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教育質量與成本管理的思考論文

關於高職教育質量與成本管理的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質量成本管理

  論文摘要:從教育投入、教育過程和教育產出三個方面對高職教育進行質t分析和成本瞥理的思考,以達成在整個商職教育過程中“投入與產出”的有機結合。

  在我國高教改革的浪潮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迅速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大眾化的主力軍,但高等職業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教育質童問題。例如專業結構不合理,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基礎設施難以滿足需要,教學內容陳舊、課程結構不合理、培養方式落後,管理觀念和體制滯後等等。要解決高職教育質量問題,教育投入是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因此,我們要引進成本管理的機制。對高職教育活動中所發生的教育消耗,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科學管理工作,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徑,減少不合理支出,以最少的教育消耗培養出最佳數量和質的高技術人才。

  一、教育投入:質量與成本的統一

  教育質量是教育成本實現的關鏈,沒有一定質量的教育其成本是很難實現的:教育成本是教育質量的基礎,沒有一定的教育投入,教育的質量也是難以保證的。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密切關注教育質量與成本,關注教育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變化。如果我們能夠降低教育消耗成在教育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質,那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必然會提高教育投入的收益串。

  〔一)投入方式轉變的必要性

  我國對高職教育的投入,無論是與發達國家,還是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都是比較低的。傳統的`高等教育投入,一直是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粗放型投入方式,只注重投入量的增加,並不注重投入產出的比例變化。這使本來就投入不足的高職教育,產出就更少了,鑑於我國高職教育粗放型投入方式造成的巨大的資源浪費,改變粗放型投入方式,已經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發展最迫切的問題了。

  〔二)投入方式轉變的可行性

  改變舊的粗放型投入方式,採取提高“投入產出比率”的集約型投入方式,關鍵在於高職教育投入方式上引進市場機制,用市場手段來科學地瓦置教育資源,國家則對其保持有效的宏觀調控。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育投入的來源方面。改變過去單一的財政撥款型投入方式,採取多種投入方式並存,實行投入主體的多元化即不僅包括政府和社會的公共投資,也應包括企業單位和個人及其他方面對高職教育的非公共投資。同時應充分調動社會各投資主體投資辦學的積極性,以形成一種多渠道籌集資金,多種力量投資辦學的新體制和新格局。

  2在教育投入的管理體制上,應合理發揮政府對各級各類教育投入調節和引導作用。同時。要強化高等教育內部的管理,引進競爭機制。採取聘用制,提高教師的實際收入水平。

  3在教育投入的利用上,提高我國高職教育的辦學規模,努力實現高職教育產業的規模效益。提高辦學規模的方法,一是各類學校實現資源共享,勢互補,精簡機構,減少冗員。提高師生比例,充分發揮現有學校的教師和校舍、儀器裝置、圖書資源等方面的潛力:二是針對不同的情況,對基礎好的重點扶持,對一些辦學效益極為低下的學校,分別採取“關、停、井、轉”的方式,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和損失。

  二、教育過程:多元主體的統一

  教育過程是保證教育質量的中堅環節。在這一複雜峋系統中,要把握來自各個方面的力。充分調動各主體的積極性,理順各個環節的關係,以避免出現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

  (一)辦學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所有制成分的多元構成、社會利益主體的多元化、高職教育的多元辦學主體地位日漸明朗。以政府辦學為主,政府、企業、學生家長共同投資,共同參與辦學,分享教育投資利益的多元辦學機制正在逐步形成。政府是投資辦學的最大受益者。教育的產出最終是為社會、為國家服務的:企業只有參與到投資辦學中來。才能更好地把學校人才的培養納入自己的軌道,以縮短崗位適應期。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而學生家長參與辦學,更加增強了學生與家長的一種主人翁的貴任感和自豪感,使學生以更積極的面貌投入到學習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更大地獲得投資回報。因此,辦學主體間關係是平等、互利、互動、協調的社會夥伴關係。而這種關係的產生,不但使教育的成本大大的降低,而且積極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質。

  (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理順系統中的各個環節,同時加強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才能逐步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1、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院教務部門必須制定一套完整、規範的教學管理制度。如:關於專業、課程建設的意見,教師教學工作規範,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等等。在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保障有章可循,遙免出現教育資源的閒置與浪費,以增強教學的質,減少教育的成本。

  2、引進先進的管理手段

  由於管理工作策雜,資訊量極大,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一些程式性工作如教務管理、學籍管理、成績管理、教材管理等都應藉助計算機輔助管理予以解決。管理人員可以集中加強非程式性工作,解決非程式化決策問題,這樣既有助於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又能降低教學管理成本。

  3、師資隊伍

  在高職教師的培養上,到底是學校自己培養,還是到企業去聘請?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走出去,請進來”。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教師到企業、到工廠、到第一線去培訓,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高職院校還聘請專家、工程師、高階技工等企事業單位一線的優秀人員到學校進行教學。口號是喊出來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有許多的問題和阻力。如“走出去”後使本來就緊缺教師的高職院校如何城補缺漏?“走出去”後教師的待遇和職稱與未“走出去”的教師如何進行區分?“請進來”的教學人員教學水平如何?如何協調好“走出去與請進來”的中間環節?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應如何解決提高教學質量與加大教學成本的矛盾?我們認為,政府在教育投入和確定學費標準時,要考慮到高職教師培養的成本。在這樣的前提下,學校理所應當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到企業輪訓的制度和完善教師評價、聘用、報酬制度。

  4、實訓基地

  高職教育有沒有特色,能不能實現培養目標,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上,那麼如何進行實訓基地建設,使農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同時又提高實訓質量?我們認為,各高職院校走聯合、共建之路。甚至可以設想由省教育主管部門與企業、勞動主管部門舉辦大型大類的實訓基地。該實訓育,系統地對畢業生進行技巧訓練。鼓勵並帶動畢業生共同蒐集就業資訊,滿足大多數畢業生的資訊需求,使就業資訊渠道更加暢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