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途徑論文

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途徑論文

  摘要:當今社會,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關係到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在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要大力繁榮群眾文化,建立群眾文化品牌,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然而,群眾文化品牌建設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因此,本文試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途徑來探討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群眾積極性

  群眾文化從廣義上來講是指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來說就是指為了滿足某種社會意識形態的形成,所需要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新時期的群眾文化更多的是指以人民活動為主體,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其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多為在政府部門的管理和引導下,群眾所參與的各種文化傳播、文化交流等活動。由此可見,群眾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承載著精神調節、宣傳教化的作用,還是文化普及,文化凝聚的重要載體。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就是要以人民群眾最普遍最便利的方式來促進基層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建設要想發展,就不能故步自封,一味的堅持舊有的模式,而是要樹立一種品牌效應,所謂品牌,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內外途徑使人們對其高度認可,創造其獨特的文化定位。而群眾文化品牌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水平,它是文明的標誌。因此,新時期對群眾文化的建設不僅僅要求形式內容的豐富多彩,更應該強調群眾文化品牌的建設。

  一、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一)認知性不夠

  大多數人對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並不熟悉,缺乏對群眾文化品牌建設觀念的瞭解,還是將文化發展作為經濟的附屬,而沒有強調文化自身的重要地位。這就導致一些政府部門沒有高度重視文化市場的發展,忽視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一些文化單位受到制約,不能更好的開展文化工作。

  (二)品牌定位模糊

  群眾文化品牌的定位過於模糊,不能形成人們對其的高度認可,例如某些地區的文化活動只是表演一些節目,銷售一些文化紀念品,說是一種文化品牌的確立,但仍舊沒有清晰的概念,只是一種“新瓶裝舊酒”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將群眾文化品牌發展。

  (三)群眾參與性不強

  某些地區為了推動文化品牌建設,所舉辦的文化活動都是一些百姓參與性較低的活動,導致群眾不瞭解、不關注、不參與。如果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不能更好的團結廣大群眾,為人民群眾所接受,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政府或是文化部門只是唱“獨角戲”,文化活動開展不起來,文化品牌建設也就會止步不前,最終夭折。

  (四)文化品牌建設過於“創新”

  推動群眾文化品牌建設需要一種創新意識,使文化的發展更具有獨特性,但最終是為群眾服務的,如果一味的強調“創新”,就會本末倒置,忽略了“為人民服務”的最終目的,最後仍舊會導致文化品牌建設的落空。除此之外,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扶持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其它問題,例如持續時間短,宣傳力度小等。因此,如何解決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途徑

  (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文化資源

  打造一個群眾文化品牌,就要講究科學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文化資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合理的將本土文化資源與品牌發展相結合,才能創建出好的群眾文化品牌。例如,在雲南,旅遊業發展旺盛,人們越來越多的想要接近雲南、瞭解雲南當地的風土民情,因而《雲南映象》這部大型歌舞劇應運而生,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打造了一個有著雲南特有標誌的文化品牌,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也同樣是一個地域性明顯的文化品牌,它不僅將廣西的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還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了文化品牌的帶動效應。在各個地區,都有記載著自己文化的博物館、歷史文物館、展覽館、名人故居等文化座標,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都可以用來建設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挖掘文化底蘊和魅力,樹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提高當地的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群眾文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凝聚人心的紐帶,只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進一步的推動全國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二)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化品牌建設的積極性

  群眾文化活動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參與性活動,只有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夠發揮整個文化活動的影響力。文化品牌建設更離不了群眾的參與,群眾是主體,群眾參與其中,從活動中獲得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滿足的同時,並將文化傳播發展,建立文化品牌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群眾文化活動,促進文化的弘揚與傳播。許多地區都推出了“鄉村大舞臺”“百姓劇場”等品牌文化活動,目的就是讓文化活動貼近群眾,讓群眾參與其中。還有一些文化活動請普通百姓作為節目的演員,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群眾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還有一些群眾文化活動與節日結合起來,例如“猜燈謎”“紅歌會”等,既弘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又將傳統文化增加了新的品牌內涵。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動流行趨勢的改變,更新現有的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讓它們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時代,在保留原有傳統經典的基礎上,剔其糟粕,取其精華,將現有流行的文化注入品牌的內涵和形象,持續不斷的為品牌注入新鮮力量。

  (三)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宣傳力度

  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不僅僅需要硬環境建設,更需要軟環境建設,這就需要一種長期有效的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輿論氛圍。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更應加強對品牌文化的宣傳力度。例如,某些文化活動可以透過邀請一些知名劇團、名家學者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有效地啟用文化品牌建設。還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電視、報紙等媒體來進行報道和大力宣傳。並且要讓品牌文化“走出去”,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吸取各家之長,同時將自己的品牌文化宣傳發揚出去。群眾文化品牌建設還需高度重視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生活水平落後,環境較差,交通閉塞,人們的精神生活無法滿足。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對文化建設的投入,資金有限,文化活動就會相應減少,想要做重點,做品牌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四)政府與民間組織的雙向支援

  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和各個文化團體的支援和協作。由於受舊有機制的長期影響,各個部門相互脫離,很難協作發展。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並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而是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共同配合。因此就需要有一個協同發展的有效機制,政府協同各部門擬定文化品牌建設的專案,從而全面整體的推動文化品牌建設。財政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援,建立以財政資金為槓桿的投入新手段,透過活動宣傳文化品牌、展示城市形象,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文藝團體等組織參與到文化品牌建設中來,並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係以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召開和進行。建立群眾文化品牌發展基金。政府充分利用各種形式,調動社會各個文化團體的積極性,自願捐助資金,發展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引導和培養社會民間組織,使各種文化團體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形成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主導力量。

  三、結語

  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群眾文化的全面發展更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舉措。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高度重視,全面思考,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文化建設譜寫出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伊海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推動社會管理創新[J]。現代營銷,2012(12)。

  [2]潘琦。關於建設劉三姐文化品牌的幾個問題[J]。廣西民族研究,2001(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