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對初等教育的意義論文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對初等教育的意義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各級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初等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啟蒙意義。加強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對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青少年馬克思主義觀都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初等教育的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貫穿於我國各級教育體系的始終,其中初等教育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起步階段,也是青少年系統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價值觀教育、信仰教育對初等教育的基礎和內容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一)價值觀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礎

  人是一個文化、價值、意義的存在。價值觀教育本身是一種文化和價值現象,關涉文化價值的選擇、傳承、發展和創新,沒有文化價值參與、沒有文化價值根基的價值觀教育,註定是一種“無根”的教育,“無根”的價值觀教育也註定了是—種低效甚至無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對的學生處於人生起點,既是健康成長的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階段,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幫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會問題,並且利於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最終促進青少年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同時,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夠保障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需要初等教育體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提供適應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價值觀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初等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青少年由於思想意識形態尚未成熟,在學習文化課程的過程中表現出很多不確定性,加之其對自身的紀律約束能力較差,僅僅依靠家長和老師的督促,難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而價值觀教育能夠輔助青少年認識社會、認識文化、認識興趣,將學習的外在動因轉變成內在驅動,從而為初等教育奠定學習動機基礎。其次,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培養團隊精神。馬克思主義始終將勞動者作為一個整體,並且將青年作為勞動者的主要部分;當前我國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學校變成了鍛鍊青少年團隊精神的主陣地。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務、平等,從而促進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階段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其文化學習營造良好氛圍。

  (二)信仰教育豐富初等教育內容

  當前社會信仰領域中的現狀,致使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儘管馬克思主義信仰被作為當代中國主流的信仰,但是,由於社會受到多元化傾向的腐蝕,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後的文化觀念所腐蝕[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陣地,其從教材、教師、教學等環節得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青少年信仰教育,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豐富初等教育的內容,從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輔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學習的主動性,從根本上實現德育與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夠豐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內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信仰教育與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處,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為主要內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為主要內容,信仰教育能夠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和思想品質。其次,信仰教育能夠豐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內容。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創造了優秀的思想成果,鑄造了中國特色的信仰風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對民族精神的信仰,就會將文化教育當做一種知識,而非一種修養,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傳播意義。透過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馬克思主義融為一體,既能減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礙,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進其文化學習進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薄弱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是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談書面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而是能夠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變成思想的主導、行動的指南,成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從而能使社會主義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針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現在資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視為青少年基礎教育,表面上以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教育宗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從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長期處於落後階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論研究資源保障,造成當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仍然藉助於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據青少年的年齡、文化、社交等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論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來自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另一部分來自其他專業的教師。由於中小學學生數量相對高校較少,所以招聘的專職教師數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師可能肩負著不同年級的教學任務,造成思想政治教師既不能與同專業的老師進行學術交流,又不能實時掌握學術動態,最終造成了初等教育專業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政策支援關係密切,與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沒有專項基金支援,又沒有校內政策傾向,導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和教學研究始終停留在自主堅持狀態,從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單一

  教學手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書、多媒體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從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的整體看,又可以分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課堂教學主要是發生在教室或學校內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主要是指發生在課堂外的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指在課堂理論教學和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討論、演講、扮演等實踐教學活動,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改變過去該課教學“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其優點是: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不脫節,容易組織實施,實踐形式豐富多樣。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單一,一方面表現在創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現在教材缺乏針對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需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去驗證,並需要穩定的教學團隊去鑽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儘管是一門基礎課,但是學校在師資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於文化課程,這樣就進一步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的創新。青少年對社會問題關心較少,自學能力較差,他們對思想政治的學習完全依賴於教師,教學手段越單一,思想政治內容距離青少年的現實生活越遙遠,造成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枯燥、乏味等負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當前面臨兩個尷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難;另一方面思想理論太淺,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導作用。兩種困境的根本是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傳播缺乏明確的定位,如果長期以理論學習和筆試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牴觸,而如果以社會實踐為主,又難以找到與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點。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創新,是今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物件低齡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物件是青少年兒童,他們與高校學生相比在理解力、社會實踐方面都有很大差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傳播物件,其低齡化特點對傳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可以分為“教”和“學”兩個方面,“教”是指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是指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廣泛採用“灌輸式”方法,重“教”輕“學”的現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維敏捷,對新事物接觸更快,一旦採用強制性的方式進行灌輸,就容易抹殺青少年的思維自由性。根據青少年的思維特點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特點,目前的“教”和“學”都偏離了青少年這一中心,教學內容沒有與青少年的生活環境相融合,教學手段沒有與青少年的資訊接受方式相結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青少年而言是一個記憶、背誦的課程,靠這種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難以使青少年進行主動思考,更難以使理論內容深入青少年內心,也就無法轉化成他們的世界觀。這種始終停留在表面上的傳播方式引發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極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傳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傳播的教育意義。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物件的低齡化,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青少年既是身體成長的階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階段,低齡化特點必然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困難,特別是青少年對思想理論體系和社會發展成就的淺顯理解,如果不能採取多樣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極易產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無論是對於教師還是對於學生,都應該具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然而當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異常突出。思想政治課並不是語文、數學這類文化課程,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老師大多數都是非專業的教師,並且多由一些主課教師兼任,對這些教師的評價,通常不會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考察標準。而且,儘管思想政治課對學生實行筆試,但是僅僅從試卷上很難準確地確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反觀當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評價體系現狀,其內在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對待,在當前我國教育現狀下,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們的文化成績優異,以考取一個好的高層次學校;學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長們的寄託,將教學精力都放在了學生的文化成績學習上,而沒有集中力量發展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產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尷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體系沒有對應的實踐內容,作為一項完善的考核體系,通常會有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的考核指標,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具有考試成績這一實際指標,只能對其進行定量評價,而對於學生是否具有優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無從定性和定量的綜合評價。最後,評價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檢驗。儘管當前績效評價在各行業中都進行了大量應用,在中小學的管理中也出現了少量的績效評價實踐,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思想素質密切關係,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會的不同影響,所以僅僅對學生在校時間內的狀態進行評價,很難科學地權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創新

  基於當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及特點,探索教育新模式勢在必行。從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構成看,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對其創新模式的探索,也從教師培養、教學手段、青少年社會實踐三方面展開討論。

  (一)思想政治教師培養長效化

  教師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核心,沒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就無從談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初等教育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理論研究現狀,必須建立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師的長效培養機制,使教師培養和教師教學始終共同推進,這樣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快速成長、大膽創新。

  第一,依靠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覺悟。師德教育是對教師的思想品德進行的培養和教育,其教育內容和培養目的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脈相承的,將二者合為一體,既能發揮優質資源的利用價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獲得更加系統的培養。師德是伴隨一名教師終身的品質,依靠師德教育培養思想政治素質,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時刻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將傳統的學校培養逐漸轉變成教師的自我修養,在自主學習中逐漸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論研究拓展,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依靠遠端教育提供優質培養資源。中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與高校相比明顯不足,遠端教育可以彌補這一劣勢。目前遠端教育在各類教育培訓活動中都有大量應用,而對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的遠端教育目前還比較少,特別是對農村中小學和偏遠地區的中小學。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開展思想政治遠端教育已不是一件難事。目前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為遠端教育提供優秀的師資力量,這就需要國家根據思想政治學科在全國的地域分佈,建立完善的網路授課教師體系,使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水平高、授課經驗豐富的教師,透過遠端教育與初等教育教師進行交流,進而彌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劣勢。

  (二)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階段的青少年與高校學生差別大,必須採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消除其對思想政治的心理牴觸。第一,寓教於樂。玩耍始終是青少年的天賦,思想政治教育歸根到底是一種道理、一種理念、一種信仰,從青少年接受知識的特點看,將大道理、大理論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歡的娛樂活動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透過情景劇、講故事等方式,讓青少年在富有情節的活動中獲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於樂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將思想政治理論的核心思想進行高度抽象提煉,否則,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娛樂的極端。第二,改善課堂氣氛。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無論對青少年還是對高校大學生,都是一門看似乏味的課程,要調動青少年的學習熱情,必須改善課堂氣氛,使青少年由強制被灌輸的物件轉變成主動提問、主動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其實是在講述一個道理,每個學生都有權利對這個道理提出問題、進行辯論;因此,採用討論、辯論的方式,將拘謹的課堂變成互動交流的課堂,透過討論加深青少年對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終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三)思想政治實踐環節多樣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實踐環節,包括革命根據地參觀、烈士陵園掃墓、英雄報告會等,但是當青少年走出校園後,如何保證其按照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關鍵在於實踐環節的多樣化。當前中小學開設了多種家校聯合活動,使家長、學生、學校共同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學習效率,而且能夠與家長達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為青少年減少來自家庭方面的干擾。此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關係到民族興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愛國主義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外在表現,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愛國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在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中,科學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理論,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四)思想政治評價指標差異化

  中小學生的年齡不同,思想的差別就非常大,同時,地區教育水平、學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對其思想政治素質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要科學地對初等教育進行評價,必須採取差異化的評價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級進行評價指標的設計,不同年級的中小學生思想差別顯著,在不同年級中設計差異化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能夠克服年齡因素的影響,又能夠增強對教師的評價公平性。其次,加強對評價指標體系教學研究的支援力度,思想政治課的評價與傳統的文化課程教學不同,他既要對學生的現有思想水平進行測評,又要對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對思想的影響,還要追蹤學生成長程序中的思想政治變化,這就需要調動多個年級、多個地區的教師進行協同研究,還要最大程度上鼓勵家長參與該項研究,從而獲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資料。第三,要構建基於教育水平的差異化指標體系,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必然產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發學生思想政治獲取質量的差距,針對這種客觀差距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真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對初等教育的貢獻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脫離實際

  任何一項知識體系,都應該與實際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一直是學習的根本點。學習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個誤區,內容過於空泛,與實際脫離過多。讓學生從理論上認識這些道理,從書本上體會這些知識,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比書本上的學習更有用。可以多讓學生從課堂外的生活細節,去發現和學習。每個人的認識水平與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單一地全靠講授與自我理解。做到與實際相結合,還需要家長及身邊人的配合。讓家長從生活中的細節去深化這種知識滲透,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感覺。讓這種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紙上談兵。一直以來,更多的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書本理論,不值得學習,背好理論知識就行了。其實則不然,如果能夠真正地把這種觀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社會制度會更加規範。真正做到學習與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真正出發點。

  四、結論

  初等教育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核心是青少年,重點是教師隊伍,難點在教學手段創新。同時,初等教育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師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相輔相成,對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信仰教育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當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理論研究薄弱、教學手段單一、傳播物件低齡化、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因此,加強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堅持“三化”,即教師培養長效化、教學手段形象化、實踐環節多樣化、評價指標差異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