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千叟宴的歷史意義探析論文

清代千叟宴的歷史意義探析論文

  清代四次千叟宴的舉行在當時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文化意義和政治意義均十分顯著。

  首先,皇帝及王公大臣帶頭,在國家層面上舉行宴會,有利於弘揚儒家傳統道德,自上而下地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敬賢”的社會風尚。有學者認為,“清代其實是歷代最崇儒的王朝”,尤其朝廷提倡孝道,採取了諸多措施。如順治、康熙兩朝撰述《孝經衍義》,並長期以《孝經》的內容命制會試第二場的論題,以昭鄭重。康熙九年,聖祖頒佈《聖諭十六條》,作為約束民人思想行為的準則,其中將“敦孝悌以重人倫”列為第一條。康乾時期舉辦千叟宴,並完善了一系列尊老養老禮制,體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對孝道的一種推廣和深化。清廷透過這一系列政策,力圖強化人們心中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社會道德觀念,用以引導全體社會成員樹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從而鞏固統治、維護社會安定。

  其次,舉辦千叟宴有利於提高畫質朝統治者在廣大臣民中的威信。參加宴會的有一些鄉野村老,皇帝禮遇他們,他們必然在家鄉宣揚朝廷的恩澤,從而在社會下層對國家產生向心力。而參與千叟宴的主體是一些在任或致仕官員及地方士紳,對他們進行禮遇,即是宣揚儒家的倫理道德,將尊老的孝道與忠君的臣道結合起來,以培植王朝的忠良之士。在傳統社會,家國同構,皇帝為君父,是天下的道德象徵。而在儒家文化中,“忠”與“孝”這兩種品行也是相互對應,正如《孝經》所言: “君子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皇帝敬老,臣民仿之而孝父、忠君,則社會得以實現秩序和穩定。

  第三,舉辦千叟宴有助於緩和滿漢民族矛盾。清朝在建國初期,對漢民族的經濟和文化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且受傳統儒家“華夷之辨”觀念的影響,造成滿漢民族矛盾尖銳。意識到這一問題後,統治者及時調整政策,提出“滿漢一體”思想,並作出諸多努力,力圖彌合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清太宗形象地將滿洲、蒙古、漢族三個民族的關係作了一個比喻:“譬諸五味,止用酪則過酸,止用鹽則過鹹,不堪食矣。唯調和得宜,斯為美耳。”他強調民族的多樣性,“調和”各民族利益,調動各民族尤其是漢族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清朝的發展。清世祖定鼎中原,君臨天下,他自豪地宣稱: “歷代帝王大率專治漢人,朕兼治滿、漢。”為了實現“兼治”,世祖在統治集團內部不斷強調: “滿漢人民,皆朕赤子。”在踐行這一理論的過程中,清廷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便是遵循文化治國的方針,大力倡導儒家文化,將之作為所有民族共同的倫理價值及行為準則。千叟宴的舉行,既弘揚了“尊老”的社會風尚,同時也加深了滿、漢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從而弱化了清初尖銳的滿漢民族矛盾,使清朝在中原的統治能長治久安,不致重蹈元朝覆轍。事實證明,清統治者的政策取得了顯著效果。康熙時的千叟宴是滿漢分批、分期舉行,而到了乾隆朝,滿漢臣民則是共同參宴。

  第四,舉辦千叟宴有利於實現清代邊疆大一統,增強民族凝聚力。眾所周知,清代是中國歷史上踐行“大一統”的關鍵時期,王朝前期,諸帝將秦始皇以來的中國統一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在觀念層面,世祖奉行“滿漢一體”治國方略; 聖祖廢長城,與蒙古親善,以“喀爾喀蒙古防備朔方”,破除了兩千多年來遊牧區與農耕區的界限;世宗撰《大義覺迷錄》,力圖破除歷代“華夷之辨”的落後思想。在實踐層面,清代諸帝透過制度建設、武力經營、懷柔邊疆等多種方式鞏固和完善國家統一,深化民族融合,擴大清朝的疆域。而在諸多民族政策中,清代的“懷柔邊疆”政策尤其引人注目,與眾不同。“懷柔”,即國家籠絡各少數民族,增強民族凝聚力,使其歸附於中央政權,從而維護國家統一局面,該政策突出反映了清帝的“中外一家”理念。清廷安排部分年老的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少數民族首領參加千叟宴,並加以賞賜,有助於貫徹清廷“理藩”“柔遠”之道,增強諸少數民族對清朝統治的認同感,從而鞏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大一統”格局。

  第五,舉辦千叟宴有利於擴大清朝在東亞的影響。在古代,中國的綜合實力一直在東亞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古語云“天子守在四夷”,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的王朝以一種“天朝上國”的姿態,與周邊國家廣泛建立起了朝貢宗藩關係。清朝前期,國力強盛,萬邦來朝,朝廷與東亞諸多國家建立了宗藩關係。在高宗主持的兩次千叟宴會上,朝廷邀請了如朝鮮、暹羅等藩屬國的年老使臣入宴,並優加賞賜。這一舉措有助於增強清朝作為宗主國的權威,並進一步促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

  第六,舉辦千叟宴有助於彰顯康乾時期的盛世景象,鞏固清王朝的統治。康乾盛世時期,國家財力雄厚,國庫儲備充盈,這為千叟宴的舉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安定的社會環境也使得老人能健康長壽。可以說,千叟宴的舉行是清代盛世的一個縮影,是其社會繁榮昌盛的集中展示。正如清代宗室昭槤所言:“百餘年間,聖祖神孫三舉盛典,使黃髮鮐背者歡飲殿庭,視古虞庠東序養老之典,有過之無不及者,實熙朝之盛事也。”康、乾二帝便是透過千叟宴這一平臺,展現自己的統治成就,提高朝廷在人民心目中的認同感,彰顯清政權執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從而進一步鞏固統治。在康、雍、乾時期,長壽已經不是夢想,百歲以上的“人瑞”屢屢出現。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大壽,各省奏請加恩耆老,百歲者竟達百人之多,真有種“舉世鹹登仁壽”的意味。

  清代的尊老敬老制度總結和發展前代經驗,成為歷代之集大成者,尤其是四次千叟宴的舉辦,可謂是史無前例的曠世盛典。有學者認為,“老人不僅代表著生命力的旺盛,也象徵著國家的長盛不衰,更蘊含著子女的孝敬、家庭的和睦”。而在家國同構的中國,筆者認為,尊老孝親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更是密不可分。因此,清代以千叟盛宴為代表的尊老禮制,無疑對當今社會主義和諧發展仍具有積極的借鑑作用。雖然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尊老形式在不斷髮展變化,但其精神卻是亙古不變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