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論文

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論文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及起源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或"顛倒課堂".學生的學習過程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知識傳授的過程;第二階段是知識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翻轉課堂"是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兩個過程顛倒安排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改變,使課堂教學時間的安排進行了重新規劃。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起源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高中,該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採用影片和語音進行教學,並將其上傳到網路上,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效果非常好,後來這種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為了幫助更多的教師理解和接受"翻轉課堂"的理念和方法,2011年,薩爾曼·可罕在TED大會上的演講報告《用影片重新創造教育》中提到"翻轉課堂",並詳細介紹了學生利用影片學習的模式及優良效果,引起了大、中、小學教育者的關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全球教育者十分關注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創新教育與"翻轉課堂"

  跨入21世紀,我國資訊化程度大大提升,管理體制改革、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加速現代化,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大為提升。技能型人才不僅僅要掌握高階技術,還要主動參與任務設計,善於解決問題,處理隨機事件,具有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這就意味著作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其能力本位的內涵正從單純重視技術、技能向重視培養學生以創新素質為重點的綜合素質的'方向發展。因此,高職教育要培養以創新素質為重點的綜合素質人才,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更新。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為重點的新型教學模式,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目前,在高職教育領域多數教學模式仍是"教師講,學生聽",始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於被動狀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顛倒--"學生問,教師答",教師跟著學生轉,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真正落實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職創新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三、基於創新教育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設計

  1.影片準備環節。影片準備環節主要由教師來完成,以PPT配置音訊講解,採用微課件的形式,上傳到班級群共享裡。

  每次教學影片的內容要求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來完成,包括任務書、任務分析、相關知識、任務實施和任務拓展五個步驟。影片要求配有動畫、圖片等,不能只侷限於文字介紹。針對影片準備環節,教師在影片的製作技術上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內容講解清楚,而且要求影片製作得生動有趣、圖文並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影片學習環節。學生在課前下載班級群共享中的影片,進行課前學習。根據影片內容,學生必須明確自己每次上課要完成的任務,並提前學習相關的知識,按照影片的步驟要求完成任務實施的內容。任務實施完成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來完成任務拓展訓練的內容,知識掌握較好的可以在課前完成該訓練。如果任務實施有難度,拓展訓練可以在課堂討論環節後來完成。在課前學習這一環節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可以留到課堂上和同學或教師討論後解決。課前學習的場所沒有特定要求,學生可以選擇輕鬆、自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影片的速度也可以自我控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暫停下來,藉助網路或其他途徑自己解決,培養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

  3.課堂討論環節。課堂教學環節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分組(5~6人為一小組)討論,小組內部組員提出各自課前學習中遇到的疑問並討論解決,未能解決的問題,小組組長記錄並總結。第二步是組與組之間討論,每個小組代表提出各組內部討論後未解決的問題並討論,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記錄下來。第三步是教師輔導答疑,各小組間討論未解決的問題,最後由教師統一解答。課堂討論環節要求教師將課堂討論三個環節的時間合理分配。分組方法可由教師指定,儘可能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在性格和學習成績方面可以互補。這樣在長期合作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與默契,互相取長補短。課堂教學環節不僅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動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4.課後拓展環節。課後拓展環節即課下完成任務拓展的內容,並將課堂討論的問題弄清楚進行總結,以報告的形式上交,報告要求陳述完成本次任務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將任務拓展的內容附在報告裡面。課後拓展環節可以讓學生系統地回顧完成每次任務需要掌握的知識,透過任務拓展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1.高職學生學情現狀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現狀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上理論課不能認真聽講,課堂玩手機現象比較嚴重,課下作業不能自主及時完成,教師在課堂上用盡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效果不理想,認真主動學習的學生只佔少數。第二,學生缺乏自信心,上實訓課動手不積極,動手能力差,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第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較少,缺乏團隊合作意識。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第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較高頻率地採用了動畫、模型演示的教學方法。透過各種模型和不同型別動畫影片的演示,讓學生更直觀地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透過觀察模型和動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大大增加,由原來的25%增加到85%.第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進行,在每個學習任務中,以任務為導向、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分析任務、解決任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思維。目前,高職教學中課下作業抄襲的現象非常嚴重,每個班能獨立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的學生不到20%,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90%的學生都有信心自己獨立動手完成設計任務。第三,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全面調動了學生的互動,完全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玩"的"慣性"現象。這種新型模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問題的活動中來,"剝奪"了他們玩的機會。分組教學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使學生的學習慢慢進入良性迴圈狀態,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絕大多數學生既能動口又能動手,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高職教學領域長期存在的積習,將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環境顛倒過來,知識傳授在課堂外,知識吸收與消化在課堂內。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改變了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俞燕。以導師制為平臺的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實踐[J].職業時空,2011(3)。

  [2]余文森。略談主體性與自主學習[J].教育探索,2001(12)。

  [3]李綱。大學生就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需求調查[J].新東方,2009(12)。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遠端教育雜誌,2012(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