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教案課件設計

《礦產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教案課件設計

  教學要求:

  1.知道我國礦產資源的現狀以及如何保護礦產資源;知道物質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2.能結合“亂採濫用”礦產資源現象,提出保護礦產資源的措施。

  3.意識到保護礦產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礦產資源以及“亂採濫用”礦產資源的有關圖片或者影片資料;收集有關礦產資源開採的有關現實報道。

  教學過程:

  一、瞭解我國礦產資源的現狀。

  對礦產資源進行有計劃的開採、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發揮寬產資源的作用。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3頁“小資料”,之後,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瞭解的情況討論:為什麼說我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同時又是礦產資源不足的國家?我國在礦產資源開採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二、認識礦產資源“亂採濫用”的嚴重後果以及如何保護礦產資源。

  1、討論提出問題:我們家鄉有哪些礦產?這些礦產開發利用的情況怎樣?

  2、認識到“亂採濫用”的嚴重後果。

  礦產資源不能再生,“亂採濫用”會產生嚴重後果。請同學們觀看課本上的四幅插圖,分別是丟棄的.礦石、資源枯竭的露天煤礦、地面下陷、小煤窯倒塌。結合報刊、電視等媒體的有關礦產資源開採的現實報道進一步展開討論。

  3、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礦產資源,並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根據自己以前的瞭解和前面的學習展開問題的討論並做好記錄,教師給予學生及時評價。

  自由研究

  教學過程:

  1.選擇一個適合於放風箏的天氣,由學生自由組合成風箏比賽小團隊,共同研究怎麼使風箏飛得更高。

  2.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如奔跑時的安全、不要在有高壓線的地方放風箏等。

  3.指導學生的研究過程,除了指導按照教材所提示的研究過程去開展研究活動外,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特點,他們也許會在研究過程中一次改變幾個條件,儘管這個研究活動有許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風力的大小、風箏的質地、學生的奔跑速度、放風箏的技巧等,但是,教師還是應該儘量要求按照對比實驗的規範來做,即每次對比實驗只改變一個條件。當然,學生最後可以同時改變學生認為的會影響風箏飛高的條件,直到風箏飛高。

  4.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研究成果交流會。只要學生是透過自己研究形成的結論,教師都應該給予表揚。對積極參與研究的團隊也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