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論文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論文

  現如今,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由於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多年來人們習慣於過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利於複合型人才的成長,因而,探索和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

  探索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首先要明確現有模式和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教學內容過分重視技術的原理、過程和結論,忽視實用性和創造性;教學過程中拘泥於教材,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不能調動學生興趣,不切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目標過多考慮“某一具體崗位的職業要求”,以實用性為唯一目的,不追求體系的完整性,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組織形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考核方式不能適應素質發展的需要。

  針對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一直在探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斷地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更新與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適應網路和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由課程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

  一、教學內容

  職業院校辦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按照新時代的需求和職業界的需要來培養學生,應重視產、學、研相結合,並緊密地結合我國的經濟狀況,把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學校辦學的主要方向。根據教育部高職計算機教學大綱和各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知識結構,以及21世紀對人才資訊能力的要求,我們將計算機應用專業(網路方向)高職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的基本內容確定為:“網路通訊和原理的基礎知識”、“區域網典型組網技術”、“網路互聯裝置和技術”、“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設計與架構網路“等幾個基本部分;另外,還須介紹小型區域網的Internet接入技術。其他專業的教學是這幾個基本部分的基礎上進行靈活組合。

  二、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採用了以下的多種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理論教學:以必須、夠用為度。對於那些必要的、關係到網路系統內的規律性、邏輯性和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內容應作較為詳細的介紹;對於涉及今後發展可能需要的理論內容,也要作必要的簡明扼要的敘述。這樣既為學生適應崗位的實際工作打下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也為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空間。

  (二)實驗教學:根據實際的需要,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組建、管理和使用網路三個重點部分,要求完成組網技術(含基本組網技術和互聯技術)和微軟作業系統的網路管理技術兩項主要的內容。這樣,透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的緊密結合,不但可以使學生透過應用及實踐的學習,深化對理論和設計部分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學會理論方法的實際運用技術。從而達到了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進而融會貫通的目的。

  (三)集中實訓: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一般可安排1-2周的集中實訓時間(80學時)專門進行網路的綜合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分成小組,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課題,組內同學自己分工,協同工作,互相討論、共同分析與設計網路。在設計期間,應設計豐富的課程設計內容,配備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指導;學生透過互相學習,共同實踐,寫出綜合實訓報告,最後由教師對實現的設計進行答辯與驗收,給出實踐的.成績。

  (四)“0”學時和“市場調研”的補充教學方法:由於網路技術日新月異,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緊跟形勢,因此,對於區域網的綜合設計作業、網路互聯裝置等內容,可根據情況要求學生在課下,結合理論進行市場調研,寫出自己的調研總結報告,達到訓練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例如,有關網絡卡的報告,應當包含網絡卡的工作原理、實際的作用、常見型別、選擇的原則和注意事項等。

  總之,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質疑問題,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比較先進的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合作性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誘導教學法和小組學習法等,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有講有練,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

  三、組織形式

  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我們要合理地調整並安排理論教學內容,教學實驗,以及綜合性設計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即將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這三個階段既有適度的理論知識學習,又有實驗的穿插活動,最後的綜合性網路設計使得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在不斷的穿插、交換、互動的過程中進行,並輔助以市場調研的方法。這些環節相輔相成,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使計算機網路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應用化、社會化、家庭化,使得學生容易並樂於接受和掌握。

  四、考核方式

  在課程的成績評定中,堅持用能力指標來反映學生成績。有時,期末考試成績只佔很少的比例;而作業成績、實驗上機成績、平時(調研報告及報告置疑)成績、綜合性設計成績將實際決定學生的總成績。成績評判的標準在於考核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所獲得的全部學習經驗(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學習)均能得到認可。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筆者深深體會到一門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法改革的任務是艱鉅的。要在課堂中經過不斷的努力,使得學生能從以往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學習的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狀態,提高學習的興趣;透過綜合課程設計,不斷增強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和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相互之間的協作精神,併為今後其他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改革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本知識、管理和應用技術掌握得比較好,因此,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成就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