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工貿易企業升級對策分析論文

關於加工貿易企業升級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加工貿易在我國出口貿易中佔據半壁江山,它的轉型升級直接關係到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最佳化,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2008年,我國加工貿易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使其轉型與升級更為艱難。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需要從宏觀和微觀上研究轉型與升級的對策。

  關鍵詞:加工貿易企業;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一、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取得巨大成績,1980~2007年的26年間,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6.7億美元增加到9860.5億美元,增長約590倍,年均增長25.6%;從佔我國出口總額的不足5%躍升到佔一半以上;加工貿易企業數從幾家發展到約10萬家。加工貿易已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工貿易企業面臨嚴峻考驗,全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9%,增速大幅回落。由於出口縮減和國內成本抬升,加工貿易企業陷入困境,許多中小型加工貿易企業倒閉。透過對加工貿易企業進行轉型和升級是當前其應對危機影響的必然選擇。

  二、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障礙

  (一)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含量不高、加工層次低

  近幾年,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不斷上升,但由於先進技術裝置和一些重要的中間投資產品沒有實現國內自給,加工過程中技術含量還較低,處於全球生產價值鏈的低端。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聚集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缺乏產品開發能力、承接的加工貿易大部分只是零部件和原輔材料的初級加工、裝配等低水平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加工的深度不高。加工的產品雖然大量出口卻並沒有給我國帶來更多的貿易收益,反而是更多的貿易摩擦。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加工貿易企業紛紛倒閉。

  (二)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困難

  我國的加工貿易企業多是中小企業,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老問題,而在2008年融資難的問題又變得十分突出。2008年上半年,由於美元持續貶值、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加工貿易企業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市場需求不足,出口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客戶付款和贖單也不積極,拖欠貨款的情況增加,資金緊張成為加工貿易企業的普遍現象。國內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又更為謹慎,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困難度驟升。許多加工貿易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困難,有些企業甚至停產。不解決加工貿易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制約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三)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市場相對集中

  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我國加工貿易的主體是以來自港澳、日本、韓國、臺灣、東盟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為主,這些國家和地區在我國開展加工貿易主要銷往歐美等國家。加工貿易對外依存度高,其與國際市場聯絡緊密,出口市場過於集中不利於加工貿易企業降低風險。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由於我國加工貿易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於受危機影響較大的歐美國家,所以出口下降輻度較大。自2008年8月以來,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連續3個月停留在個位數,11月還出現下降,12月份跌幅進一步加大。

  (四)企業營銷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營銷能力普遍較差,甚至不具備營銷職能。企業不研究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不掌握新產品的開發能力,也沒有自己的市場營銷網路。企業所從事的多是按訂單委託進行加工製造,設計和銷售受控於海外環節,就容易造成企業缺乏自主性。不僅如此,許多加工貿易企業即便擁有自有品牌,因其開拓市場能力不強,在外銷時也寧願貼牌出口,這就阻礙了企業的升級腳步。

  (五)加工貿易發展的產業配套體系還不完善

  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大部分還是以“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形式從事加工生產活動,在國內採購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間投入品很少,產業鏈條也顯得相對過短,對國內經濟發展帶動力較小。如,以加工貿易為特色的浙江省平湖市,其第一大產業服裝產業95%以上依賴出口,且大多為來料加工或進料加工;第二大支柱產業光機電產業也是“兩頭在外”,甚至有的日資光機電企業只是把產業鏈的製造環節建在平湖,零部件全部依賴進口,根本沒有什麼產業帶動可言。近些年,加工貿易國內採購部分雖有所增加,但絕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一方面是由於現行的有關稅收政策限制加工貿易使用國產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國高階原材料、零部件和高階裝置的設計製造能力嚴重不足,沒有相應的企業為其配套生產。

  (六)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

  隨著加工貿易企業不斷增加,加大了對其監管的.難度。尤其是加工貿易的監管政策缺乏,難以滿足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需要。首先,我國加工貿易政策主要針對加工製造環節,而針對研發、測試、維修、營銷等高增值環節的管理和鼓勵政策相對不足。其次,現行的出口退稅、深加工結轉政策已滯後於加工貿易發展要求,制約了加工貿易企業進行國內採購,引發大量的國貨復進口,也制約加工貿易產業鏈的延伸和轉型升級。

  三、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一)宏觀層面

  1、進一步完善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我國加工貿易升級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服務作用。第一,要根據我國經濟及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不斷調整現有的加工貿易產業指導目錄。同時,要穩步推出各項政策,給企業調整的空間。第二,積極完善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尤其是涉及加工貿易研發、測試、維修、營銷等高增值環節的管理和鼓勵政策;改變現行的出口退稅、深加工結轉政策對實行國內採購和實現加工貿易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的制約;簡化手續支援加工貿易內銷。第三,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匯率政策,透過穩定匯率保障加工貿易企業的正常經營。

  2、進一步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我國加工貿易要不斷從現有的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過渡。從全球產業鏈低端的簡單加工裝配向中高階的研發、設計、品牌、服務等內容延伸過渡,而這個過程中必須重視技術創新。國家應透過建立健全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最佳化創新環境、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來促使我國企業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積極推進高技術產業化,完善鼓勵高技術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聯合開展高技術產業化,鼓勵創新要素向產業流入,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加工貿易。

  3、大力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的配套。加工貿易企業主體外資化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現實。為促使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可充分發揮這一現象的有利因素,即建立與外資企業的產業關聯,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間投入品,從而替代部分加工貿易中進口的中間投入品。這樣既可在配套過程中充分挖掘外資加工企業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國內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水平,同時又可增加加工貿易企業在國內採購的比重,延伸加工貿易在國內的產業鏈。為此,我國政府尤其是加工貿易企業集聚的地區應透過制定政策,積極培育和支援本土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在高階原材料、零部件和高階裝置等設計製造環節的生產能力,併為其創造條件鼓勵其與外資企業及國內其它加工企業進行產業配套。讓國內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不斷髮展壯大,從而逐漸實現加工貿易主體結構過渡到以本國企業為主。

  4、積極拓展加工貿易企業融資渠道。我國各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支援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政策,積極構建專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不斷拓展渠道,利用各種形式和資源幫助中小型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如,成立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企業聯保協會及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服務。此外,各商業銀行還可針對中小企業設立直接貸款計劃、貸款擔保支援計劃、貸款貼息計劃方便中小企業融資。

  (二)微觀層面

  1、努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加工層次。加工貿易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改造與研發,尤其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應以技術改造為突破,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逐漸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另外,在技術創新支撐下,現有的貼牌生產企業應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差異產品創立自有品牌,逐步從簡單的OEM(貼牌加工)向OBM(委託設計生產)和ODM(自有品牌營銷)轉變。如,廣東東莞偉易達公司,最初僅從事簡單代工,後取得美國AT&T品牌特許使用權、製造及銷售該品牌有繩電話和配件後,迅速開啟市場。同時,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創立了自主品牌,並將年銷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設計推廣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產品銷售額佔企業所有產品比重的75%,品牌效應得到顯著增強。

  2、積極建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營銷策略。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必須積極培育自身的國際市場營銷能力,這有助於掌握經營的主動權。對有實力的製造企業,可在進行代工的同時嘗試樹立自己的品牌,並積極構建自己的銷售網路。對中小型製造企業,營銷重點應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後服務和新產品開發等。另外,中小企業還可與貿易類進出口企業合作,彌補海外競爭能力弱的缺點,同時,積極利用官方相關網站加強對產品的宣傳,努力發展自己的營銷網路。

  3、大力發展新興出口市場和國內市場。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市場過於集中,不利於風險降低。因此,加工貿易企業應在鞏固美歐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快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南亞、中東、中亞、南美、東歐和非洲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市場。此外,企業也要重視開發國內市場,目前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開發國內市場對加工貿易企業來說將會帶來更大的機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