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異質同構理論整合科學藝術活動研究論文

基於異質同構理論整合科學藝術活動研究論文

  異質同構理論是科學與藝術理論活動整合的理論基礎和引導方向,在這個方向下,幼兒教師可以透過對科學和藝術活動的要素組合而增強感知能力,透過相互的滲透而培養互動能力,再由實踐展示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發展,使幼兒們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科學與藝術學科整合的魅力。

  一、要素組合,增強感知

  兩個學科的整合首先要從關鍵要素的整合開始,對於科學,幼兒教師需要把握真實、規律以及時代感等要素,對於藝術則要把握鑑賞、氣息等因素,透過將這些因素進行有效結合,使幼兒們的接觸更加全面,從而增強感知。在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將這些要素進行巧妙整合,使幼兒們能夠儘快掌握要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帶領幼兒們練習畫畫時,基於異質同構的理論下,教師會讓他們根據引導進行發揮和想象。如畫大海,教師會在活動中進行引導:“小朋友們,請問大海在你們心目中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顏色?下面大家來畫一畫你心中的大海,並且說說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幼兒們畫完後,教師開始提問,“我的大海是綠色的,因為它受到了汙染。”孩子們的想象是無窮的。接著教師又會進行要素的結合提問:“很好,那麼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想讓我們的大海變得清澈透明,需要怎樣的做法呢?”“不扔垃圾。”“用高科技把垃圾從大海里撈出來。”“很好,下面請大家畫一畫,把你想象中的樣子畫出來。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在對要素進行組合和引導時,教師從來都不會吝嗇鼓勵性的話語,使幼兒們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透過這種方式,他們對畫畫和科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同時,在幼兒們掌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維,從而增強了對科學和藝術活動的整體感知。

  二、相互滲透,培養能力

  科學和藝術的整合需要兩個學科的相互滲透,在滲透的過程中,科學能夠為藝術帶來方向上的指引,藝術能夠為科學帶來美的感受。在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在活動中將科學與藝術進行相互滲透,讓幼兒們在活動的過程中,在潛意識裡增長科學知識和藝術美感,從而在自身中形成獨特的氣質。例如,在手工區角活動中,教師組織幼兒們進行小製作和小發明。針對小製作中的要求,教師會教幼兒們用簡單的材料做出有意義的雛形,並帶領他們進行體會。同時,在活動時教師會引導幼兒們製作小垃圾桶,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用身邊簡單的工具製作出自己喜歡的`樣式,並組織他們進行鑑賞:“小朋友們,下面請大家將手裡的小製作進行介紹。”“我製作的是一個小小的垃圾桶,用飲料瓶做出來的,垃圾桶外面我用彩紙粘的,我的垃圾桶攜帶很方便,走到哪都能隨身攜帶,不用隨地亂扔。”接著,教師會用一些垃圾桶的圖片,讓幼兒們進行評選:“大家說說,誰的垃圾桶做得最漂亮?你最喜歡哪個垃圾桶?”“我喜歡小鴨子的,因為我覺得很可愛。”“我喜歡超人的,因為它很時尚。”儘管幼兒們的表達話語不是很恰當,但從言語中教師能分析出他們喜歡的原因以及對藝術鑑賞的程度。透過這種方式,能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點撥,從幼兒們薄弱的地方入手,系統性地訓練和培養,逐漸將科學和藝術活動進行巧妙地整合,提升他們的活動能力。

  三、實踐展示,綜合發展

  實踐展示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主體部分仍然是基於異質同構基礎上的科學藝術整合方向。在活動中,對幼兒們進行互動實踐的展示,讓他們在展示中思考,透過自身的實際與展示的實踐進行比較,能使他們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讓自己進步得更快,綜合地進行發展。比如,在帶領幼兒們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會選取一些比較有科學氣息的小活動來引導他們,並透過對幼兒們的教誨,激發他們內心存在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採用實踐展示的方式,在活動中讓他們對自己做過的保護動物的故事進行講述,事件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但是故事必須是自己真正參與的,並且說感受的同時,能將自己看見的小動物畫下來。“我在花叢中看見一隻蝴蝶被粘在了蜘蛛網上,我把它救了下來,並且把它放飛了。透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幫助小動物的快樂。”這位幼兒在講述的同時,將自己畫的小蝴蝶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透過這種方式,巧妙地將科學和藝術活動進行結合,在鍛鍊幼兒們表達能力的同時,引發了他們的思考。科學藝術活動的整合,對幼兒的活動起到了展示和引導作用。透過實踐的展示和引導,能使幼兒們相互學習,共同努力。

  四、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多以幼兒為主體,認真思考研究幼兒的內心世界。在幼兒階段的學習,正是幼兒們樹立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內,要結合異質同構理論,讓幼兒們充分地接受知識,使他們不僅受到教育,更要在教育中得到收穫,將來成為有用之才,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