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教學課件

印度的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利用地圖說出印度的位置、鄰國、首都;知道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人口大國。

  2.讀圖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種類和地形單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脈和高原。

  3.根據閱讀材料說出印度“綠色革命”的主要措施以及糧食生產取得的成效。

  4.看圖說出印度的主要工業部門及分佈區;舉例說出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

  (二)能力目標

  1.學會運用文字和數字資料,說明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2.根據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由表及裡地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

  3.透過分析印度工業發展與資源的密切聯絡,認識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和工業佈局的基本知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從印度基本國情與工業部門的今昔對比中,初步樹立一分為二的評價意識。

  2.透過對印度人口問題、水旱災害的'原因等學習,培養學生認識到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樹立發展中國家也能騰飛的堅定信念。

  教學重點:

  印度的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熱帶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關係;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及分佈地區;印度工業中心和原料產地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工業發展特點。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演示一組印度的自然風情、民間舞蹈和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泰姬陵等圖片,提問:這些反映的是哪個國家呢?(印度)。教師簡述介紹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指出與我國的可比性,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興趣,匯入新課學習。

  板書:第三節印度

  一、位置和範圍

  〔新課教學〕

  1、進入主頁的位置和範圍,課件演示:圖7.32“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印度的地形”,提問,學生描述:印度的海陸位置,主要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及方位,對比國家面積,讀出印度首都。(學生回答略)。重點突出: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課件演示:圖7.34“印度的地形”,引導觀察:印度的地形特點,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脈和高原。

  3、學生讀圖,回答:主要河流是恆河(印度人心中的母親河,聖水河),印度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區,西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南側山地,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廣大的德干高原。

  4、教師講述:從地形來看,印度分佈面積最大的是德干高原,其次是恆河平原,山地面積較小,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起伏較小,由於開發歷史悠久,(補充)印度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印度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返回主頁)轉承人口問題。

  板書: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5、進入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演示:“世界人口數前六位國家”,讀出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截至2011年,印度人口總數為12.10億,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

  6、課件演示:圖7.36“印度人口數量變化”,思考:2000年印度的人口數,從1951年到2000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讀圖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長速度,師生得出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徵是: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7、學生閱讀“印度的人口政策”和資料表,分組討論人口過度增長會給印度帶來的影響。課件演示人口壓力的圖片,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印度人口如果繼續按照年均近1600萬人的速度增長,這個南亞大國將在本世紀中葉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避免人炸的危機,印度政府正逐步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推廣。印度除了人口壓力外,還面臨著水旱災害威脅。(返回主頁)轉承。

  板書:三、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8、進入水旱災害頻繁,展示印度洪災和旱災的圖片和新聞報道,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印度多水旱災害呢?

  9、引導學生從印度的緯度位置入手,結合前面學過的亞洲氣候分佈,課件演示圖7.38“孟買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思考:印度主要氣候型別以及氣候特點。

  10、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別是7月可以達到600毫米以上。

  11、課件展示圖7.39“南亞1月、7月風向”,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風向和源地入手,簡單分析出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並組織學生討論:西南季風的強弱和登陸時間的早晚對印度降水的影響,並完成教材的填表練習。

  12、提問:印度面對嚴重的自然災害,採取的應對措施?(我們生活的成都市是否有相似之處。)學生看書瞭解印度針對頻繁發生的水旱災害,興修許多水利工程,但還是不能滿足抗災的需要,還需努力。

  〔課堂小結〕

  印度,這已擁有幾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國在今天是否還延續著昔日的輝煌?我們課後在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