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孝順和禮儀

如何讓孩子學孝順和禮儀

  有些年輕家長對孩子的春節拜年問候不太重視,孩子對中華的一些傳統節日和禮儀也不清楚,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那麼如何讓孩子學孝順和禮儀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讓孩子學孝順和禮儀。

  一、如何讓孩子學成禮教

  春節時我國傳統節日,所以有很多傳統的禮節和習俗。所以家長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像孩子傳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尤其是禮教。孩子若是在將來的道路上懂得謙虛和禮貌。那麼必定被人青睞。下面就以春節為例。來講講該如何讓孩子學成禮教呢?

  春節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最佳時機。第一孩子有時間,第二家長也有時間。第三是外部氣氛也很適宜。有些家長對禮教並不重視。這大概也是因為自身對傳統也知道的不多。所以導致不重視。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懂禮貌不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孩子的品德。

  過年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過年就是要壓歲錢或是吃喝玩樂,而忽略了節日的真正含義。引導孩子認識中華文化,享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抽時間跟孩子講講年的由來,有哪些習俗傳統,告訴孩子過年意味著家庭團圓,也寄託著對來年的展望。明白了什麼是過年,孩子們才會對傳統節日多一些敬意。

  家長要注意餐桌禮儀。我們平時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大人一般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讓孩子學著去關心別人。別忽視了這些細節小事,它們將幫助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春節無論是做主人還是做客人,讓孩子做到舉止得當、彬彬有禮。家裡來了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後,可以讓孩子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有禮貌的,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客人走時家長可以讓孩子一同送客。客人走時,要送到門口跟客人道別,並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本來傳統美德就是尊老愛幼的。老人對孩子做到了愛幼。對孩子呵護有加。但是反過來。孩子就不一定尊老了。這是不公平的。作為孩子信任的家長,你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經常提醒孩子。長幼之間應當如何相處。有何貴局等等。這樣孩子的交際能力也會大有進步的。

  二、如何緩和孩子急躁的脾氣

  暢銷書《瞭解你的孩子》的作者之一兒童精神學家斯特拉·切斯認為:孩子性情上的差異是造成教育子女不能一概而論的主要原因。四十多年來她對於131名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而近年來有關個人特性的科學發現,比如基因等也支援了她的結論。

  切斯說:“僅僅出生幾個星期後,嬰兒就會在行為方式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一個孩子的性情,影響了他的行為標準、專心程度、對新環境的反應以及他感情表達的激烈程度。

  研究者現在發現了試著改變這些人格特性是無用的,因為某些性情是與生俱來的。

  父母常犯的錯誤:為適應你的孩子而竭力改變周圍的世界。

  如果你帶著你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訪親戚,不要叫別人把所有易碎的東西移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相反你應該在走親戚之前就訓練孩子具有正確的行為;如果她要調皮搗蛋,馬上把她帶出去。

  孩子們需要機會在經歷中發現並學習經驗,所以不要設定不必要的底線。比如你不該把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應該給他創造一個安全的遊戲環境。

  三、堅定地拒絕孩子對長輩的不當行為

  有個孩子不小心動手打到大人的臉,可大人非但沒有責怪,還笑嘻嘻的逗弄孩子,抓著孩子的手就往身上打,嘴裡還說:“打疼了吧,都怪爺爺/爸爸”。事實上,家長的'這類行為既不利於孩子知道錯誤的重要性,為此家長要堅決否定孩子的這一行為,從錯誤萌芽時就扼制住,從而讓孩子養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

  四、把尊敬長輩的禮貌用語融入日常生活中

  教孩子文明用語是每個家長都要做的功課,因此家長可以從早上問好開始,培養孩子尊敬長輩,養成良好的禮儀教養,也有助於鍛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五、跟孩子討論其他人尊敬長輩的行為

  孩子是最容易模仿大人的,有時候家長無意間的一個舉動就可能讓孩子學了去。所以家長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禮貌用語,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訓練,這樣孩子學習就變得更簡單。

  六、教育孩子體諒和關心長輩的狀況

  家長很有必要給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務,引導他們主動去給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提醒他們多吃水果等……這些行為能讓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和自信,也更能體諒到照顧人的不容易,能更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

  七、日常生活中減少包辦代替行為

  孩子需要關愛,但不需要過多的包辦代替。學會自己的是自己做,從小事中磨練自己的堅韌性格,這樣將來遇到挫折磨難也能積極面對。

  沒有哪個孩子從出生就是“白眼狼”,無一都是在父母的嬌慣和溺愛中沉淪的。作為家長,愛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教會孩子懂得知足和感恩,而這一前提就是減少孩子的物質優越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