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表達的自由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主題論文

心靈表達的自由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主題論文

  摘 要:歐洲近代市民階級人身自由的獲得是文藝復興的前提;市民階級對心靈表達自由的追求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主題;心靈表達的自由為資產階級爭取行為自由的革命提供了精神動力。

  關鍵詞:文藝復興 藝術 人身自由 心靈自由 行為自由

  文藝復興始於14、15世紀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這幾個商業城市共和國,隨後漸向西北方向漫延至尼德蘭(今荷蘭)、法國,再由法國來到德國。歐洲歷史上曾經三次出現向古典藝術學習的高潮,因而廣義的文藝復興包含了14、15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17世紀與巴洛克並進的法國古典主義階段和18世紀末19世紀初作為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對享樂主義反動的新古典主義階段。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既表現為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漫延的過程,又表現為一個在時間上的先後過程,在先的國家影響著後發的國家,後發的國家又對在先的國家有一個學習繼承和發展的過程,而這個在繼承基礎上進行的發展則表現為各國文藝復興自己的特色。對人的心靈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各國文藝復興運動的共同主題。

  一、人身自由的獲得是文藝復興的前提

  人身自由的獲得使他們擺脫了奴役狀態。自由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奴加入其中,城市規模日漸擴大。這些獲取自由身份的市民在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人身的解放,這也是人類生產力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他們在能夠生存、積累財富之餘,開始了自己心靈和精神上的訴求,他們渴望心靈的自由、內心道德判斷的自由、宗教信仰方式的自由{2}(包括與上帝溝通、告解方式的選擇自由)、對美的標準的選擇的自由。這一切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前提和發生的動力。

  二、追求心靈表達的自由是文藝復興的主題

  文藝復興運動是市民階級追求心靈、精神自由的運動。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新興的市民階級重新認識世界、探索世界,力圖擺脫教會在精神上的控制,他們借用、學習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與文學,來表達他們自己內心的訴求。法國作家拉伯雷說:“你愛做什麼,就做什麼。”{3}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理論與作品中最主要的精神是獨立的和普遍的個性,這種個性不在神的存在中,而在凡人的現實中。文藝復興運動肯定人所獲得的自由以及人的實踐潛能和精神潛能,人擁有著認識和行動的廣闊空間。舊瓶裝新酒的文藝復興運動就是對自由的凡人以及凡人的內在和外在美的再發現和肯定,重新肯定自然美以及凡人對這種自然美的感受。

  伊壁鳩魯學派的理論成為市民階級反對中世紀禁慾主義、恢復感性美和肉體美的地位的手段。瓦拉在《論快樂》中批判中世紀教會神學的禁慾主義道德,提出要以伊壁鳩魯的理論――快樂主義復興希臘羅馬美學,並在《論快樂》中闡述了男性美和女性美。瓦拉寫道:“美是對人體的基本恩賜,你們知道,奧維德把美稱作上帝的恩賜,也就是自然的恩賜。”{4}因此我們常常看到時許多聖母和婦女的畫像,不僅頭是裸露的,而且有的手、胸、小腿也是裸露的。瓦拉的理論體現了文藝復興藝術的基本原理:肯定現實世界的美,美是現實世界最重要的屬性之一。文藝復興藝術肯定自然、人和物質世界的審美價值。

  文藝復興藝術家們都力求忠實於自然,發現自然之美。皮科闡述了“忠實於自然”的美學基礎。他認為認識了自然的美,也就認識了自然的結構和規律。皮科的觀點契合了文藝復興藝術家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丟勒等人的內在需要。達?芬奇認為優秀的畫家應該描繪兩種主要的.物件:人和人的心靈。而描繪人的心靈比描繪人要難。{5}藝術最高的和特殊的目的是表現現實世界的審美價值。這正是文藝復興藝術模仿說的精義所在。

  “文藝復興藝術之父”喬託在《逃出埃及》繪畫中,第一個給宗教裡的聖者配上樹林景色,穿上普通鄉野百姓的衣服,反映了這一時期世俗色彩與宗教色彩之濃淡的微妙變化。卜迦丘在他的《十日談》中談到,喬託把自然界的萬物畫得惟妙惟肖,他的畫表現了人文主義精神與市民精神。“文藝復興先驅”佛羅倫薩畫家安吉利科、腓力普利彼等人,他們的作品中的人物皆具有現實感和人情味。

  達·芬奇等畫家專注於市民階級世俗生活的描寫和刻畫,他們的藝術視覺不再以神為焦點。《巖間聖母》將聖母瑪麗亞的思想感情和人間活動聯結起來,使作品擺脫了宗教色彩。《蒙娜麗莎》以一個年輕女性的溫雅的微笑,樹起了人性覺醒的旗幟,藉著畫面物體的明暗微妙的變化,使形態柔和生動,並和周圍景物融合在一起,這種技巧給畫面帶來新的統一感,同時賦予人物豐富的生氣。{6}《蒙娜麗莎》絕不僅僅是一幅描繪逼真的肖像畫,她永恆的微笑背後透出的是市民階層對永恆之美的追求,對身心自由的表達。

  米開朗琪羅等藝術家用古希臘羅馬的方法展現人體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對人體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畫宗教人物,以市民階級的審美標準來詮釋世界。米開朗琪羅在《最後的審判》壁畫以及講述《聖經》的故事的拱頂壁畫中,以結實渾厚的人物造型,表現出生動而強烈的運動姿態,充滿戲劇性的力量感。《聖母憐子》表現了一個慈愛的母性的莊嚴和崇高的美,死去的基督安臥在母親的膝上,而悲傷沉思的聖母則伸開雙臂,似乎仍想護衛她那為人類而獻身的兒子。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整個畫面人物的塑造、空間和色彩的處理,表現出了節奏、和諧與統一的形式美的法則。 文藝復興運動賦予了歐洲建築以一種新面貌,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建築家們開始拋棄象徵神權的哥特風格,轉而提倡復興古羅馬的建築風格。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形成於15世紀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6世紀起傳遍義大利,並以羅馬為中心輻射到歐洲其他國家。

  在音樂方面,作曲家的宗教題材只是外衣,人文主義才是內容。中世紀的禁慾主義不準人們表達感情,而巴赫的音樂就要表現喜怒哀樂,他把人作為音樂的主人公,這就是對禁慾主義的反抗。不是追求彼岸世界進入天堂,而是追求今生今世的幸福。於是有熱愛人生、肯定生活的思想傾向。熱愛自然,正是反對人為的等級制度的表現。

  總之,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藝術家,將自由的常人作為生活的核心主題,透過文學、美學、建築、音樂等藝術作品勇敢表達這一時期人們對心靈、精神自由的至上追求,人在一切藝術作品中“與神同等”,這一主題表達了他們對獲得身心自由的宣揚和自我肯定,反映了市民階級對人身自由、心靈自由和精神表達自由的追求。當腐朽而衰敗的舊文化、舊勢力羈絆了日益發展壯大的新階級去追求自由的腳步時,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自發的革命意識愈聚愈濃。

  三、心靈表達自由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的精神動力

  市民階級在獲得人身自由的基礎之上展開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他們自身追求心靈、精神自由的解放運動,這場運動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有了人身自由與精神自由的基礎,他們進而要求追求財富的行為自由,將財富看成是除了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以外的生命中的另一主題。文藝復興所宣揚的人本思想和現世主義,在思想上間接瓦解了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神權統治,這場運動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前提與動力源泉。

  在追求自由的荊棘之途中,市民階級和世俗國王聯手打敗了教會在歐洲的勢力之後,世俗國王紛紛在歐洲各地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此時以世俗國王為代表的王權勢力對市民階級予取予奪,對他們追求財富的行為橫加限制,新興市民階級此時要面對的是以世俗國王為代表的專制統治政權對其行為能力的剝奪和行為自由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歷經文藝復興精神洗禮的市民階級已經不再單純滿足於王位更迭這種簡單的變化,因為這僅是不同的人“加冕稱王”,他們在社會各領域中的實際地位和生活狀況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人們開始進行“理性”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什麼是真正的“平等”?文藝復興時期所倡導的自由傳統和人文精神早已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這種精神為他們追求行為自由提供了精神動力。由此,文藝復興的“自由”曙光逐漸照亮籠罩於整個歐洲的中世紀黑夜,一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逐步在歐洲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人們獲得了期盼已久的行為自由,並用法律和制度對此加以保障和鞏固,自由的市場經濟也進而得以在歐洲各國發展和繁榮。歐洲的藝術創作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14世紀初至17世紀30年代,這場初始於義大利,後遍佈整個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猶如一襲清新自然之春風,喚醒了沉睡於陰暗與冰冷之冬日的人們,新興的市民階級以人文主義為旗幟,透過文學、美學、建築等表達內心對於心靈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追求,這種對於心靈表達自由的不懈追求正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主題。

  {2} [英]Jerry Brotton:《文藝復興簡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頁。

  {3}{4}{5} 凌繼堯:《西方美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93頁。

  {6} [法]雅克?德比奇:《西方藝術史》,徐慶平譯,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