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摘要: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使得西方科技知識傳入中國,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數學家,推動我國科技的發展,同時也成為明清實學興起的重要思想,適應當時中國社會經世致用的治學需要。

  關鍵詞:《幾何原本》 徐光啟 科技影響 翻譯家。

  《幾何原本》作為 13 世紀古希臘的科學名著,將阿拉伯算學傳入我國教育之中,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發揮極大推動作用。在我國《幾何原本》翻譯傳播過程中,常提到徐光啟,徐光啟不僅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與翻譯家,他在水利、天文等方面的表現也尤為突出,作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對改善我國科技發展狀況有很好的推進作用,以下本文就對此做具體介紹。

  一、科學家徐光啟。

  徐光啟是明嘉靖四十一年上海縣法華匯人,出生在一個小商人家裡,青年時徐光啟聰敏好學,曾說出“文宜得氣之先,造理之極,方足炳輝千古”,充分體現出他神童才子形象。到了二十歲徐光啟考中秀才,就在家鄉教書,他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鑽研農業生產技術,他有保家衛國、提高國家科技力量之心,有詩記載“:滬上曾聞倭寇猖,心思報國衛家鄉。西來教士傳科學,北上生員識利郎。農政全書留百技,幾何原本越重洋。翰林院裡知危局,力主精兵備火槍。”[1]20後來,徐光啟接觸西方近代科學,便開始用盡一生去學習和探索西方近代科學,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科學家。徐光啟編譯的西方近代科學著作《幾何原本》中,把科學介紹給國人,開啟我國士人接觸西方科技的視窗,是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文化的實踐者。在科技發展中,對於農業生產中需要研究天文曆法,同時在水利工程中也離不開數學知識,故此,《幾何原本》對我國科技發展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幾何原本》在我國教育中的推行,極大提升人們的覺悟,使人們可以用數學邏輯思想去解決問題,思考問題,促進科技的提升。

  二、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

  1.翻譯《幾何原本》的波折。徐光啟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他的科學技術成就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翻譯《幾何原本》,《幾何原本》全書共有十五卷,譯出了前六卷。1606 年,徐光啟跟利瑪竇說,想讓他為自己傳授西方科學知識,利瑪竇用《幾何原本》做教材,為徐光啟講授西方數學理論,後來徐光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不僅完全弄懂《幾何原本》這部著作的內容,同時也為書中的基本理論與邏輯推理折服,意識到我國古代數學不足,故此下定決心翻譯這部著作。

  2.《幾何原本》翻譯的複雜性。1606 年秋開始翻譯《幾何原本》,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中,由於該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而拉丁文與中文語法不同,詞彙也不一樣,對於書裡的數學專業名詞中文中沒有相應詞彙,因此要把《幾何原本》譯得準確且通俗易懂,是不容易的事情[2]64.翻譯《幾何原本》中,先是由利瑪竇用中文口頭翻譯,然後由徐光啟草錄下來,並在譯完一段後由徐光啟字斟句酌地推敲修改,最後讓利瑪竇對照原著核對。1607 年利瑪竇在向羅馬的報告中寫道“:現在只好用數學來籠絡中國的人心。”足見利瑪竇真正的心意了。已譯出的前六卷是原書的拉丁文譯文,至於克拉維斯的註解以及其他收集的歐幾里得《原本》研究者的工作,幾乎全部刪去。雖然如此,《幾何原本》的傳入對中國數學界仍有一定的影響。

  三、翻譯《幾何原本》對科技發展的作用。

  徐光啟在《幾何原本雜議》中對它評價很高,說:“此書為益,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練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故舉世無一人不當學。”在徐光啟翻譯完《測量法義》章節之後,徐光啟又接著寫《測量異同》、《勾股義》兩本書。在《測量異同》中,他比較中西方的測量方法,並用《幾何原本》的定理解釋中西方的測量方法和理論根據的一致性。《勾股義》是仿照《幾何原本》方法,試圖給中國古代的勾股算術加以嚴格的論述[3]131.它表明徐光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接受了《幾何原本》的邏輯推理思想。徐光啟對數學的認識和數學研究的方法都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中國當時數學不發達的基本原因“,其一為名理之儒,土苴天下之實事;其一為妖妄之術,謬言數有神理,能知來藏往,靡所不效”.前者指當時一般學者名儒鄙視數學這一實用之學;後者指數學研究陷入神秘主義泥坑。他把講究數學原理的《幾何原本》看成是一切數學應用的基礎。

  四、《幾何原本》對科技的影響。

  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振興數學,指出明代數學落後的原因,提出“:度數旁通十事”的數學應用,預設公理、公設、定義,《幾何原本》集演繹法大成,擁有邏輯嚴密、推理清晰的體系,講求實用與計算技巧的提升“,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練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

  1.促使人們形成邏輯思維。徐光啟是一個覺悟者,他認識到西方科學的重大價值,放下自己的傳統思想專心翻譯書籍,打破中國科學思想的壓抑狀態,使得科學在士人眼中有了新的位置,使人們可以透過西方科技思想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直觀面對困難,相信科學[4]190.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破除中國古代的“唯風土論”思想,並且還詳細論述中國數學落後的原因,指出數學應用在社會實踐中的廣泛性,使人們能夠運用邏輯推理去思考問題,簡化實踐中的難題。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向國人普及科學,改變人的根本思想。徐光啟指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科學來解決,更加有效、針對性更強。中國科技發展中,《幾何原本》為改變中國科學麵貌,將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知識採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給中國的學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數學、地理學、天文學的進步,變革中國科學研究方法,轉變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科學形態,趨向邏輯論證、數學分析科學特徵,使人們對事物的描述更加嚴謹具體,不再是僅存於表象;同時也開始用實驗為手段來論證事實,分條分析、嚴密嚴格論證問題,開對事物做出科學研究。注重邏輯體系中概念、符號的概括抽象,運用《幾何原本》知識,演繹出邏輯嚴密的框架,這對於我國後世科技理論的形成發揮直接作用。

  2.影響我國數學成果的提升。清代數學家梅文鼎、明安圖、李善蘭的一些成果都受益於《幾何原本》,如李善蘭的尖錐積分公式,基於多種幾何模型的無窮級數建模,三角形的面積,對勾股定理的證明,勾股相求,勾股測望,平面形相容問題,理分中末線,平面幾何圖解法等,都用到《幾何原本》中的主要思想[5]36.西方數學基礎為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徐光啟翻譯並出版《幾何原本》,使中國數學知識的結構發生了重要變化,運用《幾何原本》中的公式定理,把古代已有的數學方法更加嚴格化,創立出新的數學證明系統,透過《幾何原本》將西方科學中國的三角學與測量術傳入到中國,向中國介紹西方數學,不單單是數學方面的科技影響,更是思想方法的影響[6]27.徐光啟翻譯出版的《幾何原本》中,有點、線、面、角、平行、相似等概念術語;徐光啟將《幾何原本》翻譯得通暢簡易,使人們更容易接受《幾何原本》中的`科學知識,促進我國科技的提升。

  3.影響數學教學。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公理化方法,以突破傳統中國的“天人合一”整體思維方式,把社會中的道理分為物理、至理以及類似自然的科學,體現的是思維的邏輯性、嚴密性和表達方式的簡潔性,抽象化表達內容,這對於培養學生在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提升人們的素質教育。《幾何原本》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也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就主要表現在數學教材方面,它不僅與實際問題脫節,還會導致教學中對抽象數學結論的不深刻,難以運用數學手段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透過《幾何原本》的邏輯思維,將數學教學與邏輯思維相互結合,簡化問題,提升解題認知能力。如在《幾何原本》中提到的透視法,就是在繪畫中可以運用數學理論,這將會影響中國的繪畫藝術,起到一定的補充、完善作用,彌補傳統數學中的不足。同時,《幾何原本》中也傳入我國一些三角學知識,主要包括平面三角學方面的知識,如明末《崇禎曆書》中記載的《大測》、《測量全義》,為人們介紹西方三角學;同時在《測量全義》中,也介紹球面三角學;《測量全義》、《大測》、《割圓八線表》,還介紹三角函式表;故此,在數學教學中,能夠正確把握教材,將《幾何原本》發展史融入數學教學中,在抽象理論定性中,來加深理解,體現了數學模型方法在課程中的滲透,不僅可以充分反映出數學知識的演變過程,也可以準確把握數學中的辯證關係,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徐光啟的《幾何原本》翻譯成功,使《幾何原本》為中國傳統數學提供了新的數學內容,改善傳統數學教學思維模式,不僅使中國士人對於西方數學知識加深瞭解,同時,它所代表的邏輯推理方法以及科學實驗,為我國近代科學的產生與發展提供重要線索,對我國科技發展也起到一定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宋芝業。徐、利譯《幾何原本》若干史實新證[J].山東社會科學,2010(4)。

  [2]徐光啟。徐光啟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宋芝業,王雪源。為什麼翻譯《幾何原本》---《幾何原本》(前六卷)翻譯過程中的中西比較[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5),[4]李春勇。徐光啟評傳[M].中國思想家評傳叢,2010.

  [5]楊澤忠。利瑪竇和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的過程[J].數學通報,2012(4)。

  [6]紀志剛。漢譯《幾何原本》的版本整理與翻譯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