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數學課件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數學課件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二冊第1、2頁,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能正確組成比例。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學法引導:

  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試算,探究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性質。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數學課上有很多有趣的問題等你來解決,希望大家努力。我們首先來解決兩個問題。

  (一)(出示):

  1、王豔在文具店裡用1 5元買了3本練習本,李麗用2 5元買了5本,誰買的本子便宜些?

  (二)反饋:

  (1)誰買的本子便宜些?能簡單地說說你的理由。

  (2)還有別的方法嗎?

  (3)這兩個比可以用一個什麼符號將它們連起來?為什麼?

  (三)(出示):2、3月10日下午2點,學校8米高的旗杆影子長5米,旁邊一棵高120釐米的香樟樹影子長75釐米,說出旗杆和香樟樹與各自影長的比。(8:5 120:75)

  這兩個比能用一個等號連線起來嗎?為什麼?

  二、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義。

  1、老師:像1 5:3=2 5:5 ;8:5=120:75這兩個式子,我們給它起了個新名字——比例。那麼你能說說什麼是比例嗎?

  2、得出結論: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課題:比例的意義)

  3、完成“做一做”。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見書上“做一做)

  4、試一試,5:8 1:5 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麼?你能想出一個辦法給5:8找個朋友組成比例嗎?

  5、反饋:(1)你給5:8找的朋友是( ),組成的比例是( ),向大家介紹你用了什麼方法找到的。

  (2)想一想,能與5:8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幾個?你認為這無數個朋友有什麼共同特點?

  6、師生小結:如果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最關鍵是看什麼?

  (二)比例的基本性質。

  1、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自學課本。

  前幾節課上,我們已經知道 ,比中兩個數分別叫做比的前項和後項。今天學習的比例中的四個數也有新名字,想知道嗎?請看課本第二頁是怎樣給它們取名的'。

  (2)反饋:讓學生看下面這些比例,說出它的外項和內項各是多少。

  4 5:2 7=10:6 6:10=9:15

  : =6:4 0 6:0 2=: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比例中的內項和外項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律,請你們以1 5:3=2 5:5和8:5=120:15為例,分別算出它們的內項和、差、積、商與它們的外項和、差、積、商,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2)學生彙報:

  我發現在這兩個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都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3)查一查:你隨便找幾個比例,看一看這些比例中有沒有這個有趣的現象?

  (學生合作學習,彙報交流,得出結論)

  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課題:加上“和基本性質”,使課題完整。)

  3、練一練。

  (1)小遊戲:下面我們輕鬆一下,由你出題考老師,規則是:請你說出10以內4個不同的自然數,看老師能為能馬上告訴你,它們是否能組成比例?(學生報數,老師回答)

  誰能說出老師的秘訣?

  (2)現在輪到我考你:4、3、6、8 6、9、4、7

  (學生回答後讓他說出判斷理由)

  (3)請你獨立用4、3、6、8寫比例,然後小組交流討論,把最好的辦法推薦給大家。

  (4)閱讀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並填空。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

  四、隨堂練習

  1、說一說比和比例有什麼區別。

  2、練習一第2、3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