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磁鐵的磁力課件

關於電磁鐵的磁力課件

  電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被用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電磁鐵的磁力課件,歡迎閱讀參考!

  一、教學內容: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能量》第4課《電磁鐵的磁力》。

  二、教學內容分析:

  在《能量》單元中,第3、4課是學習電產生磁及電磁鐵。第4課的《電磁鐵的磁力》中的研究活動,是全班共同對可能影響磁力大小的因素做假設,對做出的假設進行比較和評價,選擇適合研究的問題,然後分組進行不同的實驗,最後彙報交流共享成果。課文特別介紹了科學研究的特點,培養學生更加獨立的探究能力,讓他們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提高在更大範圍內合作研究的能力。

  在學習完《電磁鐵》一課後學生已經有了認識電磁鐵的基本構造和製作簡單的電磁鐵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很自然就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

  三、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對對比試驗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本課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因此本課的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和什麼因素有關就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水平,同時讓他們經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能體驗到實驗成功的樂趣和知識收穫的滿足。

  四、教學思路:

  本節課以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為主線,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應用生活” 的完整探究活動,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在設計一個完整的具高可行性的科學實驗計劃方面進行指導,透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不斷完善學生的實驗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形成尊重實驗資料的科學態度。

  五、教學材料:

  由於這節課是實驗課,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的資料對實現教學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獲得明顯的資料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在本課的教學所需材料中,細導線或者總機用於分機用的電話線效果較佳,比用普通的花線或漆包線效果好;選用較長的鐵釘也易於導線的纏繞,避免導線要纏繞兩層,纏繞出來的導線要有一定規律,不容易固定的導線可用膠布固定好;儘量不用電池盒裝電池,用了電池盒後明顯磁力效果降低,兩個或以上的電池一起使用的時候還是直接拼在一起用;要注意不能長時間通電,為避免電磁鐵燙傷可以提供止血貼或膠布給學生張貼在導線和電池的接觸部位。

  六、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能改變的。

  2、知道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

  3、知道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的大小有關:電池多磁力大,電池少磁力小。

  【過程與方法】

  1、能有依據地進行假設,找出可能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如導線的圈數、電流的大小、鐵釘的粗細、導線的粗細等。

  2、能識別變數設計對比實驗,會控制變數驗證線圈圈數和電流大小對磁力大小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大膽想象,有根據地假設。

  2、能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作檢驗假設的實驗。

  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控制變數檢驗線圈圈數和電流大小對電磁鐵的磁力大小影響。

  【教學難點】

  設計並完善線圈圈數、電池數量和電磁鐵磁力的關係的實驗。

  八、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演示用電磁鐵、電磁鐵的構成部分的圖片、教學課件。

  學生分組準備:電池、導線、鐵釘、實驗報告單。

  九、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回憶:

  你們做出來的電磁鐵最多能吸起多少個大頭針?

  2、演示:

  用磁力大的電磁鐵吸取較多的大頭針。

  3、提出:吸的大頭針越多,說明什麼?

  4、出示課題,提出問題:

  磁鐵的磁力有大有小,電磁鐵的磁力大小究竟與什麼因素有關呢?這些因素會怎樣影響磁力的大小?這節課就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

  1、回憶上一節課做的電磁鐵的磁力。

  2、觀看教師演示磁力大的電磁鐵。

  3、明確用吸起大頭針的數量定性電磁鐵磁力的大小。

  4、思考研究問題。

  開門見上繼續研究電磁鐵。

  透過比較磁力大小順其自然的激發學生對電磁鐵磁力的思考和研究興趣。

  大膽假設

  1、鼓勵學生做出假設。

  你認為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有關?

  2、老師板書學生提出的影響因素,同時對其進行整理。

  1、思考對有可能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並進行有依據的假設。

  有依據的假設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

  設計實驗

  1、提出研究問題:

  由於時間和材料的關係,這節課先來研究電流大小和導線圈數這兩個影響因素。

  2、提出設計實驗。

  3、出示提供的材料:

  一樣的鐵釘、 1米或1.5米長的導線、電池、大頭針。

  4、提出設計要注意的事項,指導如何填寫實驗計劃。

  5、提供基本的資料參考。

  6、巡視學生的分組設計實驗。

  7、組織學生在組間交流研究計劃。

  重點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對比實驗及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1、思考研究的問題。

  2、知道有什麼實驗材料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3、分組設計實驗,填寫實驗計劃。

  4、小組間交流並完善實驗計劃。

  影響因素有很多,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都完成,因此根據實際選取容易操作的因素。

  透過交流完善變數設計對比實驗的計劃。

  實驗驗證

  1、引導學生思考在實驗過程中有什麼要注意的,提供溫馨提示。

  2、提供材料讓學生自由選擇並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3、組織學生彙報交流實驗結果、實驗發現及結論。

  4、小結:根據學生的結論進行總結。

  1、思考實驗要注意的地方。

  2、選擇所需的材料並進行分組實驗。

  3、彙報交流實驗結果及實驗發現。

  4、總結收穫。

  思考實驗的所需注意細節,能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和驗證能力。

  應用生活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電磁鐵。

  根據不同需要製作出不同磁力大小的電磁鐵,如電鈴、電話、電磁起重機等。(時間允許的話播放電磁起重機的影片。)

  2、出示電鈴的示意圖,提出如果要使鈴聲加快或減慢,有什麼方法?

  3、提出課後可根據本節課的科學研究方法對其他因素進行驗證實驗。

  1、認識生活中的電磁鐵。

  2、根據本課的內容思考如何改造電鈴。

  3、把在這節課的學習經驗用於課後繼續開展的科學研究。

  電磁鐵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

  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知識遷移繼續研究。

  九、教學板書:

  電磁鐵的磁力

  線圈圈數——圈數多,磁力大

  電流大小——電池多,磁力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