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體育教學提高學習效率的嘗試論文

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體育教學提高學習效率的嘗試論文

  摘 要:本文透過問卷調查和對烏蘭察布各高校的實地考察,瞭解體育課中教師在安排課程時側重體育達標,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終身體育脫節等現狀。針對這一現狀本文透過文獻資料的研究和對集寧師範學院學生進行將教練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實驗。研究表明,將教練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中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作為體育教學研究,旨在探索教練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教練技術 體育教學 學習效率

  引言

  教練(Coaching)起源於七十年代初的美國,是從日常生活和對話、運動心理學及教育學等發展出來的一種新興的、有效的管理技術,能使被教練者洞察自我,發揮個人的潛能,有效地激發團隊併發揮整體的力量。教練技術引入體育教學中作為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素質拓展搭建一個教學平臺。

  1 研究物件與方法

  1.1 研究物件:

  集寧師範學院、集寧醫學高等科學校等高校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集寧師範學院、集寧醫學高等科學校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6份,有效率為98%。

  1.2.3 文獻法:

  查閱有關教練技術與學校體育教學的著作和文章,並加以整理;透過網際網路瞭解了相關研究現狀與資訊,為本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了可行性理論依據。

  1.2.4 實驗法:

  1.2.4.1 實驗物件:集寧師範學院2007級96名學生。

  1.2.4.2 實驗時間:2007年9月1日--2007年12月14日

  1.2.4.3 實驗方法:將集寧師範學院2007級100名學生分為實驗班與對照班。其中實驗班5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對照班5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本實驗由同一教師操作,排除不同教師因為教態、年齡和教學風格、經歷的不同帶來的干擾;不告知實驗班學生為實驗班,學習環境均相同,內容均為體育舞蹈20節課30學時,長跑8節課14學時。實驗班將教練技術運用於體育課中教學方法,對照班則運用常規傳統教學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內蒙古高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

  對"是否願意參加體育活動"一項有94.4%學生認為願意,只有5.6%的學生回答不願意。"體育課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的回答中,有85.5%學生回答是"不能";認為"能"的只有3.2%;回答"不確定"的11.3%。這表明學生對體育活動很喜歡。但體育課模式從心理上已感到枯燥無味,降低了學生對上體育課的熱情。在教學中,無法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

  2.1.2 被動學習達不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 "體育選項課能否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調查中",有90.3%學生認為沒有增強,有4.2%的學生認為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有5.5%的學生認為"不能確定"。短短的90分鐘體育課時除去整理隊伍、教師的講解示範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不到50分根本達不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2.1.3 "墨守陳規、千篇一律"體育課形式呆板、內容單一,缺乏娛樂性。

  "體育課是否具有體育知識性" 98.2% 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是否具有體育知識性,1.8% 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沒有體育知識性。"上體育課是否學到其它知識 "有91 %的學生認為上體育課學不到其它知識,有3%的學生上體育課可以學到其它知識,有6%的學生不確定。在體育課中,通常內容是單一的,教學上也是老是講學生聽,老師示範學生練習的"老方法",或者教師以自由活動"放羊式"教學。這樣只有7%個別體育愛好者感到有娛樂性,同樣無論是"老方法"還是"放羊式"都無法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2.1.4 現有體育課無法滿足學生的要求。

  在"體育課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意願 "的調查中符合自己的意願14 %,不符合自己的意願86%,"體育課是否應該加強能力的培養" 有98.9%的同學認為體育課應該加強能力的培養,在"體育課可能否滿足學生的需要 "中認為體育課能滿足需要的9 % 認為體育課不能滿足需要的91%。調查顯示現有的體育課模式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2.1.5 嘗試引用教練技術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分析調查的`結果,發現內蒙古高校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這是因為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大多教法死板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效率不高。

  2.2 實驗結果

  2.2.1根據實驗班和對照班1學期的教學。

  在實驗中,實驗班按實驗計劃上課,對照班按常規教學上課。期末測試體育舞蹈和長跑的成績,並計算出平均分、標準差,進行u檢驗;課後將學生對體育舞蹈和長跑教材內容的喜歡程度,課中的紀律、注意力、練習態度等進行問卷調查及自我評價。

  同年級實驗班學生體育舞蹈和長跑指標平均分都高於對照班。同年級兩個班學生體育舞蹈和長跑指標經u檢驗(0.05>P>0.01)出現了顯著性差異。這是由於我們採用了不同教學手段的結果。實驗班將教練技術引用於課堂教學中,將一個班分為5個小的集體也就是5個團隊。每個團隊10人,5男5女。每節課5個團隊都是在緊張的競爭,比學習、比紀律、比成績。這就保證了學生的單個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間的團隊意識也就是集體觀念。對照班集體沒有競爭的感覺很放鬆做一件相同的事態度不同,其結果必定不同!同時實驗證明老師運用教練技術透過完善心智模式來發揮學生潛能、提高練習效果,教練技術在體育教學中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主體能動性,保證了每節課有足夠的運動量、練習密度,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2.2.2 合理運用教練技術輔助教學,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練習積極性。

  實驗班學生課後在紀律、注意力、練習態度等方面的平均分均高於對照班。老師如一面鏡子,透過聆聽和發問,反映對方的心態,從而區分對方的行為是否有效,並給予直接的回應,最終創造更大的成果。學生在良好情境的渲染下產生良好的心理動機,在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在課中更能自覺、主動地學習。

  2.2.3 課程結束後對實驗班、對照班問卷調查結果說明傳統的教學體系和教育方法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難以培養出具有適應性、競爭性和創造性人才。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 合理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高校體育教學,較好掌握動作的技能技巧,有利於學生的身體練習與素質拓展的和諧發展。

  3.1.2 合理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高校體育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情緒,調動積極性,增強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3.1.3合理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高校體育教學,可以調節課堂節奏,調整學生運動負荷,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3.1.4 合理運用教練技術輔助高校體育教學,可以陶冶學生美的情操,豐富想象力,提高表現力、創造力,發展和諧的個性。

  參考文獻

  [1]揚文軒,陳琦.體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毛振明.體育教育改革新視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賴天德.試論學校體育的本質與目標[J].中國學校體育,1993(2):61

  [4]王新.教育改革新形式下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J].內蒙古體育學院學報,2004(5):702

  [5]宋德如.高師體育專業公共課教學不良操作及其導控[J]. 內蒙古體育學院學報,2004(5):65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