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精選

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精選

  第1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體育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機會,體育基礎設施投入也隨之增長。然而大型體育場館的賽後運營開發和管理問題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為了能夠充分利用我國大型體育場館提供的各種資源,完善其建設及運用管理等各項事務,以此減輕其給國家及地方政府帶來的負擔,提高體育場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文從管理學的市場運營視角出發,利用文獻資料分析、實地考察等方法,對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和經營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為解決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難題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二、大型體育場館介紹

  (一)大型體育場館定義與劃分標準

  大型體育場館是為了滿足體育比賽、體育訓練以及健身娛樂活動而興建的配套基礎設施。大型體育場館判斷標準要綜合考慮投資資金、能否承接高等級比賽活動以及表演活動方面因素。我國的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專案大多是由政府部門出資興建,以財政收入為主要的體育場館建設經費源。通常來說,大型體育場館屬於社會公共產品範疇,除了需要投入大筆建設資金,平時還要投入一筆不小的維護經費,這對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國內外目前為止都尚未建立劃分大型體育場館的統一的標準。根據我國的標準,投資金額超過三千萬元的體育場館設施就屬於大型體育基建專案,三千萬以下屬於中小型專案。

  (二)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基本要素

  1.人:經營者是場館經營的主體,而場館中的普通工作人員則是場館經營的主體和客體;2.財:經費是體育場館能夠順利得以經營管理的必要前提條件,沒有運營資金作保障,體育場館的任何經營管理活動都將無從開展,體育場館經營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可以是財政也可以是社會資本;3.物:體育場館中的實物資源,如器材、場地等;4.體育產品:體育場館所提供的各類服務;5.外部環境:指體育市場中存在的競爭對手、消費者,以及相關行業政策、法律法規定等。

  三、國內外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與管理現狀

  (一)體育場館的日常經營管理

  體育場館的日常經營管理,主要就是協調監督體育場館的各項服務和相關的勞務產品生產及銷售狀況,目的是為體育場館帶來最大化的經營效益。日常經營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場館日常維護和保養,聯絡比賽場地以及承辦各種體育文化活動、全民健身活動等;服務管理是指根據經營發展規劃,組織各種體育活動,保證體育場館在滿足社會體育文化發展需要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體育場館利用效率;財產物資管理是指根據財經管理制度以及結合管理部門自身實際,最佳化配置財務資產,使其達到最大回報率。

  (二)體育場館經營業務管理

  體育場館的主要功能作用是為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和服務等各項支援。因此,體育場館經營業務要圍繞體育專案來展開,要針對地方主要體育活動例如競技比賽、文化表演、健身娛樂等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專案。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種類和經營範圍,例如展銷會、高交會、文藝演出等。以此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率,增加場館的收入,方便體育場館的日常運營。

  (三)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投資結構單一,缺乏社會資金的參與

  國內的體育場館的投資建設以政府為主體,具有公用屬性。通常情況下,這些體育場館都具有投資金額大,回收期長,回報率低等缺點,因而社會資本一般並不願意投向大型的體育場館。我國的體育場館在投資主體方面選擇相對單一,社會團體及資金參與的積極性較低。

  2.佈局不合理,有礙賽後經營

  我國的大型體育場館在選址上目前開始向郊外延伸,因此交通上不夠便捷很有可能造成體育場館使用率偏低。由於城郊人口密度較低,周邊居民體育鍛煉意識不強,加上其收入水平相對更低,因此會降低體育場館市場需求。

  3.場館功能單一,設施利用率低

  我國的大型體育場館目前利用率相對較低,體育場館在功能上單一,個別場館設計主要為了舉辦高等級賽事,而忽視了普通市民健身需要,體育場館維持運營的成本相對較高。大型體育場館通常而言建設標準相對較高,規模也十分龐大,大大增加了場館的賽後經營成本。如果降低服務收費標準,則有違體育場館獲取經濟效益的目的,但是如果採用高價位收費標準則又缺乏競爭力,同樣不利於其經營開放。

  四、結論

  國外發達國家的體育場館在投資和建設的政策法規上相對於我國而言有很大的優勢,並且國外十分注重體育場館的後續開發利用這有較強借鑑作用。因此我們的場館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不僅要考慮該場館在賽事進行期間所需具備的功能,同時還需考慮其賽後的運營等各方面問題,以實現這些大型體育場館的多元化功能,從而保證這些體育場館在賽後能獲得較好的利用。

  第2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

  一、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基本模式

  經營管理模式是企業或組織經營管理的方法論。是在企業或組織內,為使生產、營生、勞動力、財務等各種業務,能夠按照經營目的順利地執行、有效地調整而進行的系列管理、運營活動的方法。目前總體來說,我國公共場館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兩種,即行政管理模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這兩種管理模式的區別主要是行政型管理模式的經費來源是由國家統一下撥,而經營型管理的經費來源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業務活動由上級下達,經營管理模式是完成任務後可多種經營;行政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固定工資和福利,而經營型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工資加獎金等。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主要採用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以滿足學校師生教學、訓練、競賽的需要為前提,並不是單純以經營為主體。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在行政管理模式下又主要分為體育部門管理模式、物業化管理模式、單位協作管理模式等多種方式。體育部門管理模式,能夠充分發揮體育部門自身特點和專業優勢,最大程度的滿足部門教師的體育教學、運動隊的專業訓練以及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缺點,體育部門教師在承擔繁重的教學、訓練任務之餘,還要兼顧體育場館和人員的管理,工作難度係數較大。

  物業化管理機制,高校成立專門的體育場館管理部門,實行專職人員負責制。這種管理機制同樣首先把滿足學校教學訓練放在首位,然後適當的對外有償開放。這種管理機制的優點是專業化、規範化;缺點是管理部門為了平衡體育場館的執行成本,會進一步強調創收,與體育部門之間由於體育場館的使用造成協調不順的問題。

  單位協作管理模式,也稱混合式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體育部門與物業共同管理高校體育場館的一種模式。除了上述三種場館管理模式之外,有些高校也釆用集體承包或者是個人承包的方式等,學校與承包方就體育教學與經營創收之間的問題進行協商溝通,達到雙贏的效果。

  二、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高校體育場館與社會中的體育場館相比較,資源較豐富,無論是總體規模還是人均佔有率都較高。但是在經營管理模式上存在較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關於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較差,缺少專業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總體學歷不高,對體育場館管理缺少理論支撐,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體育場館管理。第二,體育器材設施的耗損,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範圍增加,會導致體育器材設施受損程度增加,運動器材的使用不當是很經常的問題,經常是修好後時間不長又被損壞。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維護費用的增加。第三,經營管理制度落實情況較差,雖然在體育場館中都會有管理規章制度,但是這些制度的落實情況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的自主性較差、可操作性、規範性有待提高。第四,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較大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校外的活動群體的複雜性,校外的社會人員自身人文素養、道德情感等等參差不齊,這樣就會對校園文化和安全存在不好的影響。

  三、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最佳化對策

  (一)整編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策略,進行理論創新

  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應與體育場館的作用相一致。高校體育場館在滿足學校師生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也應積極對外開放,滿足社會成員需求,這應該是高校體育場館作為公共體育設施的一種基本功能。另外,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需要更為先進的理念,我們應該解放思想,不斷進行理念創新。

  (二)增強經營管理培訓,提高體育場館工作人員自身素養

  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應該立足於科學規範的管理,這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對場館管理人員的管理,管理人員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將直接影響到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好壞。基於此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應該尋求一批能夠相容體育與管理的全方面的人才,採用專業的管理模式,確保高校體育場館的正常運轉。

  (三)改善體育場館管理制度,加強制度執行的有效性

  高校體育場館中的管理制度應該根據自身的基本情況,依託於體育法規制度,使得學校的體育場館管理向著規範的方向發展,結合學校的各個部門的具體情況進行多角度的考慮,多層次的分析,形成綜合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對體育場館進行經營管理。

  (四)確定合適的收費標準,制定可行的開放計劃

  因為高校體育場館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與社會中的商業經營存在很大的差別。高校體育場館在對外開放時應該考慮自身場地的基本情況、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麵向社會群體成員的經濟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的經營管理。收費的標準應該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規律,制定可行的開放計劃。

  (五)須以長遠的觀點來經營管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體育場館滿足於學校正常的教學、訓練、比賽的前提下,努力創造更好的經濟收益,做到“以館養館,以場養場”的同時還應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服務。

  四、小結

  高校體育場館資源豐富,但是現在大多數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能夠充分的利用高校體育場館,現行體育場館管理模式亟待解決。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多種多樣,不同學校在選擇什麼樣的模式來經營管理體育場館時,不能夠主觀的、機械的照搬其他學校的模式,而應該從體育體制、本地區的特點、學校的特點和場館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從實情出發,找到符合規律、又尊重體育規律的管理模式,以求最大限度的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效用。

  第3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

  本文對永州城區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從經濟學和管理學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對策,以圖為體育場館的設計和經營提供科學的、合理的依據。

  一、永州城區體育場館的分佈情況

  我們對永州城區的體育場館包括室內室外場地,田徑場、溜冰場、游泳池(館)等進行了統計,發現永州城區的體育場館主要分佈在學校,長沙佔53.51%,株洲佔56.40%,湘潭佔54.60%,隨著全面健身計劃的實施,體育彩票等社會公益組織修建的社群體育場館也越來越多,從我們調查的資料看,長株潭社群的體育場館分別佔該地區體育場館的29.80%、26.90%、30.60%。

  經營性質的大型體育場館是指標準的可供大型比賽或者表演的場館等,一些標準的游泳場館等。我們對具備經營性質的大型體育場館進行了統計,發現具備經營管理條件的大型體育場館還是分佈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社群經營的主要是游泳池。

  二、永州城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部門重視度高,但是大型體育場館利用率低

  永州城區有一些好的體育場館,除了市體育局外還有湖南科技學院的體育館和體育場,但是這些體育場館的使用率並不高,與它本身具有的價值嚴重不符。它們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非常少,使用率明顯偏低。而這些體育場館每年的維護費用數幾十萬,入不敷出,給國家財政帶來很大的負擔。像美國的麥迪遜廣場花園,從1968年至今仍在使用,它一年舉辦的賽事約320場,觀眾有400多萬,使用率極高。

  (二)健身房發展迅速,但是裝置等硬體設施不齊全

  近幾年,永州城區的健身房開始增多,2010到2013年三年間,長沙市有一定規模的健身房從46家到268家但是裝置不齊全,且數量仍不多,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跟美國的健身房相比,中國的健身房比較小,裝置也比較少,對於去過美國留學健身的人來說,相對比起來形容中國安置的器械看起來像是小孩和老年人專屬區。

  (三)體育場館價格頗高,對外開放力度不高

  此外體育場館健身的價格對於受眾來說偏高,如時報《免費場館只存在腦海裡體育場館收費太貴不平民》,以及晚報《高校體育場館假期向社會開放收費高學生敬而遠之》等等新聞都頻頻爆出收費高的問題,有89%的成都受訪者抱怨價格太貴,運動不起,這一點也適應永州城區的發展情況。很多高校的體育場館僅限於本校的學生或者教師,如果非本校人想要健身,收取的價格就相當昂貴,迫使離學校近市民選擇更遠的地方健身。而像美國學校的運動場所大多是對外開放的,所取費用也相當低廉。

  (四)永州城區體育場館數量的發展跟不上經濟的發展

  永州城區的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快,對體育場館的建設有極大要求。中部地區要跟上東部地區的發展,就要提高體育場館的建設。因為,體育場地的'發展規模和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體育設施是體育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普及群眾體育運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正式亮相的《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提出到2015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達到70%,這樣一來,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集聚,勢必要求更多的體育場館的建設以滿足需求。

  三、原因分析

  (一)經營制度不完善

  1、無體育場館經營方面的認識

  中國的體育場館由於才剛剛起步,經營水平低,規章制度不完善,也沒有專業的營銷戰略,處於營銷觀念中最初的推銷觀念,甚至大型的體育場館連推銷的觀念都沒有,永州城區也如此,沒有系統的體育場館管理知識。

  2、無專業人才

  其次,大型的公共體育場館常常聘用來自體育部門的人員或者退役的運動員等,而不是專門的管理人才,儘管高文化、高素質,但是工作效率仍然低下,才導致體育場館經營不當。而歐洲一些國家,會專門聘請體育場館的專業人才來管理,以“精細化”作為管理思維。

  3、無制度規劃

  永州的體育場館沒有部門劃分,沒有把體育場館當做一個企業去經營,而且地方部門有時會為了自己的需要與利益而建造體育場所,所以體制內是非市場化的管理體制,這樣嚴重影響了體育場館的建設與發展。

  (二)功能單一

  體育健身器材較少,種類也不齊全,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而如果大量購買又容易造成閒置狀況,導致資源浪費,所以大部分健身中心的健身器材都比較短缺。如美國的麥迪遜花園,它不僅僅是一個球場,而是由大廈與球館組成的綜合性建築,具有多功能作用,這裡不僅舉辦過大學的籃球賽、網球賽等還舉辦過各種音樂會、戲劇、拳擊賽,以及是全美國業務最繁忙的頭牌球館。

  根據《深圳晚報》報道,深圳市體育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力爭在兩三年內把體育中心打造成以體育產業為紐帶、場館運營管理為依託,為社會提供多樣化、專業化文體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的體育產業運營商。”,而且將上述戰略定位細分為6個功能區:“國際專業體育競技場、全民健身體育公園、體育時尚綜合娛樂區、體育產品商業區、文體產業創意園區和體育產業交易中心。”長株潭也應當朝建設有多功能的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體育場館發展。

  (三)體育場館開放和開發力度不夠

  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大部分是為了專業體育員,以高標準、高豪奢來打造,這樣容易造成而賽後的維持以及運營負擔很重的後果。無計劃的後續工作,因此浪費、閒置對體育場館帶來極大的虧損,這一點,不符合兩型社會的要求。此外,許多高校的體育館都處於半封閉狀態,使用率較低,閒置在一旁,開放力度低下,這樣一來也導致了高收費的現象。

  四、解決方法

  (一)大型體育場館市場化,小型體育場所加大支援

  將大型的體育場館內外轉變成隨市場的變動而變動,隨消費者的需求而改變,把它當做一家企業來運營,自負盈虧。高薪聘用管理人才,制度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政府加大小型體育場所的支援,如減少稅費,提供場地等。

  (二)制度建設,成為統一的標準管理。

  缺乏體育場館的管理知識,也沒有系統的標準,政府需要擬定一套標準的體育場館建設要求,而且永州城區是城市群,可能會有地方差異,規章制度也要做到一致化,擁有統一的管理體系,使其管理經營合乎標準。

  (三)增加收入,以消費者為中心

  開放高校的體育場館,價格合理公平,不僅能解決資源閒置問題,也能給學校帶來一定收益。體育場館管理者應傳遞“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細緻化服務,配置齊全。可以在場所設定一些娛樂休閒區,如提供咖啡、茶、按摩等休閒消費。

  (四)吸引投資,多元化經營

  組織體育賽事是體育場館的基本要求,此外可以開展娛樂活動,如演唱會、音樂節、頒獎晚會等收取門票來增加收入,美國的一些大型體育場館還有的透過舉行大型會議、產品釋出會、記者見面會、跳蚤市場等各種活動來盈利。體育場館還可以修建一些餐飲場所,供活動舉行完後使用。

  (五)合理配置,佈局恰當

  大部分小型體育場所集中在市中心地區,對於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來說健身就不太方便,因此小規模的健身場所需要分散佈局。而大型體育場館,由於輻射範圍廣,規模大,資金投入多,宜建設在人流量大的中心地帶。株洲曾經有一所大型體育場館,由於地處偏遠,人少,虧損大,最終改為傢俱廣場。

  第4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

  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高校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擁有一定數量的體育場地,其中大多數為中小型體育場館。但在實際使用上,由於受到配套裝置或管理制度的制約,其作用主要是服務於學校的大型活動,能夠承接全國性比賽或國際單項比賽的高校體育場館還為數很少。

  (二)我國高校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產權歸屬問題

  產權不明確現象是制約我國體育場館開發的約束之一。所有權與經營權無明確分離,政事不分,政資不分,管辦合一,經濟效益低,管理水平劣質,缺乏經營的獨立自主性。

  哪種型別的實體應擁有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權來進行管理運營?政府部門應當努力建立運營主體,確立體育場館法人財產所有權的地位,實現高校體育場館的高效運營。

  2.經營管理者觀念滯後

  我們走訪調研發現,絕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者的觀念較為落後,主要體現在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者“等、靠、要”的思想難以改變。

  3.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當代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企業的效益絕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經營管理人才成為了制約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運營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4.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設計較單一

  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帶有高度的公益性和福利性,這種單一的融資方式致使國家財政支出負擔過重。

  二、國內外大型體育場館管理與運營的經驗借鑑

  (一)職業俱樂部自營體育場館模式

  目前,歐洲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體育職業俱樂部。具體來說,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出售電視轉播權、經營廣告業務、組織門票收入、開發球迷用品、發展俱樂部的會員、轉賣隊員、發行賽事預測彩票、經營第三產業等。

  (二)國家和政府公共體育場館

  目前,大部分國有體育場館在經營管理模式上急待進行改革,針對目前老體育場館的現狀,首先要實行政企分開,武漢體育中心就是這樣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可容納60000名觀眾。偌大一個體育中心,正式工作人員只有14名,而且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組織全年各大賽事和各種大型的文藝演出上。因此,在商業化經營和大型賽事之間要避免衝突,首先應保證體育賽事的正常進行,管理處要協調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三)國家與職業俱樂部共營的體育場館

  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勁旅尤文圖斯隊的主場阿爾卑足球場歸都靈市政府所有,專門為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而建,耗資1800億里拉,共有69041個座位。由於阿爾卑足球場並非專門的足球場,和聖西羅球場一樣,其球場和看臺之間的跑道影響了觀看比賽的氣氛。為改變這種狀況,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一直計劃對阿爾卑足球場進行改建,把阿爾卑足球場改造成一個以足球場為主的綜合性娛樂中心。

  (四)社群類體育場館

  將社群體育中心列為城市體育場館重點發展領域的理由如下。

  1.社群體育中心作為城市社群基本體育場館資源是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普遍認同的原則。

  2.社群體育中心具有多功能性、造價低廉、易於管理等特點。

  3.社群體育中心可以將許多體育設施集中建設,節省大量土地資源。

  4.以建設社群體育中心的方式發展社群體育場館,可以有效發揮社群體育中心在體育專案開展和組織方面的集聚。

  三、完善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與運營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確定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定位

  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法人制度、企業自負盈虧制度、出資者有限責任制度等。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體育場館均屬於國有資產,一般是全民所有制且具有一定社會公益性質的經營單位。多元化的運營種類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風險。

  (二)高校體育場館要牢固樹立市場營銷觀念

  許多優秀的企業都奉行市場營銷觀念。例如,松下公司在開啟中國內地錄影機市場前,曾對中國內地的消費者進行了周密的調查,摸清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及需求,摸準了中國消費者講實惠的特點。

  (三)高校體育場館應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形式

  當前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形式主要有6種形式:

  會員制的經營形式一般在發放會員卡時向客戶收取一筆取得會員資格的費用。

  承包制是指高校體育場館透過一定的合同契約對經營設施透過租賃、承包等形式轉讓經營權而獲得收入。

  合作經營是指高校體育場館投資土地、房屋或其他設施,其他投資者投資現金、裝置、管理等共同經營某項體育產業的經營模式。直接經營是指高校體育場館所有者親自進行場館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委託經營形式在歐美國家被普遍採用,特別是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體育場館由於使用率不高而造成的日常運作經費不足的問題。物業管理是指以大型專業物業公司為管理實體,實現高校體育場館的區域化和整體性綜合經營管理。

  第5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對策研究論文

  一、前言

  高校體育場館是指國家投資或學校籌資興建、學校管理的體育場館,主要用於教學、運動訓練、運動競賽以及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在“以體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指導下,高校體育場館開始由功能的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從無償服務向有償服務轉變等。透過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有些場館開始實現經濟效益。

  二、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場館功能單一,使用率不高

  現有高校體育場館大多是按照體育教學、訓練與競賽的要求修建的,在設計建造時,主要是從教學、訓練、競賽的要求考慮,功能單一,規模小、標準不高,附屬建築面小,因而承接大型運動會或比賽的能力較低,由於建在校園內對外開放率低,並受一些規章制度的限制,導致使用率低。因此,高校體育場館大多設施簡陋,缺乏配套服務設施,功能單一,實行經營型管理,其自我發展與生存能力較差。

  (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

  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人們的體育消費意識還比較淡泊,願意花錢到體育場館健身娛樂的人還不是很多。體育產業處於起步階段,體育健身娛樂還沒有成為社會的普遍需求,因而群體活動等社會效益較好的經營服務專案往往是虧本業務,經濟效益較差。現階段高校體育場館經營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

  (三)學校財務制度的複雜性與場館經營的靈活性相矛盾

  高校體育場館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成的,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在學校領導的統一管理下,要符合學校的一切財務制度,對經營創收所得收入按規定納入單位的財務管理,這對對外開放經營的積極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不利於經營方式的創新。另外,維修改造資金不足,場館發展缺乏後勁承包經營責任制對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曾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承包經營責任制帶來的場館經營短期行為使得有些場館的損耗、損壞急劇增加,維修費用急劇上升。

  (四)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人員超編嚴重

  經營管理人才是制約高校體育場館經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調查表明,經營管理人才缺乏的問題是當前高校體育場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長期以來,高校體育場館進人渠道多為體育系統內部流動,致使人員結構失衡,場館工作人員的來源主要是體委的幹部、退役的運動員以及少量的場地、裝置維護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經營型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改革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體制,實現多種管理模式並存根據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不同特點和經營管理的現狀,加大場館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實現多種管理模式的並存。對於小型高校體育場館,可以委託社群管理,方便居民參加群體活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健身、休閒、娛樂的需要,保障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對於大中型高校體育場館,應努力推向市場,採用市場執行機制,部分場館可嘗試實行公司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經營運作;對於一些訓練基地性質的場館可以委託給運動隊(俱樂部)、單項體育協會經營運作。

  (二)由於我國高校體育場館普遍存在功能單一的問題,因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面前,要實行開放經營必須進行投資改造,方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引導大眾的體育消費,使場館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資金的支援。鑑於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維修、改造資金嚴重不足,而國家投入又有限,因此多渠道籌集資金。

  (三)加強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由於高校體育場館經營創收不同於其它服務性行業,加強對高校體育場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監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根據市場調節和投入產出計算

  (四)引進人才與減員增效並重,完善內部激勵機制等手段規範場館的經營活動,確保高校體育場館綜合效益的提高。鑑於我國高校體育場館職工隊伍的現狀,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高校體育場館要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引進、培養既懂體育運動發展規律又諳熟市場運作。

  四、結論

  高校體育場館實行經營型管理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體育經費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其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場館功能單一,使用率不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學校財務制度的複雜性與場館經營的靈活性相矛盾;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人員超編嚴重等諸多問題面臨這些問題,必須從體制、管理、法規等多方面的改革加以解決。加強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一步引進人才與減員增效並重,完善內部激勵機制等手段規範場館的經營活動,確保高校體育場館綜合效益的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