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原子說課課件

分子與原子說課課件

  《分子與原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第二課題的內容。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自然界的水”,把這一內容編入這個單元,主要是想借助水這個載體,將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貫穿其中,力圖為學生提供認識和探索周圍事物的素材和線索,以及人身邊事物中學習化學知識的情景。

  學好這個單元,將對學生後面系統地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質量守恆定律》、《化學方程式》等方面的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一課題首先是從學生熟悉的日常工作現象入手,確定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觀點。然後透過一些實驗,讓學生得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分子間存在間隔”等一些基本理論。最後,透過圖解、設計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分子、原子的觀點來理解以前學習過的一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及“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從而達到進一步從化學變化中認識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的目的。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物質的認識是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物質開始的。在初二物理課上,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一些關於分子和原子的認識,知道它們非常小,肉眼無法觀察到,但它們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在第一、二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對身邊的物質及其變化,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會以燃燒、分解、化合、擴散、蒸發、溶解、熱脹冷縮等化學、物理學概念來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加以解釋。但對物質的內在變化及其原因卻很少接觸,一些化學微觀概念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看世界,變一種觀點解讀物質,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儀器教具準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有質量和體積小、不斷運動、有間隔基本特徵;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構成的物質的微粒;

  2、能運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和實驗現象。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透過觀察自然、實驗、識圖等方法獲取資訊,學習運用想象類比、分析歸納、推理判斷等方法處理資訊。

  2、能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透過與他人合作實驗的形式,對有疑惑且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實驗中注意觀察和思考相結合;對實驗觀察的結果、分析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

  3、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式和一般方法,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教學重點

  認識分子、原子是客觀存在的,是構成物質的兩種微粒。認識微粒的特徵。培養對自然現象、實驗現象的猜測、觀察,分析、交流、總結等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物質變了,其中的微粒怎麼變?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實驗啟發式與課內外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教具儀器準備

  儀器:燒杯、注射器、膠頭滴管、滴瓶等。藥品:氨水、水、酚酞、品紅、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學用具

  1升黃豆、1升小米、酚酞染過的棉花等

  四、教學過程

  水,作為第三章學習內容的知識承載物,它是自然界廣泛存在,學生能經常感觸的物質。與水有關的自然、實驗現象為學生所熟悉。在進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學,我試圖以在自然界司空見慣的水變化的現象和簡單、趣味的實驗作為串聯知識,帶動研究的主要線索,學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發、糖在水中“消失”、水電解等物理和化學變化時,大腦思維直接與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反覆、充分地接觸,積極展開想象的空間,在看得見的宏觀現象獲得啟發下,透過想象、類比、模型化等方式,理解化學想象的本質,宏觀與微觀環環相聯,物質的微粒觀被學生“確認”,順理成章地建構知識,形成概念。本課學習後,學生能增添一個 “心眼”去看微觀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質。給學生在今後理解化學問題帶來無窮的便利。

  (一)、設疑激思,發現問題;啟發誘導,確立主題

  首先匯入新課:人類在認識世界,利用物質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頓發現蘋果總是向下墜落,拉瓦錫發現紅磷燃燒後總有部分氣體剩餘.......。正是科學家沒有放過這每一個小小的疑惑,不斷地思索和探求,以至於今天我們能更清楚、更透徹地認識世界。然後利用教材中水蒸發和品紅在水中擴散的例項,設問:敞口放置的.水,時間久了為什麼會減少,品紅為什麼會擴散?引起學生思考。將人類由些引起的對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與現代證明略做勾勒,結合學生物理課上學習過的知識解釋上述現象。

  (二)、認識分子、原子的存在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苯分子、矽原子圖片,說明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類已經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直接觀察到分子、原子,使學生感受到科學進步可以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三)、實驗探究,驗證分子的基本性質

  1、利用教材給出的資料說明“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一性質。

  讓學生閱讀教材中的資料:1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 × 10-26 kg,一滴水中約有1.67 × 1021個水分子。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性質,我進行了類比說明:人們常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來比喻事物或物質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觀世界裡芝麻的小卻無法與分子比擬的,芝麻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細胞由無數個分子組成,分子還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構成。50萬到100萬分子一個緊挨著一個排成長隊,也只有一根頭髮的直徑長。

  2、開展活動與探究得出“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這一結論。

  老師先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品紅在水中擴散” 實驗:為什麼品紅能在水中擴散?然後透過透過趣味實驗切入學習:讓學生讀古詩,品自然“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老師進行演示實驗:氨水使“樹”上沾有酚酞的棉花變紅。問:是氨水使酚酞變紅,但氨水沒有與酚酞接觸呀?以上實驗說明什麼問題?透過解釋氨氣在空氣中擴散、品紅在水中擴散、水蒸發現象。透析現象本質,激發學生抽象思維意識,從而得出“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這一條分子理論。

  然後指導學生看書中插圖,引導學生用分子的觀點解釋加熱和通風可以使水蒸發加快。進一步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這一結論。

  3、開展活動與探究得出“分子間是有間隔的”這一結論。

  提出新問題:衝糖水時,把糖放到開水中,糖不見了,而杯中的水卻變甜了。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嗎?

  補充兩個小實驗:1體積的水和1體積酒精混合後為什麼不是得到2體積溶液?利用1升黃豆和1升小米混合總體積小於2升的生活實驗,啟發學生思維,得出:“分子間有間隔的”結論。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體積的空氣,用手指頂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然後吸入一定體積的水,再試一試,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分子等微粒間有間隔,氣體物質粒子間隔較大,固態、液態物質的粒子間隔比較小。

  水溫升高,液態水變成蒸氣“跑”走了,溫度下降水蒸氣凝成雪花或冰雹。利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熱脹冷縮的現象。

  4、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插圖,認識“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一觀點。老師先透過舉例來說明,如“1個水分子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然後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舉例來說明這一觀點,以達到進一步瞭解。

  (四)、概念形象化,區分分子和原子

  1、設定討論:

  水的蒸發與水的分解兩種變化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學會從微觀的角度看物質,用微粒的變化分析物質的變化。最後得出結論: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而在化學反應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當學生形成分子運動特徵的認識後,教學的關鍵是:使學生的思維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相互對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觀領域,從分子本身是否變化來認識、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這不僅使學生對這兩種變化的認識有所深化和發展,而且便於得出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建立起分子概念。

  2、鞏固與提升:

  氫氣(h2)是一種新型能源,用氫氣(h2)和氧氣(o2)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可以得到水(h2o),試用圖示表述其物質變化過程中的微粒變化情況。(學生分組合作完成)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的難點,讓學生嘗試進行分組探究,讓學生“看見”分子再分就不是原來物質的分子了,物質性質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突破教學的又一個難點。反覆利用幾種物質——氫氣(h2)、氧氣(o2)、水(h2o)化學變化中分子的各種變化,刺激學生思維,使“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的認識得到深化和昇華。

  3、學生進一步討論: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有沒有發生變化呢?”從而得出在化學變化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沒有發生變化。讓學生建立起“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這一概念。

  (五)、鞏固練習

  利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以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桂花盛開,香飄十里

  3、酒精揮發

  4、可以將大量空氣充入輪胎中

  5、水變成水蒸氣

  6、氣體容易被壓縮,而液體和固體卻不易被壓縮

  7、新建馬路時,為什麼要分成許多塊?塊與塊之間的間隔冬天和夏天為什麼不一樣寬?

  透過以上七個現象的探究,讓學生對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質的理解達到深化。(六)、全課總結

  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用微粒的變化來分析物質的變化,這個世界會更精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