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之路論文

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之路論文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隨著地質勘查經濟轉型發展的加快,對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從分析地勘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入手,結合多年來從事地勘財務會計與審計工作的體會,對地勘單位財務轉型的道路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地勘;財務;轉型

  一、地勘單位財務工作現狀

  長期以來,地質勘查行業的財務工作因受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核算模式影響,被冠以“記賬會計”而蒙羞受苛。究其根源,在於制度落後、知識陳舊、缺少創新,有的單位仍然以會計核算代替財務管理,導致財務管理水平落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財會隊伍落後,制約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以地勘專業技術為主導的地勘單位,財務會計屬於非地勘專業,在人才開發計劃中,難得真正的一席之地,又因地勘單位長期封閉,本身開放程度低,相對比較封閉,與社會連通的渠道狹窄,與市場對接的機會較少,人才引進機制落後,內部迴圈現象明顯。財會人員中“半路出家者”不在少數,人員數量過剩與專業素養不高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總體業務能力偏低。老一代“因循守舊吃老本”,工作進取心不足,而新生代又“蘋果華為不離手”,學習自覺性不強,導致知識結構老化、理財意識欠缺,創新能力較弱,工作方法落後。對於會計核算尚可勝任,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行業改革發展,以及財會制度的更新,則反應遲緩,乏善可陳,更談不上發揮財務輔助決策功能。

  (二)兩種制度衝突,不適應地勘經濟發展需要

  目前,地勘單位基本上戴的是事業的帽子,走的是企業的路子,已完成了財政資金二級預算管理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制正走在路上。地勘事業和企業兩種會計制度的並用,必然造成衝突,比如:在專案收入、成本費用資訊的採集、歸類、記錄和彙總等處理過程中的衝突,勢必對專案的核算帶來直接影響。地勘單位財務管理的進步跟不上市場經濟的發展,經營模式的多樣化又給財務管理帶來難度,致使財務管理活動無法高效開展,難以滿足生產經營對各項財務資料的需求。地質調查專案財政專項資金預算制,也給財務管理帶來極大的困惑和嚴峻的考驗。

  (三)管理方法陳舊,難以實現財務管理現代化

  當前,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資訊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數還停留在會計核算電算化的水平,仍然以會計核算代替財務管理,有的單位決策者甚至對財務的基本概念諸如時間價值、風險價值、資金成本、財務槓桿是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面對財務管理資訊化潮流,從單位領導到二級實體經營班子、專案經理、財務人員,要麼認識不足,要麼還不習慣,必然導致方法的落後。有的單位即使建立了管理資訊系統,還是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熱衷於站卻冷落了內部管理資訊系統,對整合的、實時的財務管理資訊系統感到非常生疏,因此,財務管理現代化仍然停留在美好願景中。

  (四)監督機制缺失,風險承壓能力比較脆弱

  長期的事業體制和思維約束,使得地勘單位財務行為更習慣於原有的圭臬,財務監管機制往往無從體現,不僅自身融資功能低下,而且承受風險的能力脆弱。地勘單位在向市場經濟進軍的途中,普遍採用了承包經營責任制、二級實體單獨核算制,由於缺乏嚴格的制約,不免也染上“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疽患,部分資金難免出現體外迴圈。一旦在專案合同評審、資金預算、資金審批流程上出現漏洞,在工程分包、勞務比選、材料採購、裝置租賃、工程結算等關鍵環節稍有鬆懈監控不力,極易出現虛報費用、虛增成本、套取資金等違規違法行為,產生職務犯罪。財務風險、廉潔風險就會成雙而來。此外,地勘單位在建設市場上往往面臨買方市場,處於“打工者”、“找吃匠”的被動地位,在完全市場競爭中弱勢淨顯,甚至在低階市場上常常與個體戶“同槽爭食”,為了爭取專案常常不得不降低報價、墊資攬工,最終導致應收賬款長期居高不下,造成資金週轉困難,財務風險與日俱增。

  二、地勘單位財務轉型之路

  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隨著地勘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對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的要求愈顯迫切。如何轉型?結合自己多年來從事地勘財務會計與審計工作的認識和體會,筆者認為,探索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的道路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更新知識結構,加快角色轉型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貧富。要想擺脫困境,人的覺醒最為重要。在資訊和資訊異常發達的當今時代,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詭譎多變的外部環境,地勘單位的經營活動對財務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作為管理系統的核心,被賦予了更大的使命和更強的功能:既要負責成本核算,控制支出,確保經營收益,又要加強財務籌劃,保障資金獲取、最佳化配置,提升績效水平,創造新的價值;既要輔助經營決策,降低決策風險,又要負責投資和經營過程監管,防範投資風險。對此,傳統的財務管理顯然難以勝任,轉型勢在必行。這就要求財會人員,不能僅僅滿足於記得一本好賬,編得一手漂亮的報表,更要主動轉變觀念,強化終身學習意識,積極參與崗位繼續教育培訓,勤奮自學不斷“充電”,加快知識結構更新,提高業務層次,養成戰略思維習慣,自覺貼近經營活動,深入生產一線,掌握真實資訊,主動以管理者的視角、以會計的思維去對待工作,善於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及時做好橫向縱向的.溝通,提出對策建議,用控制手段規範業務流程,用資料支援相關決策,在為單位創造更大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提升,促進自己崗位角色從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從後臺型向前臺型轉變,從傳統單一型向複合智慧型轉變,進而完成從記賬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跳躍。

  (二)創新財務制度,增強內控能力

  第一,以企業化為標準,以問題為導向,對原有財務制度重新進行調整、設計,完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盡力減少內部摩擦,降低組織成本。第二,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基礎核心、以風險管理為基本要求的內控制度,做到體系結構謹嚴、要素合理、權責明確、程式清晰,使之真正成為約束經營管理者的行為規範。細化內部財務控制規範,包括資產控制、負債控制、權益控制、財務風險控制、成本費用控制等內容。嚴格執行授權批准制度、內部牽制制度,保證不相容職務完全分離。第三,完善財產保全制度,限制未授權人員對財產直接接觸,並採取定期盤點、賬實核對、記錄保護、財產保險、記錄監控等措施,確保各種財產的安全完整。第四,正確處理好地勘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關係,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並切實做好地質調查專案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管理,盡力消除報賬制帶來的弊端。第五,強化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管理系統,重點針對資金籌措、重大投資、股權轉讓、債務清償、資產損益和稅收支出等關鍵環節,採取風險辨識、評估、預警、報告等措施,及時預判、防控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盡力分散、化解風險,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三)發揮核心功能,創新管理方法

  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應堅持以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推行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財務資訊化管理。對預算結果經常跟蹤驗證、有效控制偏差。建立健全資金管理責任制,引入考核獎懲機制,盡力縮短專案結算週期,重視客戶信用管理,做好定期對賬和債權確認,及時收回應收賬款。按市場規則實行資金有償使用制,根據目標任務規模和資金回收預期,準確核定資金佔用額度,擬定資金臺賬和滾動時間表,使資金分佈合理、流動順暢、週轉加快,從而降低資金成本,提高營運水平,產生更大收益,實現資金管理的精細化。在發揮好財務管理核心功能的基礎上,還要創新管理方法,學會投資理財、善於稅收籌劃、做好籌資融資,甚至學習外貿財務知識,瞭解利率、匯率風險,適應地勘單位“走出國門”的需要。

  (四)拓展服務職能,實現轉型升級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認為:“會計核算活動並不創造價值,而計劃、預算和預測、投融資等活動則有助於企業創造價值。”因此,他對華為集體的財務部門提出了四條箴言:第一,如果財務不懂業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第二,財務人員必須要有渴望進步、渴望成長的自我動力;第三,沒有專案管理經驗的財務人員就不可能成長為CFO;第四,稱職的CFO應該隨時可以接任CEO。可見,任正非先生對財務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有多麼高,對那些精通業務善於管理的財務人才是多麼看重。地勘單位的財務工作,雖因自身特殊性而不能簡單地類比,但是至少可以從他這種務實的財務價值觀中,得到一條重要的啟示:要想財務轉型成功就必須精通業務。這就要求地勘單位的財務部門,必須自覺轉換工作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要主動融入生產經營活動,洞悉業務流程,經常深入野外地質勘查和工程施工現場,開展調查研究,動態監督檢查,充分履職盡責,嚴防資金流失,控制財務風險。同時積極為生產一線熱情服務,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提供具體有用的、實實在在的指導,真正形成“業財聯合”。在此基礎上還要提高工作標準,拓展服務能力,藉助現代化管理資訊系統等先進工具和手段,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一部分工作重點逐步切換到企劃、決策、控制、分析等方面來,把財務資訊的關注點也從彙總過去轉向面對未來,充分發揮財務在決策輔助、風險防範、績效提升等方面的管控與助推作用,引領資源調配,帶動管理變革,創造更大價值。

  參考文獻:

  [1]龔峰彪.淺析林業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對策.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1(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