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異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反思論文

科學技術異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反思論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什麼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技術異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反思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類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加快,也促進了人類生活的變化。但是,因為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全面滲透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生活和生態環境科學也因為科技異化的影響也產生了較多的負面影響,本文從科學技術異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了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並提出瞭解決科技異化對生態危機影響的途徑。

  1.科技異化概述從科學技術發展史看,人們認為科學技術是中性的工具,其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現代化、促進人類共同進步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分裂出一種人類外在的、異己的力量,反過來支配人、統治人,與人相對立,危害人類的健康生存和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科技異化。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整個西方社會的階級性空前提高,這也促使科技異化的猛烈而畸形的發展,致使財富和財富的佔有以及勞動本身都“異化”成為統治工人的工具。

  科技的進步在使得社會文化得到豐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讓社會生活方式得到改變,緊密的聯絡了人類生存和發展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關係。然而,科學技術不只是給人類帶來美好的稽核,科學技術也在為人來帶來這災難。在我看來,科技主要是在生態、社會、人類精神領域三方面給人類帶來利弊的影響。就生態層面來講,科技加強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控制能力,但是在控制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汙染,惡化了氣候與生態平衡,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從社會層面上來說,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在勞動生產率方面得到提升,讓人們的工作時間得到縮短,解放了人們部分部分繁重的勞動束縛,並增加了人類的物質財富。與此同時,它也擴大了人類的貧富差距,激化了社會矛盾,甚至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在人類精神領域,技術的進步部分的促進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地發展,但就全球而言,這一後果卻增大了文化差異和學識差距,由此帶來的文化失衡最終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減少,同時也剝奪了人類的精神自由。那麼,對於人類而言,技術的發展到的是邪惡的還是美好的呢?本文從科技異化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讓人類更好的思索如何正確地利用科學技術。

  2.科技異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打破了自然的和諧和安寧,使得人類接受了大自然諸多的無情報復。環境的嚴重汙染、資源的短缺、生態系統平衡的失去,都是人類不當的發展觀和價值觀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的。具體表現為:

  2.1空氣嚴重汙染

  CO、CH4、Cl氮氧化合物等氣體的含量在不斷的增加。不但會直接的影響到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現狀和健康外,某些氣體的產生後,在空氣中和大氣發生化學反應,會現成危害較大的“酸雨”、“酸霧”,對種植業、養殖業產生破壞。

  2.2淡水資源危機

  據估計全球淡水資源總量為3500萬立方千米,可利用的地表淡水資源不過37500立方千米,而人類每年的全部用水量,目前可達30000億噸(即3萬億立方米)。進入20世紀以來的農業用水量增加7倍,工業用水量增加了20倍,到2000年全世界用水量達到6萬億立方米。全世界每年有上千噸石油、幾百萬噸垃圾、幾萬噸有毒金屬傾倒大海,使海洋受到汙染、海洋生物直接受到危害。

  2.3森林毀壞

  森林是地球的保障,也是保持物種多樣性的基地。在人類大規模砍伐以前,世界上的森林和林地覆蓋面積約60億公頃。到80年代,全世界草本植被總面積有45億公頃,現在熱帶森林以每年約610萬公頃的`速度被濫伐。照此速度進行下去,再過177年,熱帶森林將不復存在。目前世界森林面積正以每年1800-200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

  3.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科技異化及其所引發的全球性生態性危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就科學技術自身而言,其在發展、應用的過程中沒有也無法完全達到對自然界全面、系統的認識。科技異化所產生的“變異”和造成的資源短缺正是科學技術自身的不發達,與整個自然界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認識不夠深刻、系統、全面而造成的,這也是科學技術自身引發當今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的首要原因。

  第二,從認識的角度講,人類在發展、應用科學技術的同時,其目的性受到一定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的影響而產生了異化,這是人們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侷限性而致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辯證的角度看,由於人們狹隘地應用科學技術,同時對自身受動性的認識缺乏正確的剖析,科技異化問題日益嚴重。

  第三,從社會性質來看,在私有制社會中,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社會生產力,其過度運用和盲目發展是科學技術異化及其引起的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私有制社會中,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異化達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其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和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決定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扭曲性、盲目性,也決定了科學技術異化的必然性以及由此引發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正是從這個層面上,馬克思也認為,科技的異化現象是人類實踐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社會歷史現象,它產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社會歷史條件。

  4.尋求科技異化對生態危機影響的途徑

  當我們討論科技異化如何消解,尋找答案的時候,我們把最多的關注點放在人對科技的主動關係上,我們怎樣主動的使用科技,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於人類,作為主觀態度上的一種取向,我們對待科技的態度顯得如此重要。

  4.1提高科技主體的科技素養與使命感

  科技發展關注的是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拋棄功利主義的眼界,對社會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人作為科學技術活動的主體,這就更需要科技主體本著對人類負責的態度,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增進人與科技的相互融合,減少科技異化現象的發生。總得來說,人類作為科技的應用主體,自身的自省和自覺比起科技本身的進步顯得重要的多,我們理性的對待科技,清楚我們自己對科技的現實需要,然後在實踐中應用我們自己的合理而又科學的方式和方法,在應用科技的時候我們保持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統一,和平共處。

  4.2堅持全面協調的方向與目標

  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全面協調可持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建設,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共同進步與全面發展。權衡一項技術的先進性,應著眼於基礎設施與上層建築一系列綜合指標及其協調性問題,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科技發展和應用的標準,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這對消除科技異化大有裨益。從馬克思哲學的唯物思想觀來說,事物之間總是普遍聯絡的,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是如此。與自然協調,與社會協調,與人協調,這就是我們要秉持的發展理念,應當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做到真正造福人類與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

  4.3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

  人類已經邁入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諸多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滿足生存和發展,人類只有以合乎自然規律的途徑利用科技適度開發自然界從而取得物質資料,使大自然能夠再迴圈、再生產,以保持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發展過程中,異化問題接踵而出,事物是不斷髮展的,我們在探索尋求解決科技異化的同時,也應該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以科技異化治理異化,和大家所知的一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樣,並不簡單,往往我們提出問題的時候已經把解決問題的答案是包含在提出的問題裡,把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的關係理順,理清,對於我們正確處理三者之間的關係大有裨益。對於科技異化的問題在尋求解決的辦法的時候,我們應該秉持著“功在當代,利在子孫”的信念思想,把可持續發展當做唯一的出路,為全人類做貢獻,不應該僅僅著眼於眼前,而不顧後來人的利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