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說課課件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課件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相關特徵,已經具有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積說課課件,歡迎閱讀。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課件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4-87頁。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充分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及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透過對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並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會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加深對三角形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內在聯絡的理解。

  本課內容編排的最大特點是突破實踐性、研究性,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他們透過一系列的操作、研究,逐漸明白所學圖形與已學圖形之間的聯絡,達到將所學圖形(三角形)轉化為已學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平行四邊形),從而找到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根據新的教學理念與教材的編排特點及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透過對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探索,準確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並能熟練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踐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使他們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操作來獲得知識,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重點:三角形面積計算方式推導和運用。

  難點: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內在聯絡。

  二、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突破傳統的以教師講解與示範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廣泛參與操作實踐,使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情感得到發展。

  學具與教具的準備: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各兩個。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這節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並結合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圖形的面積計算?(平行四邊形)你還能記住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嗎?(S=a×b)那麼,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呢?這樣,複習與新知識聯絡緊密的舊知識,喚醒學生對有關知識及其形成過程的記憶,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2.大家看看胸前的紅領巾,知道紅領巾是什麼形狀的嗎?(三角形)如果叫你們裁一條紅領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嗎?(求三角形面積)這節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研究、探索這個問題,你們有興趣嗎?(揭示課題)(以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來創設問題情境,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思想,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求知慾望,明確了探索的目標與方向)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啟發

  要解決三角形面積計算問題,我們能不能從已學圖形計算公式中得到一點啟發呢?

  2.分組操作交流第一組學具

  讓學生先拿出第一組學具(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大家可以拼一拼,看能拼什麼圖形?

  (1)以四位同學為一組進行合作探索、操作。

  (2)小組展示、交流。(可能展示以下幾種圖形)問:哪些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平行四邊形)想一想: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分組討論回答)3.分組操作交流第二組學具

  我讓學生拿出第二組學具(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能擺出幾種圖形?

  (1)分組進行操作

  (2)小組交流、展示

  (3)啟發:拼成的圖形與三角形有什麼關係?如果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同學,你們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和三角形的底與高有什麼聯絡。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總結回答。

  (5)教師透過多媒體進行旋轉、平移掩飾,讓學生感知。

  4.分組操作交流第三組學具

  拿出第三組教具(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用同樣方法進行操作,交流。從而總結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5.引導總結

  透過上面的實踐操作,同組之間的同學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根據你們的`發現,你能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討論回答,自由發言。(學生的敘述可能不夠全面)根據回答引導總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最後,教師根據學生進行回答總結,得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用字母表示: S = a×h÷2 形成板書。

  6.鞏固練習與應用拓展

  接下來,我設計了多層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

  (1)完成"做一做",有助於學生對三種類型的三角形加深印象與理解,知道三角形面積與它的底及高地關係,並熟記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

  (2)課堂作業:練習十七第1-3題。透過練習,是他們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當堂反饋,提高效果。

  (3)在方格紙上設計幾個面積為6平凡釐米但形狀不同的三角形。(可以讓學生在課後完成),靈活地應用知識,使學生明白要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就要找底和高,底和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積一定相等。

  (4)請學生量出流動紅旗的底和高,計算做一面流動紅旗需要多少布?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使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全課小結

  這節課探究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師:本節課大家透過動手操作,小組相互討論、交流,用"重疊、旋轉、平移"等數學方法將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匯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種"轉化"的數學方法是數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學們今後能應用這一數學方法探究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四、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 = 底×高÷2

  S = a×h÷2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明瞭,使學生明顯地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現"轉化"的數學思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