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索及發展論文

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索及發展論文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臨床學科的主幹課程,是其他臨床諸學科的基礎,它的學術水平反映了中醫臨床學科發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門課程為基礎,闡述內科病證的證候、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指導中醫內科臨床實踐,系統地反映中醫臨床思維及辨證論治的規律。課程內容主要介紹內科專業基礎理論和各臟腑系統主要病證的基本知識及辨證論治規律。透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內科常見病的證候、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和處方用藥知識及部分難治病、急危重症的診治,熟悉中醫內科的臨床思維及實際操作程式。

  中西醫結合專業是培養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科學技術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的專科層次人才的一門專業,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運用中西醫結合的診法、辨證,中、西藥對臨床各主要學科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辨證施治,是近年來的熱門學科。各大型醫院除了在臨床上進行中醫、西醫專業的結合診治,並且逐步開展中西醫結合專業科室,加之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傾斜,使得中西醫結合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中西醫結合專業缺乏相關的國家規劃教材,如《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等,對於內科學的教育還在使用《中醫內科學》和《內科學》兩本教材進行講授,這就對中醫內科學的講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醫內科學中將中醫知識與西醫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以適應中西醫結合專業的特殊要求?筆者根據所在中醫內科學學科多年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的教學經驗,對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發展進行總結。

  1做好學情分析因材施教

  以河南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專業本科生為例,中醫內科學課程一般安排在五年制中第三年上半學期進行,此時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已經學習了大部分的醫學基礎課,包括西醫類和中醫類基礎課,其中西醫類課程有: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藥理學、診斷學等,而中醫類課程包括: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學習中醫內科學之前,對於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所接觸到的基礎課裡,西醫類的課程的數量要大大超過中醫類課程。而一些中醫學的基礎課和經典課,如《內經》各家學說一類的課程,是放在第三學年上半學期與中醫內科學的教學同步進行,另外一些如《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課程,由於學時的關係,僅僅作為選修課或者限選課供學生學習。

  筆者曾經訪問過許多中醫類院校,發現上述這種情況不僅僅侷限於河南中醫學院,在許多地方的中醫類院校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對於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學習中醫內科學之前,中醫的基礎相對西醫而言較為薄弱。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接受了大量西醫學的知識後,對於中醫學的理論和觀念理解不透徹,甚至出現厭煩情緒,加之網路上、媒體上對於中醫的質疑和指責聲不斷,也加重了這一現象。所以,在進行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著重強調中醫的理念和科學性,強調中醫藥的療效和群眾的支援度,樹立學生對於中醫的信心,改變不良觀念。

  2根據課時要求著重講解

  由於中西醫結合專業的特殊性和中醫、西醫課程並重的特點,大部分院校的中西醫結合專業的中醫內科學課程均存在壓縮課時的現象。以河南中醫學院為例: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課程設計為120個課時,而選用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十二五”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共分為上下二部分,包括總論、個論共8章,收錄了53箇中醫疾病,以平均每個疾病3個課時來計算,全部內容講授完畢最少需要160個課時,這對於原先設計的120個課時來說屬於杯水車薪。針對這一現狀,絕大部分教師上課時均採用只講授部分疾病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於如癭病、瘧疾、陽痿、遺精等臨床較少涉及的疾病的相關課程,一般採取放棄講授的做法,但即使是少見的疾病,也屬於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執業醫師考試的範疇,減少基礎知識的教學,非常不利於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未來臨床工作的開展。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選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應對:(1)壓縮不必要的'課時,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在中醫內科學的教學方案中,一般設計有4—8個學時的病案講解,而這種病案講解佔用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對此,筆者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和安排學生進行分組病案分析,一次8—12名學生,以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病案的分析,筆者選用一些臨床病例,或以教師模擬病人,讓學生模擬醫生的形式,“病人”口述病情,佐以舌脈補充,讓“醫生”進行理法方藥的分析,在課下進行門診醫療活動的模擬,同時進行分組討論和對比,對課上知識進行査漏補缺。這一方法一方面節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對臨床診療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認知,明白自身基礎知識掌握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或者選用換位教學法,就某個疾病或者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讓學生課下充分準備,然後進行分組討論,教師以學生的身份聽取彙報後提出問題並進行點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能夠透過各種途徑獲取知識並積極思考,加強自主思維能力、開拓創新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鍛鍊。利用這些豐富的課下活動節約的課堂教學時間,筆者對重點疾病進行深入教學,對一些臨床少見疾病也強調主要知識框架,讓學生對這些疾病有最基礎的認識。(2)改變傳統觀念,合理安排課時。傳統課時的安排是結合疾病特點和教材篇幅來指定的,對於癌病、血癥這一類疾病一般都安排6個課時來講授,筆者認為毫無必要。以癌病為例,傳統以腦瘤、肺癌、肝癌等分類方式進行講解,而筆者一般將肺癌的相關內容總結到咳嗽—肺陰虧耗證中進行講解,將肝癌相關內容總結到積聚的範疇裡進行講述,這種方式既符合臨床疾病診療發展趨勢,又減少了學生的負擔。

  3理論臨床並重中西結合

  不少教師在進行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內科學的教授過程中,對於所謂的中西醫結合,都進入了先講授中醫疾病,再講授相關的西醫疾病的概念和治療這一誤區。筆者認為,中西醫結合不僅僅是治療的結合,更應該是中西醫理論的結合。以中醫內科學的脾胃系統疾病——胃痛為例,筆者在講授胃痛概念和歷代沿革後,會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麼胃痛的別名叫心口疼?為什麼直到《蘭室秘藏》一書才首立“胃脘痛”一門,而在之前所述的胃脘痛一般都以心痛而名?比如“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湯主之”。讓學生體會到造成這一誤解的原因:心臟與胃的位置過於接近,臨床上許多認為自己是胃痛的病人,其實是心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發作導致,比如不典型性心絞痛,其疼痛範圍可以從肚臍中一直到下嘴唇。講述這些概念,教導學生在臨床上見到一些年紀比較大、身體比較肥胖,或煮是有心臟病病史的“胃痛”病人,一定要注意心電圖檢査,排除心臟方面的疾病。在講解胃痛的西醫學相關疾病時,對於萎縮性胃炎的解釋,筆者會強調萎縮性胃炎的重要特點即胃固有腺體的萎縮,導致胃酸分泌不足,這與中醫胃陰不足的理論和表現十分接近,同時胃陰不足的病人在全身會有陰虛的表現消瘦、乏力、陰虛內熱伴有低燒,這些表現與西醫學中的惡病質有一定聯絡,這又符合了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屬於“胃癌前期狀態”這一理論。這些中醫理論知識與西醫理論知識的結合,才是中西醫結合的正確方向,只有理論得以結合,才能正確的指導臨床治療和用藥,改變現在中西醫結合僅僅是西醫為主,配合吃中藥的尷尬局面。

  中西醫結合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尚處於初期階段,較之內科學和中醫內科學這兩個成熟的學科,還有許多方面有待完善。加強中西醫結合專業的中醫內科學教學改革,對培養學生中西醫結合的辨證論治的思維方式,為培養新一代全面發展的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藥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