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的變遷的論文

淺談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的變遷的論文

  菁蕪洲鎮位於通道侗族自治縣中部,境內群山起伏,溪河環繞。菁蕪洲鎮除了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境內原生態文化寶庫中有神秘的“祭薩”文化、純美的“蘆笙”文化、地道的“為也”文化、精絕的`建築文化、原始的稻作文化和“百里侗文化長廊”,被譽為“侗族文化聖地”[1]25-32。本研究從體育人類學視角出發,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菁蕪洲鎮確定為田野調查核心區域,課題組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先後兩次歷時近半個月的時間,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菁蕪洲鎮不同村落的侗族“舞春牛”進行了較為細緻、深入的田野調查。此次田野調查主要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以及記錄田野觀察筆記的方式,重點調查了菁蕪洲鎮的水南村和芙蓉村,並延伸調查地蓮村、小江村、蔣家堡村和九龍橋村等村落。研究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變遷的歷史流變規律及其體育價值。

  在侗族地區,每到農曆立春,流行“舞春牛”習俗。舞春牛習俗在侗族各地區的表現形式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本都有“迎春牛”、“賀春牛”、“鬧春牛”、“祭春牛”等儀式過程。

  農曆立春之前,侗族群眾事先製作好“春牛”道具。春牛由竹蔑紮成骨架,糊黑紙成牛頭,用畫有黑蝕波渦狀毛紋的深灰色布拼縫成牛身,另以土布捲成上端稍粗、下端稍細的條狀接於尾端,即成牛尾。春牛的尺寸及顏色都約定俗成,春牛身高四尺,以應4時;身長三尺六寸,以應一年360日;頭至尾總長八尺,以應8節;尾長一尺二寸,以應12時。牛的顏色由本年的天干地支決定,牛頭、角、耳用天干,其餘用地支。如甲子年,甲屬木,牛頭用青色;子屬水,牛身、尾、四蹄用黑色。《會同縣志》614-615記載:“立春之日,競觀土牛,以色佔歲水旱,以句芒神仙佔寒暑晴雨,以便佔桑麻,拾剝土以攘牛瘟。”立春當天,由侗族師公擇定吉時在田間選一塊適中的地方,供上薩歲神像和祖先牌位,兩側站立寨佬和鄉官,掌旗師手執青旗立於東面,掌鼓師立於西面,吹侗簫、侗笛、木葉者立於南面,搖鈴者立於旗鼓之前765-766。當師公將犁耙及牛鞭、供品設於薩歲神像和牌位之前,迎春牛儀式正式開始,鼓樂齊鳴,歌聲頓起。兩名侗族青年鑽入竹蔑紮成的春牛道具內,在一名執鞭青年的驅趕下,隨即做耕地狀。寨佬和鄉官象徵性地拿著盛有谷種的“青箱”隨後播種,其餘人等往南北方向來回走動行禮,以祈求風調雨順。春牛往返播種一輪為一推,九推完畢即禮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