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避諱文化論文

中國古代的避諱文化論文

  避諱是指封建時代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或寫文章時遇到長輩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1]它是封建禮制的繁文縟節在語言使用中的體現。陳垣在《史諱舉例》中這樣描述中國的避諱制度:“避諱為中國特有之風俗,其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2]在中國古代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和明確的等級觀念的桎梏下,中國歷史上形成了許多的避諱規定和潛在的避諱規則,從而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避諱文化。

  避諱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最早來源於古人對鬼神的信仰。原始社會的古人認為名字是身體的一部分,語言是福禍的根源,以避諱的方式趨利避害,避免說出一部分名字和事物,正好迎合了古人恐懼迷信的心理。因此避諱最早是透過避名來體現畏懼、尊敬的態度。這一認知也直接促進了“字”的出現。古代男子二十歲便舉行冠禮,以“字”為稱呼,為了表示尊敬,名則不再被同輩人使用。

  周代把尊者、親者、賢者作為避諱的物件。這種避諱制度是宗法關係在語言使用中的體現。《左傳·桓公六年》就出現了“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的說法。[3]對於避諱的規則,也有詳細的記載:“禮,不諱兼名;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詩》《書》不諱,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小功不諱。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4]這就將避諱作為人際交往中的基本禮儀。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後,開始實行較為嚴格的避諱制度。陳垣在《史諱舉例》總結了秦漢的避諱制度:“大約上書言事,不得觸犯廟諱,當為通例。至若臨文不諱,禮有明訓。漢時近古,宜尚自由,不能以後世之例繩之。”[5]可見當時避免談及稱皇帝父祖的名諱已經成為慣例,而寫作時可以不避諱。

  漢承秦制,所不同的是漢朝有一定的字來代替需避諱的字。漢朝為避高祖劉邦的名諱,將“協和萬國”改為“協和萬邦”。為避光武帝劉秀的名諱,將“秀才”改稱“茂才”。不僅如此,漢朝的避諱範圍擴大到皇后。呂后本名呂雉,“雉”本是一種野雞,為避皇后名諱,改用“野雞”代稱。改字法在漢朝避諱制度中很普遍。

  三國時期,由於戰亂頻繁,避諱制度發展遲滯。雖然根據《禮記·曲禮上》記載,“禮不諱嫌名”,根據古禮臣子避君父名諱時,不諱聲音相近的字。但是這一時期不僅避諱同字也避諱諱嫌名。《吳志》:“魏晉時期,赤烏五年,立子和為太子,改禾興為嘉興。”[6]這可以看作是避嫌名的開始。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門第觀念盛行,避諱制度逐漸嚴密。兩晉時期,人們特別重視家諱。《世說新語》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東晉桓溫的兒子桓玄設宴待客,有位賓客覺得就涼了,就命令侍者“溫酒”,誰知桓玄聽到自己父親的名諱立刻痛苦不已,一時間席上頗為尷尬。為了避免言談之中觸犯他人的'家諱,這一時期很對人專注於譜字研究。南北朝時期,士大夫都以善於避家諱為榮,南朝的劉宋太保王弘一天見近千名賓客都能避免談及賓客家諱,一時間被傳為美談。

  到了唐朝,避諱之風盛行,雖然唐太宗曾下令如果世及民兩字不連續使用,並不算避諱,但是文人墨客習慣於用其他的字代替。到了高宗時期,“世”和“民”兩個字都需避諱。為了避高宗名諱,凡是需要用“治”的地方都用“理”和“化”代替,甚至同音的“稚”也改用“幼” 代稱。《唐律疏議》中還對犯諱行為做出了明確的懲罰規定。上書奏事犯廟諱的輕者要被杖責,重者還要面臨服刑三年的懲治。嚴酷的避諱制度甚至影響著人才的選拔。唐朝制度規定,如果進士的家諱觸犯了主考官的名諱,只能放棄考試。唐朝的著名詩人李賀就因為父親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儘管韓愈為其辯解,最終沒能參加進士考試。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避諱制度,除了採用代字法,還採用了預設筆畫的方法避諱,從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經典文獻的內容。

  宋代是避諱制度最嚴苛的時代。僅宋高宗趙構的名諱就有五十多個,文人寫作更是戰戰兢兢,唯恐忘記避諱而招來殺身之禍。除此之外,宋代還將軒轅黃帝、孔子、老子的名諱都當作是“聖人諱”,宋徽宗更是連自己的屬相都要全國避諱。嚴苛的避諱制度下,人們對避諱制度難免諱莫如深。《宋史》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荒誕的故事:一個名叫徐積的人,為了避父親的名諱“石”字,竟然終生不用石頭做的器具,就連過石橋也要人把他背過去。這可以說是嚴格避諱制度下的荒誕之舉。

  由於元朝時少數民族政權,因此並沒有承襲宋朝的避諱制度。到了明清兩朝,避諱制度都由寬鬆轉為嚴格。陳垣《史諱舉例》中提到:“明諱之嚴,實起於天啟崇禎之世。”[7]

  作為另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清朝起初的避諱制度非常寬鬆。到了康熙時期,作為思想文化的統治制度,明清的避諱制度開始逐漸嚴苛。雍正乾隆時期,避諱制度達到了頂峰,很多文字獄都是以詩文中對廟諱和御名的不避諱作為處罰的依據。乾隆時期的《字貫》一案,因避諱不當獲罪的人不計其數。

  總之,作為中國特有的語言使用方式,中國古代的避諱制度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原始禁忌,伴隨著封建制度的發展漸臻完善,成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語用文化的一個縮影。

  參考文獻:

  [1]江藍生等.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74

  [2]陳垣.史諱舉例[M].北京:中華書局,2015.189

  [3]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卷六[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卷六[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陳垣.史諱舉例[M].北京:中華書局,2015.189

  [6]陳垣.史諱舉例[M].北京:中華書局,2015.193

  [7]陳垣.史諱舉例[M].北京:中華書局,2015.22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