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通用5篇)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朗誦稿吧,朗誦的內容一般都是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那什麼樣的朗誦稿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1

親愛的各位:

  大家好!

  深夜裡,我仰望天空,我的目光有些許迷茫,我抬起手,眯起眼,從指縫間尋找黑暗中的光亮,彷彿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導我們攻克難關,走向光明。

  這幾日疫情的猛烈攻勢,把人們從準備過年的喜悅全然抽離了出來。過年了,馬路上冷冷清清,三三兩兩的行人,稀稀疏疏,愈發透著冷意,讓人不禁覺得有些落寞和慌亂。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走在大街上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慌亂?手機仍在震動,但我的心已麻木到不想拿出看一眼。我似乎被包裹在資訊和資料的浪潮中,被那些誇大其詞、引起恐慌的偽新聞所影響,覺得自己魚游釜中,也許下一秒就是我被感染。這種被資訊同質化的思維模式,扼殺了我思考與辨別是非的主觀能動性。

  記得《非典十年祭》紀錄片裡有一句話,今天預言成真:“以後變異病毒一定還會出現”。人類對大自然的不知敬畏,才是一切災難的源頭。世界衛生組織給出過一個數據:在過去30多年裡,超過70%的新發疾病,都是源自野生動物。但很顯然,無論是埃博拉,還是HIV,SARS,人們彷彿一定要讓病毒發生在自己身上體驗過一遭,才知自己的過失。於是,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它再一次向人類證明:食用野生動物,無異於敲響人類的喪鐘。

  加繆在《鼠疫》中寫到:人世間所有的罪惡,幾乎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我們妄想著自己是高階動物,強大到我們認為在這個世界,我們可以隨便決定一個低等動物的生命,不曾想到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歐洲鼠疫,黑死病,新冠肺炎疫情等等。傷害是等價的,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仍渺小,我們最需要的向大自然報以最真摯的歉意,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三體》裡有一句話,用來形容宇宙爭奪: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覺得用來形容人類和病毒,也一樣合適。我們深知,醫護人員不是神。新型病毒,需要時間去攻克。科研人員是在和病毒賽跑。病毒不斷有新的變化,而醫護人員必須以實際情況不斷改變治療方式。我們能做的不是坐井觀天,或是傲慢地認為醫護人員的能力不夠才導致疫情不斷蔓延。我們可以心裡祈禱,也可以儘自己所能,為疫情嚴重物質匱乏地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克服困難指日可待。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來不了的春天,我們一定要堅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春天很快就會到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待春天,全中國人民陪你一起賞櫻花。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2

親愛的各位:

  大家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一次次的爆竹聲中,我們已經成功邁進了2020,可是在這一年,卻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國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現在,感染這種病毒的人已經超過了一萬例,這突如其來的病毒使亞洲雄獅黯然失色

  可是這次病毒並沒有讓我們退縮:在得知武漢疫情極為惡劣的時候,許多白衣天使立刻放棄假期,請命前往武漢,選擇做一個逆行者。鍾南山就是其中一個,2003年他臨危受命抗擊非典,時隔17年,2020年他再一次來到前線抗擊新型肺炎。他已經84歲了,本應快樂的在家享受生活,卻仍堅守抗疫一線。其他醫護人也像他一樣,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時間,與病魔作鬥爭,吃的是最簡單的泡麵,累了隨便一個地方就能睡著,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話所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當然除了他們,志願者們也做出了巨大貢獻。許多有能力的人向武漢捐款,捐口罩,防護服等。大批救援隊前往武漢,投入到抗擊新型肺炎的戰役中。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月24號,某鎮的一家無紡布企業內燈火通明,企業正開足馬力投入口罩生產。為了疫情需要,本該休假的工人們放棄了春節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崗位。廠長表示,工人3倍工資復工復產,確保日產24萬隻口罩,為醫護人員提供物資。

  2003年非典,中國七天七夜建成小湯山醫院,現在,中國將在七天內建成火神山醫院,增加1300張病床,為醫院提供服務。

  現在,我們已經成功分離病毒,我相信,不久後,就能研究出疫苗。平常我們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多鍛鍊,減少接觸密集人群。眾志成城,支援武漢。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場防疫大作戰我們一定能成功。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3

親愛的各位: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如何在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但是在農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夠重視,不聽勸,出門始終不願意戴口罩,總覺得“非典”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可怕的?一提到返鄉人員要進行醫學觀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群眾的宣傳與疏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怎麼辦,彆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土味標語時尚化,防疫知識入鄉入村入腦入心。1月29日的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看看這幾條標語橫幅,你就明白為什麼要依靠人民群眾了》,作為基層幹部,看了之後深有感觸。“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這些“話糙理不糙”的土味標語,顯得十分接地氣,老百姓聽的明白。這樣的宣傳形式讓他們明白了疫情的嚴重性,主動做到了少出門、不串門,宅在家中就是對國家重大的貢獻。

  小喇叭發揮大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曉率。防控疫情,我們在行動。你瞧,南川區的車載小喇叭發揮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這非常時期,外地回來人員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流動車喇叭迴圈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況下,既保護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傳。在基層一線,眾多鄉鎮還組織村社幹部、衛生院工作人員、基層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迴圈往復地向群眾宣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提高了村民的知曉率。他們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在關鍵時刻為村裡的群眾扛事”,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用接地氣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微信群聯絡你我他,全力構建疫情防控安全網。在線上,一些不實輿論誤導村民,老百姓的鑑別能力有限,於是各個村民小組建立了微信群,對一些不實訊息及時闢謠。同時,他們運用網際網路安全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老百姓的恐慌,讓村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這樣的硬核操作,實現了讓資訊流多跑路,讓人員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依靠人民堅決打好打贏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4

親愛的各位:

  防控疫情,需要同舟共濟。對於每個普通人而言,多居家、少外出、不聚集,就是在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為阻斷疫情傳播作貢獻。從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採取居家醫學觀察,到強化社群防控網格化管理,各地都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防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儘量減少聚集性疫情,需要更多人自覺行動起來,理性、清醒地認識疫情,科學、審慎地防控疫情。

  病毒對人類社會的.威脅,就是傳染。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出現因聚會、聚餐等造成多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非常時期,得有非常之策。雖然封閉式管理可能會帶來生活的不便,雖然待在家中可能少了呼朋喚友的熱鬧,但少出門、不聚會,已經成為一種切實有效的防控舉措。遵守法規、服從管控,成為每個人面對疫情時應盡的一份責任。

  “你以為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此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不聚”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以“靜”致敬,為那些奮戰一線者減負、分憂。

  換個角度看,減少聚會,並不意味著就是在家浪費時間。一方面,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遠端辦公、在家上班已經成為可能,完全可以實現居家和工作兩不誤。另一方面,不出門才會發現,過去花在聚會、花在通勤上的時間是如此多,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用在閱讀上,可以讓自己更好地奮發進步。

  所以,讓我們現在不聚,等待疫情散去、春暖花開的時候,更好地相聚。

  青年抗擊疫情朗誦稿5

親愛的各位:

  大家好。

  面對阻擊疫情這場重大斗爭,一個個最美的“逆行者”努力成為群眾危難時刻的貼心人主心骨,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給黨旗增輝添彩,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靚麗色彩。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面對疫情,衝鋒在前的廣大醫護人員與各行各業“逆行者”,留下了一道道“最美逆行者”最帥的背影。各緊急集結進軍武漢的醫療隊、熱心援助的社會各界力量,那些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雙手,手術室外席地而眠、疲憊不堪的身影,日夜兼程的援助物資……他們拼盡了全力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在疫情面前築起了一道道健康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紛紛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譜寫著感天動地的生命讚歌。那一份偉大的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他們的努力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完美無缺。

  “你是誰,為了誰,一直在。”他們本可以陪著家人度過一個祥和幸福的佳節,但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份溫暖的“蜜月”規劃。只因他們心中裝著別人,無數夫妻、情侶、家人、朋友因為這次突來的“命令”分隔兩地,短暫的眼淚與離別後,他們更多的給我們留下了擦乾眼淚後眾志成城和不甘服輸的那股韌勁。“最能吃苦、最能奉獻、最能付出”,他們不求回報、不計報酬,一份份“請戰書”字裡行間流露著對“大家”的摯愛。多少年來,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大義,為了人民利益和福祉,犧牲區域性、犧牲個人,捨身取義,堅決鬥爭,力挽狂瀾。也正是這種“逆行精神”,“一家人”凝心聚力、攜手共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奇蹟”。今天,也將因為這份“逆行精神”,我們定會撥開雲霧見月明。

  “一盤棋,一條心,一股繩。”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最需要凝心聚力,合力攻關。作為一名普通的“小我”,此時最需要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好自己的優勢,朝著同一個方向出發,不偏不倚,不松不懈,不達目標絕不罷休。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讓我們攜起手來,同舟共濟,與時間賽跑,同病魔鬥爭,在“奇蹟”中創造“奇蹟”,在“逆行”中奮寫“奇蹟”,合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