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級管理及學生德育工作創新教育論文

淺談班級管理及學生德育工作創新教育論文

  班主任工作策略與模式的創新,一直是教育界同仁深入研討的熱點問題。我在工作中,結合90後學生的特點,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策略,創新德育方法,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

  一、注重班幹部培養

  90後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新鮮事物,但又不肯多付出,因此在班幹部選拔與培養上我採取了起初先指定,一個月後鼓勵學生競選的方法。當然,要想讓同學們動起來,首先在指定試用的一個月就要充分讓孩子們體會到作為班幹部服務與收穫的樂趣;並且不斷給同學們講突出能力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的一些熱點話題也不時地講給孩子們,讓他們體會。比如,現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走向,觀看“我是大明星”欄目的體會等等,讓同學們漸漸有了鍛鍊自己與貢獻班級的嚮往,那麼班委競選就會精彩,並能進一步瞭解學生。為提高班幹部的責任心,可明確每個班委的職責,並下發聘書。

  二、培養典型學生

  翟同學是班上典型的“活躍分子”,上課說話,下課打鬧,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班裡大多數同學都對其比較反感,甚至有些敵對。因此,平時我對他的關注比較多,但是慢慢地發現這孩子身上也有很大的優點:很樂於助人,也很嚮往與同學們的相處。於是,我首先從他所在的小組入手,透過一件件小事改善組員對他的印象。比如,那天在教室我看到了我曾經在初中作文裡常看到的故事。一個同學小聲問我:“老師,你看我的生物同步訓練是皺的。”我一看確實皺得很嚴重,但是還好沒缺頁,這時教室裡的書已經全發完了,沒有剩餘的。“給你這本吧。”一個很小的聲音傳過來,正來自於翟同學。我接著問:“你這裡多了一本麼?”“老師,沒有,我和他換了,沒關係。”這時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尤其是在這個獨生子女的年代裡,再出現這樣的情景,心裡暖暖的。我放大音量聲情並茂地給同學們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在接下來給翟同學安排了衛生區一小片衛生區域的負責人職務,他果然沒讓我們失望。

  就在那一週陰雨綿綿,從週一到週四了天才剛剛放晴。“杜老師,房主任在樓下找你呢,好像你們衛生區的`垃圾池周圍堆滿了垃圾。”剛從進修學校聽褚愛華老師報告回來還沒坐穩就聽到了這樣的噩耗,於是立刻到班裡帶著打掃垃圾池的同學趕到衛生區,眼前的境況也讓我傻眼了:垃圾池周圍有很多垃圾和紙箱,但是都已經讓雨水浸泡透了混合在一起。“這可怎麼弄?空著的垃圾箱不往裡放,幹嘛要把垃圾扔在外面?這也忒不像話了……”只聽幾個同學你一句我一句地在那說著。我也覺得心裡窩著火,分配了一下任務,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但是實際比我們想象的更難弄,掃帚根本掃不起溼透的紙箱。只見這時翟同學去牆根拿來了一把鐵鏟就開始收起垃圾來。很明顯,被浸透的紙箱已經很重,很難剷起來了,於是他就開始用手把紙箱往垃圾池裡裝。其他幾個同學都在一邊往後退著,生怕髒水濺到自己身上。看到這個場景,我不能責怪其他同學,但是翟同學又一次讓我感動了。看到他吃力地收著垃圾,還不時地有髒水濺到他身上,我立刻過去接過了鐵鏟。“注意別把衣服弄髒了。”“沒事老師,還是我弄吧。”我堅持接過鐵鏟,真的很重,我猛一用力,腰很疼。回到教室後,我再次把我的感動傳遞給了全班同學。此時的翟同學透過點點滴滴的事情已經改變了同學們對他的印象,雖然鑑於起初基礎的薄弱,在學習上還沒到班級前列,但是取得的較大的進步已讓其家長對其重獲信心,並能在家長會後和我開始交談孩子的情況了。

  三、設立班徽、班旗

  一個國家有國旗,一個政黨有黨旗,一個學校有校旗,一個協會有會旗,自然一個班級也應該有班旗。對一個組織而言,旗幟的有無就標誌著該組織的興亡。雖然一個班級的班旗並沒有如上述的那麼重大的意義,但其作為一個班級的標誌的意義則是顯而易見的。對一個班級而言,班旗對外可起到一種宣傳、標示作用,對內則起到一種團結、凝聚作用。其物雖小,其指大焉。

  我們的班旗是由一個粉紅色的心形和一雙翅膀組成的。紅色代表熱情,橙色代表快樂、積極,綠色代表和平,藍色代表自由。大大的心形用“6”和“9”組成,說明我們六年級九班是熱情、快樂、積極、自由、和諧的班集體。大翅膀代表著希望,這預示著我們六年級九班將帶著希望在天空中飛翔。

  班 旗 嵌入班徽的班旗

  我們的班徽:紅色代表活躍、積極;黃色代表溫馨;綠色象徵希望。“7”和“9”是一個整體,象徵成功與勝利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心由“7”和“9”組成的大大的“V”意味著成功與勝利必將屬於我們。我們又把班徽融進了班旗:綠色象徵著繁茂而有生機的草地,藍色代表著廣闊而明亮的天空,班徽就是我們的班級。班旗象徵我們的班級帶著生機與活力,我們的班級像綠草上鮮豔的花朵,必將出類拔萃!

  四、發揮班級小組評價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種常見的課堂學習方式,為了促進合作學習的效果,我們在教室內設定了小組評價表,要求每節課教師都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小組評分,以透過對小組整體的評價與考核,激勵每位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糾正學習方式、落實學習效果。

  誠然,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的問題,其有效模式、策略、方法,尚需進一步探索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