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轉課件內容

平移和旋轉課件內容

  平移和旋轉課件內容1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初步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並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的方向和距離平移。

  2.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準確地畫出在方格紙上平移後的圖形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方格練習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了智慧星,想得到嗎?注意只有認真思考,積極發言,表現好的同學才能得到,老師希望內為同學都能得到

  一、 欣賞圖片,引入課題。

  1、匯入新課。

  (1)激趣談話。師:同學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老師今天帶來些遊樂園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播放課件,演示纜車、滑梯、小火車、旋轉木馬、鞦韆、螺旋槳、鐘擺的圖片。學生看著圖片表演,

  [設計意圖:透過遊樂場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

  2、組織討論。

  師:它們的運動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類嗎?先同桌交流。

  3、彙報討論結果。

  師:你是怎麼分的?你為什麼要這樣分?指名說。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轉圈,

  (相機獎勵智慧星)

  4、揭示課題。

  師:像纜車、滑梯、小火車等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

  師:而像旋轉木馬、鞦韆、螺旋槳、鐘擺等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 或軸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

  (板書:旋轉)

  做一做:要求學生做一個平移和旋轉的動作。也可以由教師發出口令,學生做(如: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討論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和區別,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觀察比較,初步體會。

  1、學生動手操作。

  師提要求:將你的數學書在桌子上平移,你能把書怎樣平移呢?

  找學生上講臺演示(對的給予獎勵)

  (1)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還有很多。老師這有一組物體的運動圖片,你能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

  師:課件依次出示各種物體的運動

  【設計意圖:平移和旋轉運動的判斷是本節課的重點,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學時透過展示物體運動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思考。】

  三、觀察圖形,深化認識。

  (一)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朋友小白兔搬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把家搬到哪?

  課件出示小房圖

  2、判斷方向。

  (1)提問。師:小白兔的家是向什麼方向平移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先小組討論。

  (2)彙報。指名說並說出

  (3)小結:箭頭是用來指明圖形平移的方向。

  3、判斷距離。

  (1)設疑。師:小房子平移了幾格?指名說

  師:你同意剛才誰的意見?先小組交流。

  (2)合作交流。

  (3)彙報。各小組彙報討論結果,並說出自

  (4)小結:看一個圖形平移了多少格,只要在圖上任意找一組對應點或對應線段,數一數它平移了幾格,這整個圖形就平移了幾格,平移後的圖形形狀不變。

  3、強化練習。完成“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結合平移運動的特點,設計小白兔搬家的故事,將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與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兩部分知識串聯起來。】

  (二)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教學“試一試”。第三題

  師:你們也想試一試嗎?

  (1)組織學生討論如何畫,確定畫法。

  (2)學生獨立畫,兩名學生臺上畫。

  (3)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4)集體判斷畫的對不對。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操作和動手畫一畫,讓學生參與到畫平移後的圖形的學習,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增強自信

  (三).延伸拓展 探究圖形的平移

  1.數一數:數方格

  (多媒體出示小魚移動)

  小魚在蔚藍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遊玩,多快樂呀!

  那麼請同學們,在格子圖上找出小魚向什麼方向平移了幾個格子?你是怎麼看的?同桌討論。彙報交流。

  (可以看某一個點,魚頭移過了幾格,小魚就平移了幾格,也可以看尾巴。)(多媒體演示,點住某一點閃亮,往前移)

  2. 試一試:同學都會數方格了,現在就讓我們來試一試在方格圖上怎樣畫圖形。

  3. 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後的圖形。

  先出示三角形圖,再讓學生討論怎樣畫?(請學生上臺操作先找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然後分別向右平移6格,再將三個點連線。多媒體演示三個點移動,再連線)

  4. 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後的圖形。(學生獨立畫在方格本上)

  四:拓展訓練 賽一賽:快速營救大熊貓行動

  現在有一個緊急任務請大家去執行,大熊貓保護者在深山發現了一頭病重的大熊貓,發來資訊,要求醫護人員迅速前往營救。路線圖是這樣的:從營地出發,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2格。

  生:小朋友們想參加營救活動嗎?好,現在讓我們兩人合作,比一比,哪一組最先到達,成為第一組營救者。給於一定的時間。

  師:讓做完的同學到站臺上展示(對錯暫不管)

  (這兩位小朋友,合作默契,反應靈敏,最先到達了目的地,為挽救大熊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們授予他們英雄獎章)

  師:對沒有完成的同學,以示鼓勵

  (同學不用灰心,相信有你們的熱情參與大熊貓會很快好起來的)

  師:多媒體顯示大熊貓圖所在地和同學做得對照,做錯的同學找原因。

  平移和旋轉課件內容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31頁的例題3和例題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判斷某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哪種現象。

  3、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

  4、能說出生活中的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會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教法設計:

  實踐操作法

  學法設計:

  合作交流法 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今天我帶大家到遊樂園學習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看課本第28頁的彩圖)

  二、新授課。

  1、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1)這些遊樂專案是怎樣運動的?

  (2)根據遊樂專案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怎麼分的?

  (3)自己先分一分,有什麼困難再在四人小組裡交流一下。

  2、初步瞭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1)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A:平移:火車沿筆直的軌道行駛、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

  體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這種運動就叫做什麼?(平移)

  B:旋轉:大風車、摩天輪等都是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這種運動叫做什麼?(旋轉)

  (2)舉生活中的例項,進一步瞭解平移、旋轉的現象和特徵。

  (3)用學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

  小結:透過觀察,舉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物體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瞭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三、課堂檢測。.

  1、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課本P34頁第7題)

  2、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麼移呢?(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會移嗎?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們會移嗎?(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4)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5)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們會移嗎?

  (7)哪幾條魚可以透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課件出示課本P33頁第4題)

  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哪些新知識?還有什麼問題?

  四、課後活動.

  應用平移和旋轉做運動。

  作業佈置:

  練習七的1、2題。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生活中的平移:電梯 升國旗 拉抽屜

  生活中的旋轉:風車 摩天輪 方向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