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成就夢想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

奮鬥成就夢想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奮鬥成就夢想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開學第一課作為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九月開學季的第一天,就會與我們準時見面。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我不禁問自己,夢想是什麼?夢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即使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但只要能看到星星燈火,便不會覺得黑暗,反而更有信心地繼續向前走,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倘若一個人沒了夢想,那麼生活就會迷失方向,眼前一片迷茫。夢想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內心的對映。有的人夢想成為醫生,可以救死扶傷;有的人夢想成為警察,可以懲奸除惡;有的人夢想成為運動員,可以為國爭光……當然了,夢想不是空想,不是做白日夢。有了夢想怎麼去實現呢?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有了答案。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祖國的發展歷程中,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蹟與精神。這也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可以體會到:先輩為了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社會生活,到底都做了什麼,又經歷過什麼;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生活。節目中,無論是微距鏡頭展示的水稻種子微觀世界,還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殲-15模型模擬、1:1復原太空實驗艙,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透過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都變成了現實。可見只有依靠奮鬥,去努力,去拼搏,才能實現夢想。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決定從自己做起,熱愛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樹立積極向上的理想與目標,並且付諸行動,努力拼搏,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展現自身的價值,收穫美好的未來!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金秋九月,歡樂的暑假時間已過,迎接我們的便是新的開學季,而在9月1號這一天裡,我們共同觀看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晚上8點,我吃完飯便守在電視旁邊,準時觀看開學第一課節目,每到9月份新學期的開始,《開學第一課》總會播放各種有趣且蘊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讓我們觀看,而在這一堂課裡不僅可以讓中小學生們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能在觀看節目中,不斷感受到各個人生的意義。

  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內容都是不相同的,今年邀請了“八一勳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等等。在每一期的節目裡,都能夠讓我們學習到很多除課本以外的知識,瞭解到更多祖國發展的故事,同時也讓我們在學習中,能夠更有目標和動力,這也許是為什麼每到九月開學季時,就播放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原因吧。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明白祖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榮的生活,背後離不開各行各業人的努力。我們身為中小學生,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奮鬥目標,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將來為祖國做出一份貢獻,來報效祖國。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當前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時間,特別作為少年的我們,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學習,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定之心,更好的學習向上,為未來祖國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為祖國做些什麼。

  但我一直深信知道,當下只有我們好好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加強愛國主義精神,也許某一天裡祖國會因你們的成長而感到驕傲的。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無奮鬥,不青春。”看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腦海中一直跳動著這六個字,它們是對夢想最好的詮釋。

  從奧運賽場上奮力拼搏只為圓夢的徐夢桃,到為培育金色種子紮根土地50年的院士;從荒原上造夢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巔、探源地球奧秘的青藏科考隊;從叩問太空的飛行員,到牢記使命不改初心、從老一輩航天人手中接過傳承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一代又一代追夢者用奮鬥書寫了不朽的篇章,也讓我看到了生命的意義。

  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砥礪奮鬥”篇中謝華安院士的故事——50年的金色種子夢。

  謝院士出生在戰亂時代,當時,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從農校畢業後,他一邊負責生物課教學,一邊利用空閒時間去試驗農場研究各種農作物。“我想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懷著這樣的想法,謝院士開始了農業技術研究。從入行到現在,他已經在雜交水稻育種領域摸爬打滾大半個世紀:下稻田,做研究,帶學生……從青蔥少年到滿頭華髮,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種子,只為了讓14億人到點開飯,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他是當代的稻田守望者,躬耕田畝五十年,不忘初心,始終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向著大地。

  我不禁聯想到,在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像謝院士這樣心懷大愛的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讓中國人實現“吃瓜自由“的吳明珠奶奶,玉米育種專家程相文爺爺……

  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但是,課本上,電視裡,餐桌上,又處處是他們的影子。他們讓我知道: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

  那麼,我的夢想又是什麼呢?我暫時還沒想好。但我知道,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粒“好種子”,紮根腳下,心懷遠方,用奮鬥去勾畫未來的模樣,不負時代,不負自己。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夏天轉眼就過去了,伴著九月的秋風,2022年《開學第一課》準時開播了。

  看完節目,我的內心 久久不能平靜。節目中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反覆回放:是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的颯爽身影,是一代又一代務林人對綠水青山的守護,是青藏高原上科考隊們對自然的探索,是國防專家們為國鑄盾的堅守,是前仆後繼的航天人對太空不懈的追逐……因為夢想,所以奮鬥,所以不凡。在“團結奮鬥”篇章中,我被中國航天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劉洋、蔡旭哲、王亞平、周建平……這些名字的背後,凝聚了太多的淚水與榮光。身體隱患、技術壁壘……追夢的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他們沒有放棄,繼續鑽研,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名字的背後,是更多默默無聞的航天科研人員團結奮鬥的結果。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機會登上飛船,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但是,他們總結出的技術理論和工程經驗,讓我們的太空之路走得更有底氣。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到載人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再到“嫦娥攬月”“天問探火”,中國航天人不斷加深著對時空的認知,創造出一次次新輝煌。

  而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享受著幾代先輩們逐夢的結果,有機會把整個世界作為舞臺,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也許,我埋頭書本十幾年也站不到奧運冠軍的位置,走不進神秘浩瀚的宇宙,更無法在人類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我相信:我的生命,一定會因為奮鬥而精彩,我有自己的光芒。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新學期的鐘聲敲響,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為我們準備的開學禮——《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節目透過“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團結奮鬥”三個篇章,講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奧運賽場、田間地頭、青藏高原、世界舞臺、無垠太空追逐夢想的故事。追夢路上,最讓我動容的是徐夢桃姐姐。冬奧會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她的名字。冬奧會之後,她的名字和她的故事,一夜傳遍大江南北。徐夢桃12歲接觸自由滑雪,三次出征奧運,卻始終與冠軍“失之交臂”。換作一般人,早該放棄了,可她沒有,而是拖著一身傷病,繼續奮鬥在雪場上,持續向運動員的最高目標發起挑戰。終於,北京冬奧會,32歲的四朝元老徐夢桃一舉奪冠!這是中國在該專案中第一次獲得金牌,也是徐夢桃的第28個世界冠軍。她用熱愛和堅持,圓了自己的夢,也圓了中國夢。

  從徐夢桃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夢想從來跟年齡無關,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將以奧運健兒為榜樣,繼承他們的精神,以夢為馬,以奮鬥為鞭,接過時代交給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不負韶華。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幾場秋雨過後,初秋的夜晚便需要穿起襯衫了。我興奮地還沒有捨得脫下今天新領的校服,爸爸媽媽就催我趕緊來看中央臺的《開學第一課》了。

  當《我愛你中國》的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都跟著唱起來。忽然我耳邊傳來爸爸顫抖的聲音,我轉頭一看,爸爸的眼眶紅紅的,正要說什麼,媽媽悄悄拍了拍我的肩膀,摟著我,我們一起跟著電視裡的幾位老師,唱完了這首歌。這時,我的心裡不知怎麼的,也蒸騰起一股熱烈的感情來,感覺無比地自豪。

  不知不覺看完第一篇章的內容,我被他們砥礪奮鬥的精神感動。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每個人都是我應該學習的榜樣。

  當我望見鏡頭裡出現的那一望無際的田野,森林時,我幾乎不能想象,這裡原來是怎樣的樣子。看到莊家一季一季成熟,我想到了我自己的成長。我成長,長大,去接力叔叔阿姨們的研究事業,繼續奮鬥建設祖國,同時又有新的小朋友像我一樣從小到大成長,來接替我的研究……我這便明白了什麼是“接續奮鬥”。

  看到“團結奮鬥”篇章的內容,我便理解了現在我們面臨的“晶片”問題為什麼會這麼難解決。很多科學技術難題的攻關都需要很多科學家團結一心去奮鬥,去鑽研,甚至有些地球難題還可能需要科學家們拋開年齡、國家的不同,去集體研究。這不就像我們一樣麼,遇到難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拆解,研究,最終解決它。原來,不管大小,我們都在做同樣的奮鬥啊!

  看完節目,我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覺內心有一股強烈的情緒需要釋放,但又不知道那是什麼。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我崇拜那些平凡的奮鬥者,我焦急自己不能立刻就給祖國的攻堅課題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要把他們當成榜樣,學習他們的奮鬥精神,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這樣才能腳下穩當,快速成長。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期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終於來了,今年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

  “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團結奮鬥”,節目以此為線索,為我們講述了徐夢桃、王亞平、錢七虎、杜富國等人勇敢追夢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閃爍著理想信念的光芒,最亮眼的那一縷光屬於徐夢桃。

  三次錯失奧運冠軍,徐夢桃始終沒有放棄。她在體育競技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訓練,比賽,總結經驗,繼續拼搏。終於,在北京冬奧會雲頂賽場,徐夢桃實現了中國空中技巧專案女子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突破,也為祖國爭了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徐夢桃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解。

  沒有訓練場日復一日的認真自律、辛苦訓練,就不會有比賽場上的冷靜發揮,金牌榮歸。這不就是我們的榜樣嗎?

  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我們需要靜心學習,不斷總結經驗,吸收教訓,繼續前進,把自己的身心慢慢填充,最終在考試時冷靜發揮,獲得優秀的成績,甚至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交出美麗的答卷。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暑假在一聲聲蟬鳴裡進入了尾聲,伴隨著絲絲秋的涼意,我們再次迎來了新的學期。收拾好書包、文具後,我便同媽媽一起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開播。

  今年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節目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和團結奮鬥。這些關於奮鬥的故事,令我震撼:人們是可以不斷地突破自身極限,去實現夢想,創造奇蹟的!

  當電視機裡響起《我愛你中國》,我的心裡頓時激盪起澎湃的熱流,便不由自主地跟著歌唱。那種感覺就像是肅然佇立在凜冽寒風中,凝望著朝陽下冉冉升起的國旗,無比驕傲自豪!

  隨著節目的播出,我看到了冬奧賽場上那些發出奪目青春之光的星星,感受到了關於青春和夢想生長的力量。冬奧會冠軍徐夢桃、氣象服務志願者蘇峻、場館執行保障人員孫德遠、禮儀服務志願者劉嘯騰,他們或許堅守在不同的崗位上,但他們都在朝著夢想的方向努力邁進,用自己心血和汗水,夜以繼日地澆灌著夢想之花。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有自己的學業,有自己的夢想,我想我也應該向那些耀眼的星學習,用自己的砥礪奮鬥去捍衛夢想!

  如果夢想有顏色,或許會是金色。那個由謝華安院士帶領的50年金色種子夢,那個關於一粒稻米的故事,令人動容。我不禁去想,是否有一天我也可以站在前輩們高高的肩膀上,眺望廣闊的遠方,為這些夢助力續航。

  關於自然,人們總是有很多想做的事和想說的話。電視上一幀幀切換的綠林、曠野、高原,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都在告訴我:自然需要愛護,未來的重任需要我們承擔!那些一直奮鬥在保護生態工作前線的叔叔阿姨們也會累,他們需要新一代的我們去接續奮鬥,勇擔重任。我絕對不會畏懼退縮,這棵被守護在溫室裡的樹苗,終有一天會長成為他們遮風擋雨的大樹!

  看完篇章三,我的腦海裡便迴盪起來一首歌: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為了實現我們上問九天,下涉大洋的夢想,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前赴後繼,在團隊的協作中,不斷取得突破,哪怕前方荊棘叢生,他們始終團結奮鬥、共渡難關。

  在這些激勵人心的奮鬥故事裡,最令我難忘的是航天員王亞平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王亞平阿姨是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的新聞報道上。那艘滿載著中國人期望的飛船順利升空,那個神聖的時刻令我至今難忘。電視機裡王亞平阿姨神采奕奕地在太空艙裡為孩子們講解物理現象的畫面猶在眼前。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課本上說的“巾幗不讓鬚眉”。

  要知道航天員的培訓過程是十分艱辛不易的,體能上的消耗和身體上的痛苦如同家常便飯。但王亞平阿姨還是憑藉著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克服了訓練中的種種苦痛,最終問鼎蒼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夢想迸發出來的巨大力量,看到了為了夢想不屈不撓、絕不退縮的衝勁,看到了勇敢拼搏、不畏困難的堅毅態度。

  未來的求學路還很長,需要大大的勇氣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不用怕,去勇敢追逐吧,讓夢想啟航!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2022年《開學第一課》在九月一日與我們正式見面了,作為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開學第一課》是我每年都必看的一檔節目。

  今年是我們敬愛的黨一百歲生曰,在慶祝黨百年華誕的時候,《開學第一課》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有關祖國發展歷程中,值得我們學習與致敬的愛國事蹟與精神。

  我們透過觀看領悟,不僅能清楚的知道祖國發展歷程中,都經歷過什麼艱難險阻,也能在品味節目的同時,開拓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的未來成長與學習,更具方向與目標,只有如此,才能在小小年紀的時候,擁有一顆踏實上進的學習之心。

  一個國家的未來,除了看各個領域的建設發展,也要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頂上、替代;只有不斷的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我們的祖國才能建設的越來越美好,我們能擁有如今這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離不開一代代優秀共產黨員與先進人才的付出與貢獻。

  因此,作為祖國新一代的繼承人,我們一定要像《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各位前輩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學習他們那為了祖國發展,而不顧自身,不求回報的犧牲精神。

  現在也許我們還非常的稚嫩,細小的手臂無法抬動哪怕粗壯一點的枝幹,渺小的身軀看起來是那麼的不起眼;但我們終究會長大,不斷的變高,不斷的變壯,直到我們的手臂可以撐起蒼穹,我們的身軀可以護於人前,利用自己那僅有的力量,也要不斷的為祖國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們作為新中國未來的花朵,時代賦予在我們身上的歷史責任,都需要我們擁有過人的學識,充沛的體能才能實現。讓我們—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斷及取新知識,養成一個好身體,在《開學第一課》先輩們的目光中,一起不斷往更好更強的方向躍進。

  奮鬥成就夢想《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每一次的央視節目,我跟媽媽最喜歡的還是開學第一課,這是專門給我們中小學生策劃的開學節目。因此每一次看完之後,心裡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以及收穫,也讓我越來越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有數不盡的愛國人士都想歌唱祖國。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它鬥氣昂揚,豪情萬丈,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了人民群眾的心。難道他不是在號召大家一起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說到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予了我們很多很多,也從來不奢求大家的回報。當身邊的人需要幫助時,大家紛紛伸出雙手團結互助;當面對災難時,祖國總是我們的強大的後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依舊是我們的最前線……不知不覺中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緩解下來,以前總是以為現在的生活是理所應得的,同時覺得自己除了好好學習就沒什麼其他事情做了。

  如今我明白了,作為祖國的未來接班人,也是中國的炎黃子孫後代,我更需要發憤圖強去學習,為自己的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要不斷的增強自身的能力,還有身體素質,已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更好的人。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只有一股熱血兇猛地湧上來,也一直提醒著我,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落實好祖國、黨的路線,不斷地緊跟著,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勇往直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