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心理健康課教學研究論文

中學心理健康課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教師透過中學心理健康課中開展的各項活動,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走向,明確現階段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與迷茫,從而引導他們走出陰霾,迎向陽光,學習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壓力。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升中學心理健康課的教學效果展開闡述,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交流。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教學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後,思想更加成熟,學習的目標感也隨之增強,與此同時學習的壓力與升學考試的重擔也經常使他們感到焦慮、煩躁,如果學生家長以及廣大教師不能加以重視,有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心理活動課對於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抗壓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自身正確的價值觀,還可以運用自身的思維意識去思考、去行動,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緊張的學業中去,因此,廣大心理學教師應明晰自身肩負的重要使命,幫助更多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

  一、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有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實施的有效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掌握程度,最熟悉的如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設計過程是否完善,教學步驟是否合理,時間把控是否符合整堂課的教學進度等,都會對最終的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中學心理健康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有效教學目標,確保在教學中能夠做到靈活掌控,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部分高中生認為心理活動課是一門無足輕重的課程,並未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對於這一情況教師更應該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課堂之上開展的《我的偶像》這一主題活動,當學生看到主題之後,我就請他們先思考:你的`偶像從哪些方面引起了你的關注?你認為如果他不從事演藝事業,在其他方面能夠成功嗎?你最欣賞他的哪一點?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教師可以與他們一起尋找出偶像應有的特質,以及如何客觀地看待偶像,理智而全面地喜歡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探討之初就在心中有一個大概的概念,瞭解自己的關注焦點以及探索重心存在於哪個方面,從而突出課堂重點,理解好關鍵點。

  二、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中學心理健康課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課本中的理論指導只是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轉變教學思維,打破傳統教育活動的樊籬,運用更多學生喜愛的,能使高中學生接受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對於剛剛踏入高中校門的高一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使新生相互適應、相互融洽的課堂活動,如“我們就是一家人”“分享自己的小愛好”等來調節新生的心理感受,使他們安心地迎接接下來的挑戰;也可以透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裝置,為學生播放一些當下青少年容易出現的問題,請他們自己找出問題,加以借鑑,也可以將一些富有教育意義,感人至深的影視作品播放給學生,鼓勵他們將看到的影片內容寫成影評,將自己的所思所感分享給大家。此外,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如在課堂上開展《願望集中營》活動,教師事先做好統計,請學生寫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幾個願望,並寫出這些願望難以實現的原因。在此基礎上,請班上學生進行評比,選出最有創意的願望、最容易實現的願望以及最有趣的願意等等,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很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反思自我,培養自己積極陽光的心態。

  三、關注學生感受,積極開展互動交流

  現階段,各個院校都在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打破原先教師“一言堂”的教學形式,並在這一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情感體驗。中學心理健康課更是應該以學生的心理感受為教學主導,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直視自己的心理體驗,從而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美,擺脫消極心理以及不良情緒的束縛,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學科魅力。例如,在教學《不良情緒》時,有些學生在學習了案例,在回答問題“有些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時說,“這些人自己不努力,就等著看別人的笑話。這樣的人最讓人討厭,不值得交往”,聽到學生的回答時,我進行了有效反饋:“我很理解你的這種感受,我們應該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自己不努力,只學會冷眼旁觀。”“我們更應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考慮”等,來給予學生合理的回應,使他有足夠的勇氣將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分享給他人,同時也認識到自己回答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認識,並予以改正。總之,高中階段對於學生今後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學生與家長更多地只是關注到了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成長,這不利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廣大心理學教師應明晰自身的教學使命,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完善學生的精神世界,使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面對未來的困難與挑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