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環保課件素材

小學生環保課件素材

  小學生環保課件素材1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土地汙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為了保護土地資源,提高土質,必須做到的幾方面。

  教學重點:瞭解我國土地汙染的主要原因。

  教學過程:

  一、介紹現有的土地資源,引起學生的重視。

  我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但由於人口增長,建設佔用,自然和人為破壞,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最近幾十年減少了一半,目前僅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面對這越來越緊張的土地資源,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二、瞭解土壤的汙染源。

  1、在你生活著的周邊環境裡,土地受到了哪些汙染?

  2、學生舉例說明。

  3、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歸納: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物汙染源。

  4、這些汙染又是透過什麼途徑發生的呢?

  (1)四人小組討論。

  (2)總結:大氣汙染型、農業汙染型、水體汙染型、固廢汙染型。

  三、瞭解土地汙染的主要原因。

  1、自學課文,思考:土地汙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每種原因所引起的後果怎樣?

  2、反饋。

  (1)農業汙染:在農業方面,什麼汙染最嚴重?

  對我們人類有那些危害呢?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種汙染?

  (2)按以上方法學習剩餘的五種汙染。

  四、聯絡實際。

  1、面對如此嚴重的土地汙染,我們應怎麼做呢?

  2、學生各自討論。

  3、說說每個人不同的想法。

  4、你覺得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造成了土地的汙染?

  五、小結。

  讓我們行動起來,和侵佔、破壞土地的行為作鬥爭,共建一個更美好的家園。

  六、實踐活動。

  1、去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瞭解本鎮人均耕地佔有情況、土地汙染情況及其對策。

  2、組織學生開展你丟我撿活動,勸阻你周圍的人不要隨手丟棄一次性塑膠製品。

  小學生環保課件素材2

  一、設計思路: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類的活動影響著環境,特別是人類生產、生活中在利用空氣、水、礦產等資源的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而環境汙染也日益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人類必須保護環境。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了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必須從小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從長遠看,有助於他們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這對提高全民族素質有深遠意義;從當前看,學生的認識提高了,可形成一支數量可觀的義務宣傳員隊伍,有助於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風氣。為此,我們設計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實踐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從小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並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學生透過考察諮詢和應用資訊科技獲取資料的意識和能力,知道一些防治環境汙染的方法和措施。

  二、活動目的:

  1、認識環境汙染的原因、危害,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2、知道人類為保護環境所做的努力,自覺參與環保行動,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課時建議:

  本活動建議4—6課時完成。調查採訪等實踐活動安排在課外進行,活動內容可以選擇和拓展。

  四、活動計劃

  本次活動是一次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活動預設了三個問題,1.你知道環境汙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嗎?2.你身邊都有哪些環境汙染的現象?3.你打算開展什麼形式的環保行動?四年級的學生在制定活動計劃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制定計劃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活動設計方式是讓學生透過觀察、記錄等形式,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合作學習的綜合能力,整個活動力求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突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主題。

  五、活動分析

  1.觀察。活動背景材料幾幅圖展示的是:新疆的某城市,街道上空,漫天揚沙,陽光昏暗,街道上路燈開啟,行人個個捂住臉,艱難地行走。不遠處一座工廠煙囪裡冒著濃濃的黑煙,一股汙濁的水從排水管流入湖中;湖邊樹木“哭喪著臉”,湖面漂浮著一些死去的魚。……背景材料創設的這一情景,既符合當前生活實際,又是學生所聞所見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研究環境汙染的興趣,也為學生進行環境汙染調查做鋪墊。

  2、收集:在觀察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議一議圖片反映了一些什麼問題,同時引導學生說一說從各種媒體上類似的現象還有哪些,並把所瞭解的資訊填入表中。

  3.小調查。主要調查我們身邊有哪些汙染,這裡給了一個調查提示,指導和幫助學生制定調查計劃。對於環境汙染,學生一般認識到和關注的是室外的汙染,很少會想到自己家裡也會有汙染。因而,調查應當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學校周圍、附近地區、街道、公路等處的環境汙染進行實地調查;第二個層次是對室內空氣汙染的調查。室內的調查是一個開放性的調查,即可以考慮做飯、吸菸、裝修等造成的空氣汙染。

  調查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寫好調查提綱。調查可以分組進行,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或兩個方面,並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有什麼問題就調查什麼。由於學生年齡小,外出調查活動的紀律及安全教育不容忽視。為了能及時記錄調查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教師還應要求學生隨身攜帶筆記本等,把發現的.問題記錄在表格中。暫無條件組織學生調查的,可組織學生查閱有關資料,觀看有關環境汙染的錄影等。

  4.填一填。讓學生對環境汙染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透過上面的活動,學生會有不少感性認識,為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這裡設計了相應的調查研究記錄表,供學生使用。同時也為後面的活動和完成書面報告做必要的準備。

  本次活動要儘量讓學生自己透過實驗、觀察、議論、實地調查、收集資料等活動,去探究、歸納出結論。注意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步形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培養科學研究的態度和透過調查獲取資料的能力。

  5.想一想。這是上一個活動的延伸,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有關資料。一方面對空氣汙染、水汙染、噪音汙染、沙塵暴等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有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透過這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資訊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6.討論。這是分組討論,有什麼好方法和措施治理環境汙染問題。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討論限定在“改變本地的環境汙染問題”,範圍小、學生感受深,如噪音問題、垃圾問題、“揚灰”馬路問題、汙水問題等,學生有話可說,有“法”可想。透過這樣的討論,既可對上一活動的調查研究作一些補充,又可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由於學生年齡小和認識水平有限,一般不能把生活中跟環境汙染有重要聯絡的各種汙染因素聯絡起來進行分析,並找出汙染的根本原因。為此,教師要提供材料和方法的支援,特別要鼓勵學生提出各自對治理汙染的見解,要使學生懂得,環境汙染大多是人為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防治的。

  7.實踐。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保護環境的實事。如辦專欄、寫倡議書、利用休息日到農貿市場、工廠、公園進行宣傳,製作一個廢棄電池回收箱,搞衛生等。引導學生從小參與環保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為提高實踐活動的有效性,行動前有必要制定一個活動計劃。

  六、評價與生成

  1、總結評價。

  本次活動的總結評價側重於自我總結和評價,要求學生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體會,例如,“我查閱的資料”的情況,“我訪問的物件”有哪些?“我遇到的困難”是什麼?我是怎樣解決困難的?“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等。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回顧活動的整個過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拓展延伸。環境汙染問題涉及到各個方面,由於本次活動時間有限,不可能做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將本次活動延伸,例如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幾個志趣相同的同學對某一問題進行起進行深入的研究,比如:關於水汙染的研究:家鄉的河流、城市飲水……,關於空氣汙染的研究:汽車尾氣、冬季取暖煙塵、沙塵暴……,關於環境汙染的研究:城市垃圾、廢舊電池……。

  研究活動最後階段,可以嘗試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向報社或環保部門投稿,提出合理化建議。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對小學生來說,會遇到不少困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範例,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先個人撰寫,再彙報,總結,可圍繞某個專題進行撰寫,然後選出好的調查研究報告,送有關部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