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發展途徑論文

休閒農業發展途徑論文

  1大田縣休閒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優勢

  1.1發展概況

  大田縣休閒農業企業登記在冊的共有11家,其中開展營業的有6家,包括農家樂1家、休閒農莊3家、休閒農業園區2家。據初步統計,2011年休閒農業經營面積392.33hm2,營業收入5745萬元,接待人數110多萬人次,帶動農戶300多戶。6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均已完成農業部主辦的魅力鄉村網站有關企業資訊的填報工作。

  1.2交通狀況

  目前,大田縣休閒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分佈於均溪、武陵、華興、石牌、桃源、湖美等鄉鎮,均離城關中心點較近,交通便利,除了桃源、湖美2個鄉鎮,其餘企業交通路線離市區都在30min內,可步行而至,也可乘車前往,是城區居民休閒的好場所。

  1.3休閒種類豐富

  從經營型別上看,有季節採摘型別的,如梅園山莊;有常年垂釣園型別的,如桃源烤坂山莊、高才河鮮館;有休閒農莊,如翰林森林人家,可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1.4經營理念多樣

  有以“田園風光和休閒養生”相結合的經營理念的,如梅園山莊種植楊梅、李子、桃子等多種果樹,還規劃建設山峰木屋,打造“旅遊休閒+養生度假”專案;有宣傳“文化底蘊為引線結合農家樂”的,如翰林森林人家,周邊有佳話傳千古的龍潭、千米跳崖、龍山池、犁耙石、仙棋盤、黃牛石、金雞寨等;有以“休閒健身”為經營理念的,如慶聯休閒農莊,位於象山北邊,省道306線旁,交通十分便捷,山莊周圍均是省級生態公益林和自然保護區,形成以山水—草場—原始森林為一線的具有休閒健身特色的綠色生態旅遊;有以“養生和特色美食”相結合為經營理念的,如石牌溫泉農家樂,除了石牌大骨頭具有獨特農家風味,遠近馳名,還投資建設福建省仙峰養生溫泉度假區,該專案被大田縣委、縣政府列為旅遊開發的重點建設專案。

  2大田縣休閒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媒體宣傳力度不夠

  除了在經營地點懸掛宣傳牌、宣傳標語外,各經營主體對充分利用媒體宣傳自身優勢和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建立新的消費觀方面的宣傳不夠深入和廣泛。

  2.2經營主體在某些設施方面的投資還不夠

  如對農耕文化展示和農業科技普及、教育等設施還需完善,以體現農業觀光體驗、農耕文化展示等功能,增強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

  2.3旅遊專案缺乏特色

  現有的一些觀光休閒農業旅遊專案是在原有農業基礎上自發形成的,缺乏科學的規劃與設計。投資者簡單地模仿其他地區的休閒農業旅遊專案,內容與形式缺乏特色,精品工程少。

  2.4經營內容品質有待提升

  如種植業方面,除了因地制宜種植一些農作物,沒有更具科普宣傳性的種植型別品種,主導產業產品申請“三品”認證的不多。

  3大田縣休閒農業發展對策

  3.1高度重視,加強指導

  要充分認識發展休閒農業的重大意義,學習中央有關休閒農業方面的檔案,如《農業部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建立活動的意見》等檔案精神,政府要高度重視休閒農業專案發展的重要性,把休閒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載體來抓,政策上給予傾斜,專案資金上給予扶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使休閒農業專案得到指導、扶持工作落到實處。

  3.2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以電視、網路等群眾認知度較高的媒體,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引導消費觀念,尤其是本地居民的'就近休閒、養生的觀念,開發本地收入來源為主,吸引更多外地收入來源的經營理念。

  3.3發展精緻農業,提升品質

  根據各休閒農業經營實體的特點,以科普性、觀賞性為著力點,在特色、科技上下功夫,發展一至兩項精緻農業,如種植採用以稻草、豆粕為基質或以營養液為基質的無土栽培,如小西紅柿、食用菌、花卉的無土栽培,形成一處種植區域就是一片風景,就是一塊科普宣傳園的景觀,同時提高農產品的商品質量,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合理轉變。

  3.4規劃休閒農業專案,展示特色

  城市居民往往渴望去感受休閒觀光農業,除了尋求新鮮、安全的農產品,觀賞自然、體驗農事活動,更要在農村自然環境中學習、接觸農村傳統文化及生活,因此可以將各經營實體所在地的特有傳統民俗民情結合農事開展一些農耕文化,如定期不定點舉辦特色民俗產品和民俗文化節,以此徵集和展示本縣的民俗產品、名特優農產品和民俗文化節目,也可展示現代農業新型耕作方式等。

  3.5以休閒農業示範點為標準,著力建設

  大田縣休閒農業市場需求大,且緊密連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在調整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上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根據《福建省農業廳關於開展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建立活動的通知》檔案的精神,按照示範點的標準建設、佈局、管理休閒農業,使大田縣休閒農業朝著高質量建設、高水平服務方向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