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元公共教育體制推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的論文

構建一元公共教育體制推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的論文

  摘要:針對我國城鄉二元教育格局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基礎薄弱、人才培養模式簡單化、嚴重脫離實際需求和人才就業思想僵化的狀況,應該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走出惡性迴圈發展的怪圈,把構建城鄉一元的公共教育體制作為城鄉和諧和社會公平的基礎。從轉變教育觀念、轉變發展模式、廣開教育渠道和最佳化資源配置等多種途徑來解決西部地區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困難。

  關鍵詞:西部地區;小康社會;城鄉二元結構;教育;發展模式

  一、城鄉二元體制下教育現象及根源

  現象之一:2000年全國總人口達到12.7億,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8年左右。發達國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則為:美國13.4年、英國14年、加拿大11.6年、日本11.1年、法國13.1年、澳大利亞14.4年、芬蘭13.5年、愛爾蘭11.7年。到2021年,我國人口基數預計將達到15億,縮小差距的任務十分艱鉅。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導致了特殊的教育體系和教育結構。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舉世公認的長足發展,但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從而決定了投入教育的資源總量有限。無論從縱向上還是從橫向上比較,都不難看出我國落後的經濟支撐著龐大教育的窘境。

  現象之二:從相對量來說,我國人均佔有的教育資源處於世界靠後的位置。發達國家的人均公共教育經費,絕大多數在1000美元以上,瑞典超出2000美元;日本、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在1000美元~1500美元之間。中等發達國家在100美元~500美元之間,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低於100美元。我國人均公共教育經費只有9.4美元,低於印度的11.5美元[1]。

  現象之三:在城鄉二元體制下,教育投入和結構不合理。全國80%以上的地方教育經費來自於中央和地方財政,西部有的省份達到90%以上。稅費改革以後,在加大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再難以負擔龐大的教育經費投入。

  現象之四:辦學形式以城市為主導,在課程設定、教材編寫、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諸多方面不切實際地實行“統一”,使得城鄉教育價值取向與目標效果產生背離。

  現象之五:城鄉二元體制下的教育發展產生明顯的地區差異。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地區的文盲率分別為6.4%、7.5%和11.5%;而相應的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佔總人口的4.5%、3.5%和3.0%;具有高中和中專學歷的人數分別佔13.3%、12.1%和9.3%;而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6.9%、37.6%和46.6%[2]。

  究其上述現象的產生根源,綜合學術界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的分析,筆者認為,應將城鄉二元體制下的教育發展不平衡視為“三農”問題的組成部分。而農村的基礎教育問題是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在教育發展上的突出問題。

  首先,城鄉二元體制使農村基礎教育被邊緣化。教育發展的狀況,受制於政治經濟的狀況及其需求水平的制約。公共資源的分配,遠非教育系統自身能夠解決。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多年來嚴重不足,一直沒有達到佔GDP6%的國際標準,導致老百姓不得不付出沉重代價為教育買單。結構性問題不解決,教育邊緣化現象還將持續。

  其次,城鄉二元社會組織模式使教育資源的配置極不均衡,長期表現為“城鄉分制,一國兩策”。2000年,全國“兩基”達標地區人口覆蓋率為85%,而西部地區僅為71%。到2001年底,全國尚未“普九”的490個縣中,西部地區佔了433個[3]。我國高校過分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有13個省沒有重點大學,不適應西部大開發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西部地區各級各類教育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同時,全國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差距也比較顯著。目前,城鄉適齡青少年受教育年限相差3~5年左右,這種差距還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再次,我國的教育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十多年來,教育體制改革雖有了突破性發展,但教育觀念、執行機制、管理體制、教學內容和方法等仍比較陳舊。

  二、構建城鄉一元化公共教育體制,推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

  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幾乎一切公共資源分配都向城市傾斜,教育投入也不例外。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之處。針對我國城鄉二元教育格局的狀況,創新教育發展模式,走出惡性迴圈發展的怪圈,應將構建城鄉一元的公共教育體制作為城鄉和諧和社會公平的基礎。

  農民之所以成為弱勢群體,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種知識技能的缺乏,導致他們在就業競爭中處於弱勢,限制了他們進入社會主流。要提高農民收入、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就必須從重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入手,建立農業和農民的自我發展機制。機制的建立不僅要靠農村和農業改革的深化,更要靠農民素質的提高、農業科技的發展和農村的城鎮化建設,靠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而所有這些,又都與農民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大體公平的公共教育體制相關。可以說,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是當前城鄉之間最主要的也是根本性的不公平。因為收入的不平等多源於機會的不均等,特別是受教育的機會不均等。

  費改稅之後,政府採取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農民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但是由於縣財政能力有限,對於龐大的教育支出力不從心,而中央的轉移支付有限,農村教育經費匱乏的困境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每況愈下。要從根本上解決公共教育公平問題,還要致力於重構城鄉一元化的公共教育體制,明確政府是義務教育的投資主體,合理配置城鄉公共教育資源,努力實現城鄉兒童享受均等的公共教育資源待遇的起點公平和機會公平。

  黨和政府近年來提出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戰略,客觀上要求公共財政在實現城鄉公共教育起點公平和機會公平之前更多地補貼農村基礎教育建設,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鄉間公共教育的公平程度。反哺之義,當不止於減負少取,更在於加大投入,使公共財政更多地補貼扶持三農,其中農村基礎教育建設理應是重中之重。要做到這點,必須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讓教育投入向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把農村義務教育的政府供給和城鄉一元供給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義務和長期目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顯。因為客觀上的城鄉差距還將持續,在獲取受教育的機會方面,基礎教育仍然是農村人口可以享有的重要教育形式,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其獲得其他社會資源、參與社會競爭,從而成為改造城鄉二元結構的主要前提。

  再從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客觀事實看,要從地區教育發展現狀來發現不同要素變化的趨勢,從中分析區域競爭力的強弱,把發展落實到競爭力要素的動態變化上。辯證地把握本地區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從優勢中發現劣熱,從劣勢中尋找優勢,把有競爭力的領域作為區域發展教育的動力和重點。發達地區並不等於沒有弱勢,欠發達地區並不等於沒有優勢,從這方面找到自己發展的重點,對區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面把握教育發展要素,創新西部教育發展模式

  (一)創新西部教育發展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1)理性認識西部教育發展的機遇與困難,為教育發展提供體制保證。西部大開發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戰略機遇,但教育發展要從西部區域的實際出發,利用現有資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風,利用機遇優勢,克服空間制約因素,走特色發展道路。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深化改革,為教育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證。

  (2)全面把握教育發展的要素,為教育發展提供科學的機制保證。要認真研究和關注西部教育發展與西部人口的數量和質量、物質和精神環境、資源等的關係,把教育發展建立在對眾多因素的科學把握上,科學編制和落實發展規劃,為教育發展提供科學的機制保證。目前,我國普通教育和幼兒園在校生數為2.4億人,成人學校在校生數為7880萬人,尚不算非正規培訓,兩者加起來就是3.2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人群。但是,由於經濟實力薄弱等歷史原因,我國的勞動力結構重心偏低,人力資源處於劣勢地位。

  (3)教育結構調整必須有利於構建城鄉社會和諧。現代社會進步不僅表現為經濟的發展,更表現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既不能為追求經濟增長而忽略教育,也不能為了達到短期目的而急功近利。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為前提,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西部教育的教育結構、專業設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不能盲目仿照發達地區而嚴重脫離當地的生產和生活實際,避免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視滿足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4)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為教育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要切實將西部教育辦成著眼現實、瞻望未來的強國工程和希望工程,而不是“失望”工程、“面子”工程和所謂的“政績”工程。既需致力於解決現實問題,又要著眼於長遠發展,不能急功近利,要始終把服務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歸宿,以學生為本,追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並形成制度,為教育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創新西部教育發展模式的主要途徑

  (1)深入貫徹先進的教育觀念。就目前而言,觀念更新的內容主要為:一是要確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基礎教育是人才形成和素質提高的基礎的觀念,克服教育上的短期行為;二是必須確立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不是消費而是投資行為的觀念,深刻認識教育投資的方向和意義,著眼於長期效益,以對人的投資吸引和推動對物的投資,以人的素質的提高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三是更新教育理念,把培養有知識、有技能的勞動者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摒棄以升學率為學校追求目標的理念。

  (2)由粗放發展向內涵式、集約型發展轉變。一是必須在確保投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育內部的潛力,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杜絕教育資源浪費現象;二是應合理調整學校佈局和專業設定,改革用人制度,加強人才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充分開發學校的人力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規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確保教育經費充足,為教育發展奠定經濟基礎。在教育經費的保證措施上,一是要提高中央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只有切實提高中央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西部地區教育經費才能水漲船高。二是多途徑籌措西部地區教育專款。中央政府應把對教育的支援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做到專款專用,下大決心保證財政投入,使比例逐年增加。地方各級政府應切實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根據財政實力按比例分擔基礎教育費用。同時,輔之以社會力量辦學,以政策引導企業和個人投資基礎教育。西部地區由於經濟不發達,相當數量的鄉級、縣級政府財力薄弱。在這種情況下主要靠地方財政補貼的基礎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扶持西部教育,可透過向世行貸款、發行國債和教育彩票、徵收教育稅等渠道籌集資金,為西部教育發展奠定基礎。

  (4)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在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的同時,調整專業結構,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基礎教育必須進一步推進農科教結合,促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統籌協調發展,把文化知識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與實用生產技術培訓結合起來。要適度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規模,高等教育要設定一些直接為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特色專業。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現代遠端教育、職業資格證書教育和其他繼續教育,完善自學考試製度,形成社會化開放的教育網路,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結構體系,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需要。

  (5)推進多元化共同投入體制,形成“政府投入為主,全社會共同分擔”的教育經費投入新機制。要加大改革力度,擴寬思路,拓展財源,合理配套,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同時,強化教育資金的運作增值,增強教育的良性迴圈能力,為建立區域現代化教育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樹立“教育投資消費觀”,強化“辦好教育為人民”這一改革宗旨,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體制有一個根本基礎。強化國民的教育投資與教育消費意識,促進社會和家庭消費結構的改變,引導國民文明消費的內容和取向。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全社會共同分擔教育成本的新觀念,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體制逐步完善,成為教育事業進入良性迴圈軌道的支撐點。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西部教育目標與基礎的統一

  教育部、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在《2004—2010年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當前和今後幾年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時期,也是西部地區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的重大機遇期[4]。但有機遇並不意味著成功與發展,如果不把“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與西部基礎教育結合,則很難把握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歷史機遇。在現代社會,教育水平已經成為社會分層的重要依據,與一個人的就業、收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和決定性的影響。在財富、權力等社會資源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教育機會的均等是唯一可以讓人參與角逐、向上流動的希望所在。透過教育和因教育而獲得的知識技能,是主導社會流動的重要機制。教育是人力資本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教育發展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是巨大的、長期的、潛在的、導向性的、綜合性的。西部地區要實現全面小康,基礎教育發展是關鍵中的關鍵。

  首先,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是透過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持續地為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提供不斷豐富的物質和文化產品,滿足人類自身的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作為欠發達地區,西部地區應當把加強基礎教育作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措施,把有限的資源更多地投向基礎教育。

  其次,全面建小康社會的本質內涵決定了教育是最重要的建設內容和目標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說,區分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的根本標準之一就是人的全面發展水平。從人的個體而言,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滿足程度或者自我實現程度,即每一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而對於一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對於一個群體、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來說,人的全面發展則是指絕大多數人都能平等地享受發展所帶來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態的好處。因此獲得充分的受教育機會本身就是全面建設小康內在要求和基本內容之一。

  第三,基礎教育是更高層次教育的前提。對於農村全面小康來說,西部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的狀況和發展水平不僅直接影響著廣大農村居民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而且將從根本上決定著農村全面小康、乃至全國小康的水平和狀態。

  綜上所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家關於西部教育的發展目標也令人鼓舞。但從實際情況看,由於長期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滯後依然嚴重製約著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也影響著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投資規模、提供優惠政策的實際效果。

  教育發展與人口的數量和質量,與物質和精神環境,與可利用資源等的關係密切,要使教育發展建立在對眾多因素的科學把握上,科學編制和落實發展規劃,縮小人為因素和隨意性,為教育發展提供科學的機制保證。要理性認識教育發展的機遇與空間,為西部教育發展提供體制保證。西部教育發展一定要從區域的實際出發,盤活現有資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風,利用機遇優勢,克服空間制約因素,走特色發展道路。要找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突破口,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深化改革,為教育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證。

  參考文獻:

  [1]鄭寶華,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農村發展[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03:205.

  [2]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和國家統計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24-29.

  [3]牛嬙.教育:中國教育距離世界有多遠[N].北京青年報,2002-07-15.

  [4]教育部,國務院西部開發辦.2004-2010年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於連坤.努力形成公平與效率良性迴圈的社會發展機制[J].理論前沿,2005(5).

  [6]田成川,李寶庭.社會公平與和諧社會建設[N].經濟日報,2005-03-03.

  [7]顧建軍.教育與反貧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