理論教學之外,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學校貿易實訓的硬體設施薄弱,學生不能體驗外貿業務中商品進出口的操作過程。當然,也一些院校購買了國際貿易實訓平臺軟體,但是從使用效果上看不盡如人意,學生在實訓前,通常沒有做好準備工作,根本不清楚業務流程,很多學生只是當作好玩,實訓達不到既定的要求。

  2.教學方法

  2.1方法傳統,單一

  很多老師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過程中,一般都把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和理論的研究上,他們要求學生針對教材當中的知識點,透過做筆記和練習題的模式來進行學習。雖然很多老師上課都會採用多媒體裝置,比如使用PPT課,也會列舉案例、提問學生和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等。但有的教師使用PPT課時,課件不夠生動,加上課件承載的內容多,教師不注意與學生互動,只顧自己講,學生學習會覺得容易疲勞,不能激發出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

  2.2全中文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很強的涉外性和實踐性,該課程與英語緊密聯絡,其中合同條款的磋商與訂立、信用證的開立、稽核與修改、提單、匯票、商業發票等出口單據的繕制等都要用英文來完成,因此對英語水平有較高要求。如果該課程繼續採用全中文的教學模式,將不利於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很難將理論結合實踐。

  3.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多數高校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單一,期末筆試的卷面分數在學期總評成績的分值比例較高。而通常筆試的考試內容偏重於知識記憶,有的任課教師甚至在考前劃重點,縮小複習範圍,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能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一些誤區,認為只要卷面成績高,就算學好了實務課程,就會忽視加強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實踐性訓練,這對於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十分不利。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1.1選擇合適的教材

  在教材的選擇方面,應該儘量選擇一些最新版本的高職高專教材,這些教材往往比較注重實踐操作,符合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而針對那些還沒來得及納入到教材內的新出臺的政策、法規及規則,則需要任課教師及時透過網路蒐集最近資料,並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作為對教材的補充。

  另外,鑑於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涉外性特點,有條件的高校可以選擇雙語教材或英漢對照教材,這樣有利於學生加強對專業術語的學習、掌握和應用。

  2.加強師資培訓,豐富師資隊伍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由於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更需要同時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職業技能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高校應鼓勵教師在不影響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者業餘時間到一些外貿企業做兼職,或者掛職鍛鍊。透過直接參與進出口業務的實際操作,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將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同時也可將企業實際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另外,高校還可以請企業或有關部門(如海關、貨代公司、銀行等)的專家來校進行學術交流或作為兼職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操作性強的業務以及最新、最前沿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資訊和動態。

  3.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首先,高校應加強校內的實訓室建設,購買用於貿易實訓所必須的硬體和軟體,使學生在實訓室中透過貿易實務模擬實驗來鞏固和深化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通常,實驗專案和內容的設計應儘量模擬真實的外貿業務流程,比如可以從商務談判開始,然後是簽訂合同、備貨、運輸、保險、商檢、報關、結算,最後是索賠和理賠。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進口商、出 口商、生產商、進出口地的銀行、保險公司等角色,來完成一項進出口業務的流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模擬的貿易環境中鍛鍊談判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處理相關業務的能力。 雖然目前很多高校的正在使用的國際貿易模擬軟體可以模擬外貿業務流程和場景,但它畢竟是一個虛擬環境,和外貿公司實際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要真正實現理論聯絡實踐的教學目標,就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後應進行校外實訓。因此,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可以選擇當地進出口公司、貨運代理公司、外貿代理公司等單位作為實踐教學的基地。同時,也可以帶學生到海關、碼頭、運輸公司等參觀學習,使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滲透結合。

  2.教學方法多元化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老師應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基本原則來組織教學活動。目前,創新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結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特點,結合一些方法展開多元化的教學: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克服傳統的教科書式教學方式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增加學生對該門課程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可以採用兩種案例展開教學。第一種,每講完一個知識點,找一個和該知識點相關的經典案例讓學生分析。這種案例一般短小精悍,可以根據內容需要靈活使用,在講解知識點時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時還能短時間內調節課堂氣氛。第二種是綜合性案例,這類案例往往涵蓋了較多的知識點,一般可以在講授完某一章或幾章內容的基礎上,運用這種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讓他們積極發言。這樣能夠綜合鍛鍊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模擬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透過設定的外貿人物角色設計案例,把學生引到實務情境,動態、立體地傳授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教學中許多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模擬真實的貿易環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學生完成各項任務。比如在運輸、保險、信用證環節的講授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佈置學生做情境演示,每個小組選定一個合適的案例,小組每一名成員充當一名當事人,並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每一小組在進行展示時,其他小組可與之進行互動。透過這種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團隊合作,強化專業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

  3.採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考核要改變一張考卷定成績的簡單模式,應該結合該課程教學方式的改變,考核內容也可作相應增加,除了傳統的平時分和期末卷面分之外,還可以增加實訓分、案例教學和情景模擬教學中的表現分等。其中平時分主要考察學生的出勤、作業及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實訓分則考察學生在實訓室裡操作國際貿易業務的情況;案例教學和情景模擬教學中的表現分主要考核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團隊合作程度;而期末卷面分則主要考核學生對一些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各項考核內容的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三、 結論

  伴隨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髮展,社會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不斷賦予新的要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應從如何培養應用型的國際貿易人才出發,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