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環境下高職心理學及心理干預創新論文

網路環境下高職心理學及心理干預創新論文

  摘要: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進步之中。教師可透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指導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在社會中進一步發展。網路的普及給教師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提供了基礎,教師可利用網路提高心理指導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高職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並就如何利用網路環境對高職學生實施心理學與心理干預進行了具體探討。

  關鍵詞:網路環境;高職心理學與心理;干預;創新研究

  我國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人才緊缺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因此我國的高校進行了擴招,同時將培養技術型人才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來抓。但是由於人們認知方面的不足,對高職院校的片面認識導致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社會中受到的待遇有失公正。這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利於學生將來的就業與生活,高職院校要針對這一現象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1高職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

  1.1恐學厭學

  恐學厭學是高職學校學生較為普遍的問題之一,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同時學生對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在學習方面缺乏動力,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1]。高職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對自身的考慮較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進入學校,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所以,在選擇專業方面,並沒有進行細緻深入的考慮,在專業的學習方面,動力明顯不足。這又導致了高職學生的另一個問題:逃課,同學之間的互相攀比和效仿也加劇了這種不良行為的發生。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考試發揮失誤,他們想進入高職之後發憤圖強,好好學習,但由於這些學生本身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方法不太正確,學習的意志力也不強,加之周邊環境的影響,這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進而對學習的興趣也大大降低。

  1.2高職學生情緒不穩定現象嚴重

  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一種反映,是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職校生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而情緒情感最能體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和複雜多變。情感問題主要為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弱,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嚴重壓抑,情緒體驗消極。高職的學習環境相對於高中來說較為輕鬆,時間自由度比較大,這對剛從高中進入高職的學生來說,還難以快速的適應新環境所帶來的感覺。進入高職院校後,學生將要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環境、同學以及教師,這容易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導致學生出現情緒不穩定的現象,甚至會造成學生的沉默寡言。

  1.3較為常見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很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西方學者起步較早,第一個分析自卑感的是法國思想家蒙田,他從文學或哲學的角度來探討自卑感;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是從哲學的角度,表述“自卑感”,他提倡權力哲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爭鬥造成了人的自卑感;最具權威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A.阿德勒(1870~1937)是從自卑的成因和對策角度界定“自卑”的含義,他認為自卑是“個人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無法趕上別人的一種消極心理狀態,是一種與自信截然相反的一種心理品質。高職學生群體也存在著很多心理問題,尤其是自卑心理嚴重。高職學生產生的自卑心理主要來源於社會以及人們對高職院校的認知不足,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容易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一些偏見,出現一些不公平的待遇,這使高職學生普遍產生了自卑心理,使高職學生認為自己的學校不如其它高等學校。高職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在父母身邊會得到較為全面細緻的照顧,若讓學生走向一個大的集體,肯定會產生較多的問題。同時由於孩子本身的性格問題,沉默、獨來獨往、性格孤僻是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後極易產生心理問題[2]。

  2網路環境下高職心理學與心理干預策略創新研究

  由於學生自身情況不同,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況,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與心理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對學生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利用網路環境及時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心理干預,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2.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

  高職院校以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為目的,其教育方式專業性較強,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對未來有較為深遠的影響,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起到指導作用。相較於其它高等院校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很多心理問題,所以對其進行心理指導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與就業趨勢的教育,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進步。新階段的高職院校心理學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清楚瞭解自己的學習動機,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當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動機認識清楚之後,教師應為學生的學習方向指出合理的建議,促進學生對自身學習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未來的認識。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心理層面時,需要同學生進行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對學生的性格以及情緒掌握清楚,才能對症下藥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全面瞭解學生有利於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與網路,為學生進行知識的直觀展現,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過程中較為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簡單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自主融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2.2教師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完善課堂設計

  高職學生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由於對心理學的認識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未來的規劃,進而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認識與態度。所以,教師與學生加強交流,透過交流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可以利用心理學在根本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生活。網路環境為教師提供了便利,使心理學教育在高職學生中得到有效開展。例如,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心理諮詢平臺,學生登入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這種方式避免了與教師的面對面交流,可以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完全放鬆下來,釋放自己的壓力,對教師講述自己所面臨的困難,這有助於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而教師透過與學生的交流,也可以瞭解學生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開展有目的的心理疏導活動。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是教師開展心理學教學的基礎,可以有效促進心理學教學質量的提高。網路環境為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作為一種便利的教學工具,教師可有效利用網路環境進行教學。

  2.3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進行正確心理指導

  新階段,教師應對學生同時進行心理教學與心理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關於未來發展的建議,促進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與品質,加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時,需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加強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的認知。例如,教師可在網路平臺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學生可透過平臺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這其實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的一種方式,對完善教學機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透過這一平臺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促進教師對自己教學方式的改進。學生還可以透過這一平臺表達自己對心理學的感受,闡述自己喜歡的心理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反饋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善。

  3結語

  網路環境的普及對心理學教育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可以利用網路環境對學生的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由於學生對網路的喜好,利用網路以及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指導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且學習效果更佳。所以,教師在網路環境下對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學教學與心理干預,對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祝曉強.網路環境下高職心理學教學與心理干預策略創新研究[J].太遠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7).

  [2]高美華,張玲,李恩華,張影華,楊延祥.網路環境下高職心理教學與心理干預策略創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