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環境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論文

資訊化環境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資訊化環境 高校教師 教學能力 教育部落格 網路教育論壇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高校教師提高資訊素養的重要性,側重探討了資訊化環境中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有關途徑,即借鑑敘事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利用教育部落格和網路教育論壇積極開展網路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師資訊素養的重要性

  資訊素養包括資訊意識、資訊知識、資訊能力、資訊道德四個部分。資訊能力指恰當選擇資訊工具和資訊資源,有效的採集資訊、加工處理資訊、釋出資訊以及創造新的資訊的能力川。它是資訊素養的核心,是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師的資訊素養是高校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的時代要求。

  一方面在資訊化時代,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從各種現代傳媒尤其是網路中獲取大量資訊,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不再是無知者,淵博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從學生那裡獲得權威地位以及話語權的資本。網路資訊資源獲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師在傳統教育意義上作為知識傳播者的功能。平等對話、多向交流逐漸成為教學常態。高校教師只有具有一定的資訊素養才能更好地藉助資訊科技及時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學養,把握資訊化環境下專業結構的新內涵與新轉變,並且以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吸納各學科的知識與理念,在此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專業知識的創造與開發,把學科最新成果特別是自身的最新研究過程與成果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專業深度與廣度並且積極利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研究,包括研究資訊科技與所教課程的整合等,達到資訊化環境下教學與研究相長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資訊化時代,高校教師應該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學識以及自己經過長期的學科訓練而形成的方法,並且能借助資訊科技去指導大學生對大量資訊進行甄別、處理與加工,培養大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並且激發大學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養大學生的研究能力,決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甚至是學生成才的.設計者。教師自我的人生價值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實現。這又會激勵教師更自覺、更主動地投人教育事業。這是資訊化環境下教學相長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師在有組織的、系統培訓缺乏的情況下,可以藉助資訊化環境提供的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培養自身的資訊素養。高校教師謀求自主培養、自主發展在當前來說會是一條很好的發展出路。當然對於不具備一定資訊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師來說在開始時會是艱難的,但就像計算機不是全學會了才能開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斷地犯錯誤中學會使用計算機一樣,資訊素養的培養也是適合走“做中學”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逐漸提高資訊素養。總之,資訊化環境下的高校教師應是具有資訊素養的、具有終身學習和研究能力並自主發展的智慧型教師。

  二、高校教師應積極參與網路教研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能力是習得的效能,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在關於教師教育的研究中,“反思正規化”正成為國際教師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徑是教學反思,教師持續不斷的教學反思是應對能力發展艱難的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學教師比較廣泛採用的敘事研究和行動研究是兩種非常強調反思的研究方法。這兩種方法對高校教師來說很有借鑑意義。

  網路教研是隨資訊科技教育應用逐漸深化而出現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點是能夠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師緘默知識的顯性化以及專家引領下的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目前高校教師如果能把敘事研究、行動研究和網路教研密切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必將非常有助於教學能力的發展。 1.兩種教學研究方法

  (1)敘事研究法。在教學中的敘事研究法指教師透過記錄、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情況、教學事件來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的教學研究方法。教育敘事研究與Blog(部落格)相結合,恰是一種天賦的完美結合。一個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一個是全球化的數字化的交流環境,二者融為一體,為每一個普通教師的發展掀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三條:第一,在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教學過程本身就是研究過程;第二,透過合作研究,提出和解決教育問題;第三,以敘事研究的方式表達出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公開討論。現代資訊科技在這些方面都能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2.在網路教研中可採用的技術形式

  (1)教育部落格。教育部落格對高校教師個人來說可以作為開展敘事研究、行動研究的電子記錄本,可以隨心所欲地、有詳有略地自主記錄教學中發生的教學故事、教學事件並進行教學反思。和傳統紙質記錄本相比高校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部落格中的內容,比如增添、更新、分類、儲存、備份、共享等。另外,教育部落格依託網路技術具有的共享性、互動性也是傳統紙質記錄本望塵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與他人或群體開展合作研究。

  (2)網路教育論壇。網路教育論壇可以幫助教師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變成話題、專題,及時地展開討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學活動以及敘事研究、行動研究中產生的問題和矛盾。目前網路教育論壇形式非常多樣,比如有的以獨立主題出現,有的分佈在綜合類教育網站中或在具體絡課程特別是精品課程中,有的由個人自發主持,有的由官方組織機構主持,等等。高校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教育論壇參與交流、討論,甚至可以參與論壇的創立,成為論壇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開展教學研究。

  3.網路教研的主要優勢

  (1)網路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時空的限制。一般來說,只要能夠上網就可以隨時進行教學研究。這種自由性、自主性對高校教師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續激發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2)網路教研能更好地融合個人研究與群體研究。每一位高校教師所涉及的教學和研究領域都有所區別,從這個角度看高校教師的教學研究是非常個性化的。目前利用教育部落格開展網路教研能極好滿足高校教師個人研究的需求。同時,高校教學研究也必須開展群體研究。從這點上說,網路教研與行動研究的精神是一致的,行動研究更理想的方式是一種群體的反思,或者說,是基於教師個體反思的合作性研究。這種合作研究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校外研究者之間保持主題式的對話關係。在網路上,群體研究的參與人員範圍可以很廣,只要對某一主題的研究感興趣並有基本的上網能力都能參與,不僅教師、教研人員能參與、更值得稱道的是家長和學生以及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員都能參與,其中學生家長就可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有些當然還是教育行業的。本來教育就是我們人類非常複雜的活動,對它的研究更是複雜和艱鉅,能夠較原來更方便地集中各行各業的人員參與研究,創造出頭腦風暴的情境,極大地激發出群體的集體智慧是網路技術為我們21世紀的教育事業描繪出的美妙願景。

  目前的教育部落格、網路教育論壇都能為群體研究提供極佳的技術支撐,特別是網路上的參與人員可以白由決定是否出示真實身份,比較容易跨越教師間資歷深淺的障礙,消融專家、學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其他成員間的隔閡,一定程度上拋卻了日常生活中或傳統教研形式中受習俗與權威控制的交流方式,從而容易實現平等的交流、對話、探討,能較自然地組建出學習共同體或研究共同體。這類共同體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在群體研究、合作研究中造就出獨特的網路教研文化,促進網路教研走向更高層次,使得網路教研不僅僅是網路和教研的簡單結合,發揮它輔助敘事研究與行動研究的功能,而且是會最終成為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的新型教研形式。平等、民主、對話、協商、合作的網路教研文化將很好地改變高校教師個體性勞動的學習和工作習慣,在網路教研文化的引領下高校教師會更自覺地、主動地開展教研,教學研究會自然而然地成為高校教師生命價值須臾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