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彩色珍蕈的科學栽培方法探析論文

關於彩色珍蕈的科學栽培方法探析論文

  摘要

  彩色珍蕈是指色彩豔麗的珍稀食用菌類,如桃紅側耳、榆黃蘑等。傳統的栽培方式以設施栽培為主,如大棚、菇房等,用途以食用為主。農村旅遊景點將彩色珍蕈栽培同旅遊觀光農業有機結合起來,把彩色珍蕈作為農業旅遊資源加以開發利用。並使彩色珍蕈觀賞、食用、興趣成三位一體的新型特色產業,將會大大提高彩色珍蕈栽培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關鍵詞:

  彩色珍蕈; 栽培技術; 仿野生栽培法

  研究彩色珍蕈仿野生栽培法使目的菌株適應於自然環境。使其能在各景區的自然條件下生長髮育。特別是對於變溫結實性菌類利於子實體的發生,這更便利於人們對子實體的觀賞。

  1、技術原理

  彩色珍蕈有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的能力,玉米秸稈富含纖維素,經生物發效後,可成為培養彩色珍蕈生長髮育的碳源。

  1.1栽培品種的確定

  為配合農業觀光,提高觀賞性,首先選擇色澤豔麗的栽培品種,粉紅色的桃紅側耳、金黃色的.榆皇蘑、烏黑色的黑木耳、紫色的紫靈芝、灰色的午茸菇、潔白色的白靈菇、保齡球形杏孢菇等。上述品種不但色澤豔麗而且形態各異,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賞觀價值。本專案挖掘這些品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資源,作為特色農業加以利用,開發觀光農業的新特性。

  1.2最佳栽培方式的研究

  目前,專供食用菌的菌類多是採用設施栽菇房、人防工程、山洞等,而供遊人食用菌多是無設施栽培,本專案研究的方式,即兩步栽培法:野外景區栽培同大棚設施栽培菌袋的下地區有所不同。本專案栽培用兩步栽培法,即以工廠化生產菌袋,當菌袋發透菌後,經鈍菌再將菌袋放置景區,進行子實體管理。

  2、材料和方法

  參試品種:桃紅側耳。實驗設兩個處理。處理1:將滅菌後的菌袋接菌後置接施入景區。處理:2:將滅菌後的菌袋接菌後置工廠發菌車間,發透菌後再放入景區。每個處理151袋。

  3、結果與分析

  一步法出菇120袋,出菇率80%;兩步法出菇148袋,出菇率98%;兩步法比一步提高出菇率18%。

  4、效能指標

  本專案以玉米秸為主料,生物轉化率達67%以上,生長速率馴化後的品種生長速率達9 mm/d。目前,栽培食用菌主要用於豐富人們的菜籃子,以食用為主。本專案將彩色珍蕈列為觀光農業,展示其色澤的豔麗和奇特的形態,創造了集觀賞性、趣味性、食用作用和保健作用於一體的特色觀光農業,屬國內首創。

  5、成果的創造性

  5.1在應用上的創新

  對桃紅側耳、榆黃磨、靈芝、舞菇、白靈菇同背景景物有機結合起來的仿野生栽培技術,栽培于山間、林下、溪旁、魚塘邊、溝豁上、凸石間以供遊者觀賞、採摘。可使遊者休憩、曲徑通幽、新鮮感、刺激感、知識性俱全,在國內首創將彩色珍蕈作為觀賞、旅遊農業的新資源開發利用。

  5.2栽培方法的創新

  第一步 研究了彩色珍蕈兩部栽培法:以工廠化生產菌袋,透過工廠設施的集約化生產,創造恆溫、恆溼條件,使菌絲在最佳規格的菌袋內發菌。第二步 待菌絲長滿菌袋後,移置野外,脫袋、覆土進行子實體階段的管理,研究了最佳覆土配方及覆土方法。覆土配方,距地表20cm的園田土90%、草木灰5%、石灰2%、過磷酸鈣1%、食鹽1%、磷酸二氫鉀1%,覆土厚度3cm。

  5.3研究了不同光質對靈芝分化的影響

  研究了綠光、蘭紫光、紅光、黃光四種可見光對靈芝子實體分化的影響,結果證明靈芝對蘭紫光最明感,原基分化期平均為7.75d,比綠光的13.13d提前5.38d。

  6、總體效能指標

  總體效能指標:桃紅側耳生物轉化率達120%;靈芝生物轉化率達80%;白靈菇生物轉化率達70%;榆黃蘑生物轉化率達82%;黑木耳生物轉化率達80%;黃傘生物轉化率達8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