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文化傳播下海外電視劇翻譯為話題的論文

以跨文化傳播下海外電視劇翻譯為話題的論文

  電視劇是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雖然不同地區的電視劇往往存在著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但透過字幕翻譯就能夠建立起文化交流的橋樑。在如今全球化浪潮席捲之下,電視劇作為文化交流的直接且有效的形式,可以透過翻譯外國電視劇字幕,再根據觀眾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思維習慣重新構建語言,使觀眾的觀看過程更加順暢,同時也使電視劇作品得到更好的傳播。目前,隨著我國海外電視劇引進數量的不斷提升,對電視劇字幕的翻譯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來說,在口碑和商業上都取得不錯成績的海外電視劇作品,除了電視劇本身的故事內容和視覺效果之外,字幕翻譯對其傳播效果的助力作用不容小覷。海外電視劇作為跨文化傳播的一種藝術樣式,其字幕的翻譯越來越注重互動性,且大多采用本土化的方式使語言簡單有趣、通俗易懂、特色十足,以此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

  一、文化差異對海外電視劇字幕翻譯的影響

  電視劇作品背後承載著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及價值觀,不同國度不同語言的電視劇各具特色。在傳播過程中如何消除語言的隔閡,對於海外電視劇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而字幕翻譯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手段。對於電視劇字幕的翻譯,國內外的很多學者都從語言和文化的角度進行了探討。海外電視劇和國內受眾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站在發展的角度上看,字幕的翻譯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洞察了文化差異的因素,才能讓使用不同語言的觀眾獲得相同的審美感受和體驗。海外電視劇字幕翻譯的文化差異因素主要表現在地理文化差異、歷史文化差異、風俗文化差異及宗教文化差異等方面。首先是地理文化差異。文化本身的意識形態,會受到物質環境的影響,不同的自然環境對於人的性格、生活和習慣等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國地大物博,廣闊的地勢地貌也相對比較複雜,人口眾多、氣候多樣,生活方式也因地區和民族的差異而多種多樣。複雜地理環境下生存的中國人相對求穩好靜,較為關注事件表象背後的內容。而西方國家地理情況多為緊鄰海洋或被大海圍繞,動盪的環境讓西方人注重航海探秘,向外拓展,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如在美劇《越獄》中,“Preparationcanonlytakeyousofar”沒有被翻譯者譯為是“有準備讓你走的更遠”,而是被譯成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相較字面上的直譯,翻譯後的字幕更為本土化,不僅容易被觀眾接受和理解,也更加突出了劇中角色所強調的主觀能動性。原句在英語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被西方人廣泛接受,而翻譯後的句子也是中國人朗朗上口的俗語,謀事和成事的背後有著極強的哲學思維,既強調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又有尊重自然法則的意味,不僅貼近電視劇的劇情走向,也使對話顯得饒有意味、引人入勝。這種語境中歸化翻譯策略能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劇中人物性格,也在心理上拉近了與劇中人物之間的距離。其次是歷史文化差異。地理環境、民族生活習慣及歷史發展淵源等種種差異,讓東西方的.歷史文化存在很大差異,電視劇作品中也有很多以東西方歷史文化和生活差異來開展的劇情。從語言上看,英語作為印歐語系的語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在民族文化的演進中積累了很多帶有鮮明特色的語言風格。而漢語的使用歷史更為悠久,且漢語的使用者為數眾多。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其中東方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積累,講究語言的美感和結構順序;而英語受到航海文化的影響,結構靈活、語言簡潔。不同的語言承載了不同地區、民族的歷史文化資訊,語言的使用者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中,對語言背後的資訊有著深刻的理解。電視劇除了表現劇情故事的變化起伏外,往往也承載著較多的歷史文化內容,其所面向的觀眾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千差萬別,只有恰當的翻譯才能準確地表現出電視劇原有的內涵,更好地實現電視劇作品的傳播。最後是風俗及宗教文化的差異。風俗文化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崇尚順應自然,自守、鄰睦的觀念深入人心,因此國產電視劇中質樸感人的生活題材、武俠題材等都備受觀眾喜愛。此外,我國宗教信仰也較為多樣。在西方國家,宗教信仰對個人生活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影視劇裡經常瀰漫著強烈的宗教文化氣息。不同宗教文化的語言表達習慣不同,在翻譯時需要注意觀眾對宗教文化的接受度。如介於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電視劇《神探夏洛克》中第一季第二集幾乎都在倫敦唐人街拍攝,中國元素遍地都是。在電視劇中,華生和朋友邁克初次見面時聊起租公寓的事情,邁克說“You’rethesecondpersontosaythattometoday。”這句話的本意是說“今天你是第二個給我說這件事的人”,但是字幕卻將“secondperson”翻譯成“有個人”,這樣的翻譯使觀眾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減輕了觀眾的認知負擔。再如,福爾摩斯的哥哥麥考夫第一次見到華生的時候說了依據“Trustissues”,翻譯成中文為“是信任問題”,但字幕卻被翻譯成了“信任危機”,更能體現出麥考夫與華生談話間的凝重氛圍。在福爾摩斯和華生討論特殊符號的案情時,華生說“I’mSherlockHolmesandIalwaysworkalone”,“workalone”表示“一個人工作”,但這樣翻譯不符合劇情的文化語境,因此,字幕翻譯為“單槍匹馬”,這四字成語為中國觀眾所熟知,更容易被理解。

  二、海外電視劇字幕翻譯的特殊性

  海外電視劇字幕的翻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電視劇作品的翻譯與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有所不同,在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語言表達方面的“信”、“達”、“雅”標準,還需要注重語言的戲劇性,而且電視劇往往受到時空條件限制,譯者要更加註重前後語境、觀眾所處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營造出良好的戲劇效果,才能實現原作品內容資訊傳播最大化。因此,在對海外電視劇作品進行字幕翻譯時,不僅需要注意口語化表達的特點,還要注重語言與角色性格匹配,考慮場景環境和人物情感起伏,儘可能多地採用大眾易懂的通俗語言。第一,海外電視劇字幕的翻譯受到劇中人物對白、場景變化及觀眾字幕閱讀速度等因素制約,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電視劇是聲畫同步的藝術形式,畫面和人物對白的時間要做到契合,而字幕的翻譯也要與畫面及聲音統一。同時,每個場景的畫面都有一定的資訊量,受到螢幕空間的限制,在對電視劇進行字幕翻譯時,不僅需要考慮與角色對白同步,還需要考慮畫面容量,如果翻譯語言過多,會佔據較大的畫面面積,使觀眾很難兼顧畫面與對白資訊。雖然不同觀眾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對字幕閱讀的速度不盡一致,但從時間上來說,一般螢幕上字幕往往會停留2-7秒,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譯者若想透過字幕語言達成跨文化傳播的目的,必須儘可能地避免過長語句的出現,必要時還可以簡化翻譯的方式適當修改原句內容,儘可能解決時空限制的問題,讓字幕長短儘可能保持一致,方便觀眾觀看和理解。第二,電視劇字幕的翻譯內容多是人物對白,翻譯的時候需要考慮內容與演員口型的吻合度,這也是區別於文學作品翻譯的特殊之處。電視劇字幕翻譯需要與角色口型變化、對白時間等儘可能一致,這樣才能保證電視劇的真實感。譯者在保證電視劇文化資訊傳遞的基礎上,需要配合角色對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簡化和補償翻譯的方法,在保證字幕語言通順的情況下使語境、語感儘可能與原片相同。第三,由於電視劇基本是以演員的口語對白及演繹來完成的,所以字幕翻譯十分注重口語化。字幕翻譯應區別於文學作品的翻譯。相對文學作品翻譯語言的多樣化,電視劇的字幕翻譯需要注重觀眾的視聽感受,作為一種大眾傳播方式,電視劇具有通俗化的特點,因此電視劇的翻譯語言也要儘可能口語化,與電視劇題材、語言、風格相符。有時可以根據劇情背景、角色性格以及語境進行口語化翻譯,口語化翻譯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電視劇的內容。

  三、海外電視劇字幕的翻譯策略

  在跨文化電視劇傳播的背景下,受眾的語言及文化背景都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當靈活運用異化和歸化兩種策略,照顧傳播物件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歸化法是當下電視劇字幕翻譯中採用較多的策略,其將原作文化轉化為傳播目的地的語言文化,透過簡化歸化、語境歸化、意向歸化、詼諧歸化等方法重塑語句結構。如在生活化的語境中考慮觀眾的語言習慣,以本土化語言為基準,翻譯過程中更多地以符合觀眾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來處理翻譯語言,方便受眾接受。在電視劇《神探夏洛克》中,一語雙關的英語諧音語言較多,也有很多慣用的俚語,但是翻譯過程中如果直接翻譯會很難讓觀眾理解透徹,只有按照中國人習慣理解的方式歸化為好理解的語言才能被受眾更好地接受,如“SheisEnglishwithaspine”被恰當地譯為“她是個有骨氣的英國人”,讓中國觀眾可以一看翻譯就明白當時的情景,非常契合當時的語境和劇情背景。但在需要表現海外電視劇所處地區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環境時,應注重海外文化的特色,儘可能保留影視劇內容的原汁原味。

  四、結語

  電視劇進行跨文化傳播並非易事,曾經因為文化差異因素和語言使用習慣使海外電視劇的傳播受到制約,但隨著字幕翻譯的作用逐漸被重視,以及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在跨文化電視劇傳播過程中,字幕翻譯透過編碼解碼輔助畫面表達資訊,讓電視劇的傳播效果大大提升,為觀眾帶來了更多的文化資訊和精神享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