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就業心理調整路徑探討論文

高職生就業心理調整路徑探討論文

  當面臨畢業和擇業選擇的時候,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內心的焦慮,這種焦慮的表現分為內在和外在的兩種,有的外在表現為莫名的煩躁和發脾氣,有的內在表現在身體上的不適。成績優良的同學焦慮沒有進入自己心儀的企業,成績差的同學憂慮沒有企業選擇自己,而女同學則會焦慮用人單位是否出現性別歧視。以上的這些情況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

  自卑心理的產生源於自尊心受到傷害而無法及時的疏導和解決,在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自卑心理往往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是專業上的差別,有些學生數學社會的熱門專業,用人單位的數量和質量都較高;而有些專業則屬於冷門專業,待遇和崗位的數量較差,這些專業在同熱門專業比較的時候往往會讓西野生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第二,就是由於一些畢業生的性格使得自身在表述上不及其他同學,其他同學在對於自身的口若懸河的描述使得不善言辭的同學自慚形穢而形成自卑的心理。另外,由於學習成績上的差異,在競聘工作崗位擬的時候,成績優秀的同學擁有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和工作輔助需要的資格證書,而有的同學成績表現一般,在無形中產生了自卑的心理。

  高職院校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會出現矛盾的心理,在想找到一份滿意工作的同時,又在思考是否參加升本考試;有時候會考慮是否向絕大多數人一樣先找一份工作還是一直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為止。同時大部分學生還缺乏獨立決策的能力,很多學生將就業的期望寄託在親友和父母的身上,自身缺乏努力上進的精神。當很多人面臨林多重選擇的時候,一些同學往往不知道該對自身的就業方向如何進行決斷,往往會形成工作後的失落或者後悔。

  高職院校學生由於學歷的原因,在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自然比本科院校學生的機會少,同時低學歷以及對工作期望的矛盾也會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長期過程中壓抑自己的心理而產生精神上的抑鬱,特別是在向用人單位遞交求此材料後而遲遲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答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用人單位對於學歷的偏見而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壓抑,這些情況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內心的壓抑。有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一心想留在大城市掙錢多、待遇好的單位,為了功利不惜拋棄自己的專業和興趣,但心理上難免會感到困惑[4]。

  科學規劃可以幫助我們制定恰當的`人生目標,增強發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提升應對競爭的綜合職業能力[5]。因此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顯得十分必要。高職學生都先要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日後工作的方向,按照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能力;第二,要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將自己的長處不斷髮展的同時儘量彌補自身的不足;第三,就是要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抓住每個實習機會,儘量多地接觸不同的崗位和工作內容,使得自己對未來希望從事的行業有更深的瞭解;第四就是要在硬體上下功夫,透過工作所需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

  優秀的職業心理品質是就業成功的關鍵[6]。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是學生在後天形成的,學校同時又是塑造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需要在學生求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進行塑造。學校需要開設相關的心理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培養必要的職業心理素質,透過心理測試以及談話等不同的形式,瞭解學生對於工作的期望,瞭解學生在學習和求職過程中面臨困惑,教會學生正確地面對求職過程中面對的壓力和不同的眼光,為學生的求職成功進行心理基礎的奠定。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學習上的弱者,高考上的失敗使得很多同學對於自己能力產生了不自信,而且社會的偏見和誤解加重了這種心態。學校的輔導教師要幫助學生從考試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並且學校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道德品質和個人意志方面的鼓勵。樹立學生的成功心態,讓學生透過不同方面的成功來產生自信,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個人潛力,激發學生對於未來成功的渴望和對於成功行為的積極性,儘量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展示學生自身的優勢。

  學生心理上的落差很大原因是由於對社會缺乏瞭解而形成的。學校要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同社會接觸,讓學生充分了解將要融入的環境,真正認識到工作競爭的激烈性,同時還要學生了解各行各業的實際情況,減少學生由於對某個行業不瞭解而產生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讓學生通過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而對自身重新定位,將自身定位到一個合理的範圍,減少心理上的落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