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發行投遞管理的論文

報紙發行投遞管理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有效投遞GPS報紙

  論文摘要:投遞質量難以監控,段道最佳化無從下手,這是一直以來存在於報紙發行投遞管理中的難點問題。本文從技術手段的運用上探討如何進行報紙發行投遞的科學化精細管理。

  自辦發行是當前市場化報紙的主流發行方式,報紙發行投遞質量如何,不僅關係到報社的信譽,也直接影響其經濟效益。報社發行管理的目標即是取得最大的發行效果。取得最大發行效果對於零售而言,就是在目標發行區域內獲得最大實銷量。對於徵訂而言,則存在於兩個環節中,一是在徵訂環節,另一個在投遞環節。對於徵訂環節,業界和學界給予的關注較多,“有效發行”等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然而,對於投遞環節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卻缺乏應有的研究,這也成為發行管理工作中的“軟肋”。

  報紙投遞講究的是儘量在有效的時段內將報紙投遞到讀者手上,不僅要有效果,還要有效率,可稱之為“有效投遞”。在目前的情況下,主要就是講求時效性——越早越好。以浙江寧波的《現代金報》為例,如果早晨在上班離家高峰時間段,報紙投遞每提前10分鐘,就會增加近10000份報紙的即時閱讀量。否則,讀者如果早上上班之前拿不到報紙,就只能晚上下班回家才能看到,而此時新聞的時效性已經比不上下午面市的晚報了。或者因為有些訊息在日間已經透過其它的渠道瞭解到。因而減少了閱讀《現代金報》的興趣,從而使得報紙的發行效果大大下降。因此,實現有效投遞,是提高發行質量不可忽視的環節。

  一、當前報紙投遞管理中的難點

  提高有效投遞,對於零售方式而言。操作和監控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時間早。則零售成交量高,退報率低。而對於徵訂方式而言,由於報紙是提前付費的,中途的服務不好(主要是投遞不到位。投遞時間過晚),不會對發行量帶來如同零售一樣即時的反應。反饋資料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帶來管理上的諸多困難,主要表現在:難以全面瞭解投遞的真實狀況:管理人員與一線人員之間管理存在跨度,難以對一線員工的具體工作進行有效監控;管理和激勵措施缺乏針對性等等。

  目前絕大多數報社對此所採用的一般做法是透過讀者投訴來監控。但讀者投訴這個指標受讀者個人因素等的影響較大,同樣的投遞質量往往會得到不同的投訴率,這造成投遞質量很難透過投訴或客戶回訪來統一監控。投訴指標只能作為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但是不能作為唯一指標。

  投遞質量的監控難也造成投遞考核工作中的諸多弊端。以浙江《現代金報》為例,按照以往的考核辦法,發行公司對投遞員的考核是以投遞報紙的數量為指標來核算的。可現實的狀況是:有的區域投遞400份報紙需要4個小時,而有的區域投遞800份報紙卻只需要不到兩個小時,以投遞數量為指標考核使得前者只能拿到後者一半的薪資,而其投入的勞動卻是後者的兩倍,這對於員工來講是不公平的。對此。有的發行站點就會採取“肥瘦搭配”的方式來進行平衡,即每個員工好的段道投一點,不好的段道投一點,雖然相對公平了,但是由於段道最佳化無法保證,整體的段道路程加長,整體的投遞時間就加長了,造成不少“無效投遞”,嚴重影響了報紙的發行質量。

  二、技術手段在報紙投遞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造成上述種種投遞管理中的難點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管理者無法獲得精準翔實的段道路線圖,段道最佳化無從下手,另外,對投遞員的工作進行控制或調整時也缺乏客觀有效的資料加以佐證。在探尋更為科學的投遞管理方式的過程中,GPS(全球定位系統)裝置和GoogleEarth地圖等新技術手段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了。

  GPS在導航定位、定時、測速等方面效能卓越,該裝置輕便小巧,攜帶方便。需要記錄行動路線時,設定開關到記錄器方式,就可以將所經過路徑的高度、經度、緯度及日期時間等資訊儲存起來。再透過通用的USB介面可將衛星記錄資料傳輸到計算機中。再啟用GoogleEarth地圖,便可以將衛星定位資料整合其中。GoogleEarth中的實景地圖精確清晰,全面覆蓋,實行自動更新,其功能遠遠勝過平面地圖。

  這樣的段道資料獲取方式非常便捷,只要把GPS裝置帶在身上,走一遍就可以了。在早上投遞的時候讓投遞人員隨身攜帶,就可以採集到投遞時間、投遞里程等資料,進而整合出非常精準的段道軌跡圖。

  以此類推,可以將所有的段道記錄資料都整合到CoogleEarth中,再做進一步的整理:

  1標註段道資料,設定資料夾

  將每條段道的相關資料均標註上去,包括段道投遞人員的資訊,投遞花費時間,投遞里程等。並將同一站點的段道記錄整理到同一資料夾,再按照投遞班設定子資料夾。這樣,想看哪個站點的`全部段道,選中站點資料夾即可,如果想顯示該站點中某個投遞班的全部段道。選中該投遞班記錄的子資料夾即可,如果只想顯示某個段道,只選定該段道的記錄就可以了。

  2段道站點的最佳化調整

  有了準確的段道資料,就為段道的最佳化調整提供了依據。計算出某一區域內所有段道投遞所需的總時間,再除以段道數量,得出該區域段道平均所需要的投遞時間。如果現有段道時間和里程與平均值相近,則將該段道標註為綠色線條,否則標註為紅色,這樣就很方便地進行紅綠段道之間的最佳化調整。

  還可根據區域特點,調整站點的段道數量,使得各站段道數量儘量接近——這樣便於站與站之間的競爭和考核,同時由於站內各段道投遞時間較為平均,也便於站內考核。

  按照劃分好的區域,重新選擇站址。最好在區域的中心部分。有時候區域中心部分的房租比較貴,成本較高。但是更應考慮到重新選址帶來的收益肯定是大過成本的:因為站點位於區域中心,將有利於區域內報紙的投遞時間整體提前,實現有效投遞。

  當然,在調整段道的同時,要制定相配套績效考核方式。在調整投遞區域的時候。也要考慮運報車的到站時間的差異:有的站點要早一點,有的站點要晚一點。

  三、技術手段運用於投遞管理成效顯著

  上述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原來存在諸多盲點和誤區的報紙投遞管理工作迅速變得科學便捷且富有成效。

  1發行投遞的總體狀況一目瞭然

  發行投遞段道的各類資料,如:段道路線,投遞時長,投遞里程等是發行公司實施管理的重要依據。但以往的情況是:由於每一段道都不一樣,投遞人員具體的投遞路線,一般除了投遞員本人和投遞班長之外,其他人都不大清楚。即便是發行站站長都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說發行公司管理部門了。並且,以往獲取這些資料的方式都是人工操作的,由於操作手法難以完全統一,段道測試的人又並非是同一人,所以獲取資料的標準和尺度有差異。加之具體負責測試的區域站長出於對自身考核有顧忌而心存私心等原因,獲取的資料一般不敢也不能作為制度制定的依據。

  現在,只要把GPS採集來的段道資料在CoogleEarth地圖上展示出來,不僅發行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及站長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個投遞人員的具體線路,報社的領導也能直觀地瞭解發行投遞的總體狀況。解決了上文中所說的由於管理人員和一線人員之間存在管理跨度,難以瞭解一線人員工作內容的難題。加之資料都是透過標準統一的裝置採集的,完全可以用來作為制定考核制度的依據。

  2投遞時間提前,整體得到最佳化

  由於用GPS採集資料非常簡單,只要測試人員隨著段道走一遍就可以把資料採集回來。這就給原本非常繁瑣的段道調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原來的段道測試和調整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於缺乏像CoogleEarth這樣精確到每棟樓房的地圖,採集資料受人為干擾因素大,調整又只能在區域性範圍內進行,所以始終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路線的整體最佳化根本無法實現。運用GPS後,所有的段道分佈清晰直觀,資料翔實準確,調整工作完全可以在地圖上進行,調整後的段道在正式執行之前,還可以再實地測試一遍,而不用像從前那樣在實際執行之後還去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這樣可以在新段道正式執行之前經反覆測試,一次調整到位,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透過段道最佳化,報紙投遞時間整體提前。而且投遞完成的時間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時,由於全部人員投遞時間大致相當,可以要求員工統一時間回站集合,便於管理。

  3分配公平,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原來對於投遞員的考核是以投遞數量為基礎的,這對於員工來講存在不公平因素。現在透過段道調整。將投遞績效考核辦法調整為:以段道投遞里程。和插報數量作為計算基礎。

  以現代金報發行公司白沙發行站為例。白沙站12段道,段道長17.23公里(含自站點到段道起投點的路程),份數562份,在計算投遞績效時,首先是根據份數和本月報紙插報的次數計算出插報分值,2008年3月份單份報紙共插(拆)報36次,插報分值為562×36=20232分。里程分為17230米×31天=534130分,插報分1分摺合里程分3分,這樣總分值為562×36×3+17230×31=594826分,再乘以對應於績效的係數。就可以得到該投遞人員的投遞績效。

  雖然段道調整時主要考慮投遞時間,但是具體計算員工投遞績效時。選擇段道投遞里程而不選擇投遞時間,主要是因為如果以投遞時間考核。則可能因為投遞人員的交通工具差異,行進速度差異等原因造成計算誤差較大。

  透過績效計算方式的調整,使得考核更趨公平,保護並提高了投遞員的工作積極性。

  4支援其它相關業務的開展

  GPS和CoogleEarth的配套使用,同樣還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其他的問題,例如:零售網路的完善。將所有零售攤點資料作為地標標註在GoogleEach上,並對鋪攤人員的鋪攤路線進行最佳化。還便於報社展示網的管理,將所有的展示網資料,作為地標資料標到地圖上,按照需求分不同的圖示和顏色分層儲存,使得展示網管理能夠完整、便捷、一目瞭然。

  當然,除此之外,GPS運用於發行管理還有很多其它的應用範圍,例如:運報車路線的調整和最佳化,相關增值業務的開展等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