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低年級識字的教學論文

教低年級識字的教學論文

  對於低年級學生,拼音剛剛結束,識字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課型,需要培養的習慣、教授的方法、各種能力以及對待識字的態度等等都有待老師去傳授,讓人感覺要教授給學生的東西特別多;同時識字教學又是低年段的重點,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會把握好識字的起始階段,一步步引領學生達到階段目標。我們老師要跟學生一起走進識字!

  一、學情分析

  學生識字不是零起點,表現在:

  1、有一定的識字量(需要教授的生字可能已經全部認識);

  2、能借助拼音識字,具備一些識字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實現儘早閱讀,家長也在幫助孩子識字。學生的識字現狀讓我們思考,我們該教給學生什麼?我們老師的教與家長的教又有哪些不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是抓住了識字教學的本真。

  一、興趣是首位

  愛因斯坦說:“對於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教師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保障,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有很多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的手段和方法,例如講故事、猜謎語、玩遊戲、編兒歌、創情境,多媒體帶來的動畫演示、聲音圖片等等都能給孩子帶來學習的快樂,引發學生的關注,將學習變得快樂起來。但這些方法都是外在的一種干預,時間長了學生的興趣難以保持,教師也勞累疲倦。在激發識字興趣的方法上,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應努力用知識本身的魅力來感染學生,挖掘漢字的趣味、體驗發現帶來的成功和愉悅,讓識字教學變得有意思。

  二、明確識字教學的內容和任務

  每個漢字都含有音、形、義三個要素。識字教學,自然也包括這三個方面,即教給學生讀準字音,正確書寫和記憶字形,準確理解字(詞)義,使學生看到字形,就能讀出字音;結合詞句就能明白字(詞)義;聽到字音,結合詞語就能熟練地寫出字形。同時,不忘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態度和情感。

  (一)要讀準字音

  學生入學前已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學習字的讀音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如果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這個識字和正音的工具,對他們學習字音會有很大的幫助。影響學生讀準字音的主要障礙,是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解決的途徑首先是要求教師的發音要準確,其次是藉助漢語拼音校正學生的發音,反覆進行練習;其次是將讀準字音訓練有針對性地放在難讀的地方,如《識字1》中“亭臺”、“四”和“十”,這是需要教師在備課中做有心人,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預設的。

  (二)正確地識記字形

  低年級學生所學的漢字,多為生活中的常用詞語,這些字詞的發音與他們日常用語相吻合,只有字形是新知識,字音、字義兒童早已掌握,兒童初學漢字,掌握字形是難點。小學低年級學生不,不善於。在識字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發現事物的特徵及事物之間的聯絡,或者將生字與學過的字的聯絡,或者發揮獨特的想象,透過分析、比較,準確地認清字形。

  (三)巧妙理解字義

  正確地理解字義,才能理解語言,才能在語言表達中用詞得當,在書面表達時不出錯別字。這裡總結幾種常用的理解字義的方法:可以聯絡上下文或詞句環境來理解字義,例如“二三里”、“八九十”表達的多少就是在詩的環境中感悟的;也可以看圖理解字義,如“亭臺”和“煙村”,教師選擇準確的圖,透過觀察、介紹幫助學生理解事物;可以利用構字特點來理解字義,漢字是表義文字,80℅的漢字是形聲字,教師結合具體的字對錶義的形旁進行分析,逐漸地,學生能根據形旁推測漢字的意思。在識字的初始階段,獨體字和會意字較多,教師利用好這一類字的特點,將物體與古漢字或今天的漢字比較,在字形比較過程中輕鬆地理解字義。還有結合生活理解字義、觀察實物理解字義等等。

  學語文要學會感受,文字不只是符號,是一種積極的、旺盛的生命活動。在理解字義時要引導學生從字面的理解走到內心感受。如果說理解是表層性的,注重科學性、準確性,那麼感受便是詞語內在的溫度,注重感悟和體驗,例如對“寒流”一詞的理解,首先讓學生看地圖,瞭解“寒流”是從哪兒來的,知道“寒流”是一股冷空氣,當它來臨時天氣的變化,教學到這一步並沒有結束,老師要引導學生感受詞語的溫度,讓學生獲得體驗,於是安排了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談談當寒流到來時大地有什麼變化,有什麼感覺。這樣“寒流”的教學豐滿、立體起來;在《識字1》的教學中“煙村”一詞老師讓學生看完圖後描述“人們可能在做午飯呢,走近聞一聞能聞到飯菜的香味。”一下子就把這個詞形象、生動、富有生命力起來;《識字2》中“太陽 鬧鐘 小鳥”三個詞語都是學生常見的事物,很容易理解,不需多描述,但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這一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透過這三個詞看到一幅早晨的風景畫,感受早晨的美好與清新,新的一天的開始,充滿精神。第2課〈升國旗〉一課中“立正”一詞,不僅是一種站立的姿勢,更應將這個詞放到課文語境中,體會在升國旗時保持立正的姿勢是對國旗的尊重,延伸的其他時候保持的立正姿勢,如上課起立時面對老師要“立正”,揭示“立正”一詞內在傳達的嚴肅、尊重的態度。

  三、關注規律,培養識字能力。

  調動生活經驗,巧析多義。一字多義是漢字的一大特點,漢字的多重意思怎樣幫助學生掌握呢?除了結合部首表義外,還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中提取相關資訊,喚醒學生的知識共鳴,獲取新的知識。如“角”在字典中有很多含義,課文中的角表示動物頭上的角,如“牛角、羊角、鹿角”等,我問學生還在什麼地方見過角這個字,學生想到了錢幣上也有“角”字,理解了角還表示錢幣的單位;然後讓學生在教室裡、身邊找找角,學生又發現了“桌角、牆角、拐角、嘴角、眼角”這又是角的一層意思,甚至有學生還聯想到在數學課上學過表示圖形的“直角、銳角、鈍角”。在說一說、想一想、找一找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學生感知了角的.四種含義。這個片斷的教學透過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而不斷生成,學生享受著發現的快樂。

  掌握偏旁規律,巧記字形。漢字的偏旁部首多數是由獨體字構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幾、竹、羊等。這些字做偏旁部首時往往會發生變化,具體如下:部分獨體字做偏旁,並且組成左右結構的字時最後一筆要由“捺”變“點”,如“禾、木、火、米、又、失”等;有的獨體字做偏旁時,最後一筆由“橫”變成“提”, 如“王、牛、車、土、子、正、馬、工、裡”等,其中“牛、車”做偏旁時筆順也要發生變化,,不但最後一筆由“橫”變成“提”,而且第三筆還變成了最後一筆; “月”字在漢字中處於左右結構時其筆畫沒有變化,而處於漢字的下半部時,它的第一筆由“撇”變成“豎”。如“有、青、育”。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歸類提醒形成規律可以加深記憶,幫助學生將漢字寫規範、寫正確。

  掌握構字特點,巧解字義。瞭解生字的構字規律,實現音、形、義的掌握。例如利用形聲字的形旁、聲旁可以幫助學生記住讀音、理解意思;遇到象形字我們可以透過畫簡筆畫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會意字的學習我們讓學生觀察組字的部件,聯想生字的意思。漢字的構字規律讓識字變得輕鬆的同時也帶來了樂趣。在低年段語文教材中就安排了大量的揭示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的特點的教學內容,有的與圖緊密聯絡,有的將古文字與現在的漢字進行比照,還有的是一串形聲字的不同偏旁的區分,形式活潑多樣、直觀巧妙,學生非常喜歡。除了教材裡提供的這些學習漢字構字特點的機會,教師還應隨機發現規律並及時向學生進行滲透。如在學習《狐假虎威》一課時在“狐”字裡遇見了“反犬旁”,怎樣幫助理解呢?如果簡單地說教給學生就缺乏了訓練和對規律的總結機會。“反犬旁”的字學生見過很多,他們一下子說了貓、狗、豬、狼、狸……很自然得總結出“反犬旁”跟動物有關,甚至有個孩子聯想到“反犬旁”的撇畫像動物身上的毛,那一彎鉤像動物尖尖的爪子。你看,識字的過程像講故事一樣精彩、快樂。

  識字教學是一片燦爛的天空,是人生的啟蒙,是踏入知識殿堂的臺階,作為學生成長的領路人,我們是幸運的。只要用牢固、明確的目標來領航,相信我們的教育行為一定不背叛、不偏離。開展教學是我們的工作,在我們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中多一點鑽研、多一點反思讓我們獲得與學生共同的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