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精選10篇)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精選10篇)

  在各領域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1

  論文摘要:高職高專體育課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從體育教學的特點出發,探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使其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培養

  一、前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階專門人才,新世紀將是高等教育發生劃時代變革的世紀,培養具有競爭意識,開拓創新意識的全面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將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體育教學不僅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更具有自身鮮明特性,體育教育為學生提供獨特的學習生活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操作的表現機會。對於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提高,具有其它學科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

  二、體育教學中應突出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所具有的意識傾向性以及經常出現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個性的傾向性是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是認識和獲得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以及堅定某種觀點的正確性和支配其行動的傾向性。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認為個性是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培養個性是創新素質的基礎。而體育活動它要求參與者的身心必須有較大強度的緊張,同時與追求優異成績的積極意向緊密聯絡,這對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社會交往能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重點,是創新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創新素質表現為發現問題、求新求變、積極探索的心理趨勢和理性精神。體育活動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它不僅可以培養人的自己完善能力,還可有效塑造人的行為方式。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突出自己,完善自己,最大限度的發揮體力和智力水平的實踐活動中以創造佳績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已經蘊含著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過程,因此,學校教育必須肩負著這一培養重任。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關鍵。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求新求異!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要善於獲取知識,永遠充滿對獲取知識的渴望,並具有較寬的知識面,還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和深入,因為創新能力是一個人創新素質的最好體現,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核心,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在體育運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其創造思維的能力,教學實踐中轉變傳統灌輸式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性的培養,開發學生的潛能,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造就創造型人才的首要任務,

  三、體育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

  (一)轉變教學指導觀念。樹立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為目的的教育理念,體育教育應身體力行,轉變觀念,從單一的生物體育教學觀轉變為多維的體育教學觀,從傳統的以體育知識、技能灌輸為中心轉向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要充分相信學生,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關係,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地位,讓學生樹立起自理、自制、自練、自評的思想,只有讓創造者獨立自主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才有可能使其創造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和方法,體育教學必須實行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並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往的教學形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這是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及其它能力的培養,應把封閉式教學轉為開放式教學在完成教學計劃後,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圖書館及社會上去學習,尋求創新的靈感。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和活動空間,培養他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在教學的雙向活動中,要使學生主動處於積極的創新思維狀態中,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啟發誘導學生的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問、答疑、討論、佈置作業、設計創編動作,社會實踐以及教學中的區別對待等,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激發求知慾和創新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創新活動求知慾和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相互制約。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鼓勵和表揚,有利於學生探索精神和行為的發展。相反,如果受到不合理的懲罰和批評,則會使其喪失信心,抑制求知慾和創新思維。因此,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求知慾和創新思維講求方法的靈活性,要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積極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例如,學生在掌握體育遊戲或體操技巧單獨動作後,就可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創造小遊戲或技巧小組合。在組織形式上也可以讓學生輪流帶領做創編的準備活動和新遊戲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組織才能的創新能力。 (四)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發揮的教學情境。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創新教育的實施者。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教師應為學生創造一個能支援或高度容忍標新立異者或偏離常規者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於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尋求正確答案;要鼓勵學生質疑、爭辯、自由討論,要指導學生掌握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營造平等、和諧、寬鬆的課堂環境,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挖掘其潛力。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使學生在參與中領略運動與鍛鍊的價值,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娛樂、休閒結合起來,為終身鍛鍊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教學評價中應體現創新成分

  1、設立創新附加分。以往的教學評價以技能方面定成績,缺乏創新能力方面的考核,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學評價中應設立創新附加分,鼓勵創新思維。這樣有利於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進行創造性的發揮。例如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的讓每個小組創編一套健美操,經過一段時間的編排,教師組織學生創作作品展示。學生們自創自編自演的青春飛揚、激情飛越等健身操不僅創意新穎,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

  2、設立自己表現分。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教師應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這一要求,創造一個讓學生自己表現的機會,使其施展各自的特長,並盡情發揮,表現其活力。要適時表揚其創新精神。例如在遊戲活動中,讓不同省份的學生展現和帶領做其富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遊戲或舞蹈,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及參與積極性得到提高,更有利於學生智力及創新能力的發展。

  3、改變課堂提問方式。課堂上可由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問題。根據學生提出問題水平高低,給學生打分。如在講解推鉛球的出手角度時,有學生提出要使物體拋得更遠拋物線的最佳角度是多大推鉛球的出手角度,是不是45度?為什麼要小於45度呢?教師在講清楚鉛球的出手點和落地點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有個地斜角的關係。因此,出手角度應該為38~42度之間。學生更能注意聽講,用心去想問題。這樣,不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又可以使教師直接瞭解每個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改變學習地位,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的形成。

  4、改變課的評價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除了身體的實踐外,還應勤於動腦,善於思考,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析問題,利用多種資訊豐富自己的頭腦,開拓視野。例如由學生輪流進行課的小結,對師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實踐活動如組織紀律、運動負荷、技術質量戰術運用等情況進行評價,指出優缺點及改進意見等。這樣不僅可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使學生自主學習,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素質。

  四、結束語

  體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傳遞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問題。只有轉變教育思想,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激發求知慾和創新思維,創造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從考核方法上入手,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在體育實踐和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中培養創新素質,才能使學生不單純學會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向著高綜合文化素質方向發展”使其具有創造性學習的品質!具備會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基本能力,成為能夠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人。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2

  摘要: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是我國現今整個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目前,對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過程中,如何真正落實體育新課標,必須作具體分析,要考慮主、客觀的諸多因素,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關鍵字:小學體育農村素質教育

  體育課的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的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體育教育工作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二十一世紀的建設人才,如果沒有很強壯的身體,就不能擔當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農村小學體育課教學是一個事關重大的問題,各級領導及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要讓廣大農村青少年從小健全地發育身體,成為祖國建設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重多的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那麼,農村小學的體育課教學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對體育課的教學以如何開展“素質教育的呢?這個問題我作了一些調查和了解。首先談談我們學校的情況:相比而言我校領導對體育課的教育教學十分重視,而紹興2014年又將舉辦浙江省大學生運動會,在剛剛結束的全縣中小學生我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上年總分翻了一番,位列錢清學區同類學校中位列第一,名次也有大幅度的提升,還有去年的全縣廣播操比賽勇奪桂冠。儘管這樣,我認為我們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仍然比較差,沒有一個體育專業畢業分來的教師,所以,在體育教育教字上還有一定的困難。經過深深地思考,我總結出如下幾點當前農村小學體育課教學較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

  1、場地器材落後不實用

  學校體育方面投資少,存在著器材品種及數量不足的狀況。使用的體育器材,基本上是舊式器材,而且大多數器材的品種和規格成人化不適合中學生使用。有的器材體積又大又重,學生搬運困難,長期不使用像跳箱、山羊,只能充器材數量,即使有些器材能使用,個別體育教師又怕麻煩或出現傷害事故,也不使用。器材的短缺,致使體育教學不能很好的執行,直至影響教學質量和鍛鍊效果。另外,場地設施影響也很嚴重,除了籃球場,其它的活動場所都是黃土地,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弱。上體育課又都集中在同一時間,幾個班擠在一起,場地小,器材少,教學很困難,效果自然就差,久而久之老師的積極性也沒有了,學生的興趣也淡化了。

  2、教師治學不嚴謹,態度不端正

  由於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還把學科分成“三六九”等,每個學科的工作量不同,補貼待遇也差很多。體育教師除承擔正常的體育課外還要組織每天的“兩操”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活動,工作量大責任多,錢少地位底。有時學生還不好管理,長年超負荷運轉,倍感壓力很大。工作得不到重視,前途一片渺茫,日積月累教學態度就會發生改變,上課不再積極,備課不再認真,教學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人生消極,對待學生態度冷漠,不聞不問,上課“放羊”,教案不寫,課不備,誤人子弟,混日子。

  3、 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缺乏足夠的支援和鼓勵,宣傳力度不強,普及不夠廣泛,沒有很好的激勵機制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升學考試也停留在表面,單一的體育考試專案選擇不能激起運動熱潮,反而遏制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繁重的學習任務擠佔了學生大量的課餘時間,身心疲憊的學生已無運動的心情和活動的興趣。

  二、體育課教學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針對這些因素,我覺得農村的體育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來開展:

  (一)、轉化提高領導和體育教師思想,是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學校領導者要更新觀念,不以應試教育的標尺來衡量學生,而要以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重,捨得在體育設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著力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建設,使農村學校體育逐步實現規範化、科學化,不斷髮現和培養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先進典型,樹立榜樣,使得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

  而廣大的農村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如美學、音樂、語言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技能,建立知識的立體結構,就能從各個學科體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融化到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去,使教學和業餘訓練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二)、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擴大活動空間

  場地和器材對於體育教學,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婦離不開柴米油鹽一般,進行體育教學,場地首要條件。但擺在許多農村學校面前的現實情況卻是活動場地小,不規範,不能滿足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基本需要。這樣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儘量在場地問題上多想辦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到校外活動。有些教材內容,能在校內進行的,就安排在校內,校內不具備教學條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條件,有計劃的組織教學:如利用鄉間公路或小道,根據教學內容和運動量,改變路線組織越野跑;利用周圍的小山組織蹬山、爬山等教學;利用小河的石塊投擲手榴彈、鉛球等教學。這樣做,既解決了場地器材短缺問題,也完成了教學任務,更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要創造寬鬆、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律、自控、自評的能力,注重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興趣是一個人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的內部驅動力。在設計活動時,堅持趣味性原則更顯其重要。設計的活動生活化、有趣味,學生才會有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例如鬥雞遊戲活動時,設計成學生喜歡的揉道的情景,學生們活動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否則枯燥的鬥雞活動會令學生們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遠活動中,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跳圈活動,學生就會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內容,會感到非常新鮮和好奇,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等等。農村中小學學生非常喜歡遊戲,所以遊戲應該是我們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遊戲式體育來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根據不同的遊戲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來全面地發展學生。透過活動和遊戲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說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論更有教育實效。

  農村體育教學工作的成功開展非一日之功,我們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經驗還很欠缺,工作還不夠紮實,我們在體育教學工作方面僅僅是站在了起跑線上而已。今後,我們一定會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農村,把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向著更高的目標衝刺。

  (四)、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透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小學體育課的組織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透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

  抓好體育課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松、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遊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

  總之,學校應按國家教委的規定開設課時,培養每個學字自己鍛鍊、自己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靈巧、柔韌等體能素質及自己調節能力。教師應深鑽教材,認真備課,明確教材的要求;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性別、身體發育情況以及已有的操練基礎,把每一節課都準備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時要結合體育教學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大春:《體育(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校本教研問題與指導》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3

  摘要:我們透過教學實踐、調查訪問、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後,分析了中學生中長跑的主要心理障礙:厭倦、恐懼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輕視、愛美心理;驕傲自滿等心理。再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提出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中學體育長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物件的情緒和性格型別傾向以及意志品質狀況的調查結果

  我們將事先印好的情緒及性格型別傾向調查問卷和意志問卷,按問卷的實施方法對研究物件進行問卷調查。為提高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我們分別對研究物件相隔4~5個月之後,進行重測檢驗,並隨機性地對部分受試者及其周圍同伴進行了調查訪問,以提高問卷的可信度。情緒及性格型別傾向調查問卷把情緒分為穩定型,中間型和不穩定型三種;把性格分為內向型,中間型和外向型三種;根據年齡常模計算問卷得分並轉化為標準分,然後根據標準分判定情緒及性格型別。意志問卷按性質分為六種型別、五種狀況:即劣、差、及格、良好、優秀。透過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我們看到研究物件的.情緒型別中,男生不穩定型佔28.68 %,女生不穩定型佔28.30 %。在實際觀察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情緒不穩定者,對待中長跑學習常常表現出焦慮、緊張、易怒、憂鬱。尤其在中長跑考試的前夜,往往因多慮而睡眠不好,情緒反應強烈,嚴重影響了中長跑的練習和測試成績。這種不良的反應,無疑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和有害的。從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反映出,研究物件的性格型別中,男生性格內向型佔14.72 %,女生性格內向型佔16.98 %。性格內向不愛活動,對中長跑學習抱有消極、機械、被動的態度和缺乏持之以恆等,嚴重影響中長跑的學習和自主鍛鍊。

  透過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我們看出研究物件的意志品質狀況不佳,實際考察也是如此,他們往往表現出怕苦怕累,一點點困難也無法克服,有甚者在課中假裝身體不舒服,而逃避中長跑,這種現象在中學生身上表現更為嚴重。

  (二)中學生中長跑出現上述心裡障礙的成因

  1.認識和發展障礙。剛進中學,學生對體育知識僅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運動鍛鍊憑直接興趣參與以後雖然逐年有體育理論知識要求學生了解或掌握,但由於廣大體育教師忽視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正確動機的培養,所以,學生的認識較盲目,他們不懂得中長跑對其生長髮育的促進作用,對意志品質的錘鍊作用,亦不瞭解中長跑過程中的生理反應和一般的自己處理跑動中的難受感,特別是極點時的艱難感受易形成條件反射,造成極強的心理負效應,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而且,中學生心理上不成熟,依賴性強,意志品質差,也制約了學生對中長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往往僅憑外界的壓力(老師的壓力體質測驗升學考試等)進行鍛鍊,內心極不情願。

  2.對動作技術結構不夠重視。由於受上課時間因素所影響,部分老師一開始只重視運動員的有氧耐力訓練,而忽視了動作結構的經濟性和實效性,如果錯誤動作一旦定形,不僅對學生進入成年後發揮最大運動潛能,延長運動壽命,創造成績非常不利,而且由於青少年的骨骼承受的壓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年人,骨骼容易造成變形,甚至畸形。青少年在開始接觸中長跑時,對中長跑的技術結構動作要領模糊不清。

  3.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原因。體育教學中,由於練習的內容缺乏新意,講解語言單調、貧乏,動作示範不夠規範、正確,沒有吸引力。另外,練習手段的重複雷同,運動負荷波動大,使學生感到體育課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恐懼心理。

  4.忽視放鬆運。大部分老師都知道運動過後應做放鬆運動及放鬆運動對運動成績提高所起的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受上課時間的限制,往往忽視了放鬆運動。做放鬆運動其目的是透過放鬆活動使身體各系統由劇烈的活動狀態獨步過度到安靜狀態,減輕疲勞,促進恢復過程。劇烈運動後,如果不做好放鬆活動就停下來,容易造成暫時性腦貧血而產生頭暈、胸悶、噁心等不良反應,甚至會發暈倒(休克)現象。長此以往,還會造成肌肉失去彈性,影響成績的提高。

  二、結論和建議

  (一)加強理論知識的傳授,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掌握必要的鍛鍊技巧教學時要講清楚中長跑鍛鍊的作用和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充分理解中長跑的實用價值,定能樹立長久的動機,並能積極地進行中長跑鍛鍊。在中長跑的練習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肌肉痠疼動作遲緩的“極點”現象,容易使意志品質本來就薄弱的中學生產生動搖,甚至退卻心理因此,在練習前,教師必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極點是跑動中正常的生理反應,是身體各器官不適應的表現,是運動系統內臟器官的需氧量與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動力定型的暫時紊亂極點產生時,要繼續堅持,同時減慢跑速,加強呼吸特別是深呼氣,繼而出現“第二次呼吸”,此時呼吸變得均勻而深長,動作重歸於輕鬆,不適感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也必須教會學生放鬆擺臂呼吸節奏體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質對中長跑水平的巨大影響及其反作用等知識,使學生樹立中長跑不僅是身體素質的鍛鍊,也是毅力精神品質的錘鍊。

  (二)使學生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概念。青少年在開始接觸中長跑時,結構動作要領模糊不清,所以在開始上課時,即第一次上中長跑課時,應該讓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要領。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模仿相結合進行。特別強調動作結構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的動作結構,當出現錯誤動作時,應及時給予提醒糾正,直至形成正確動作定形。

  (三)提高教學手段和方法,建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們應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學訓練計劃,

  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創造活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良好的、興奮的心態下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幫助她們克服困難,樹立良好心態,使他們的體能在學習和訓練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漸適應大強度的學習和訓練。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4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也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即是教的“客體”又是學的“主體”,影響學生的是教師,沒有課堂上的指導和影響就沒有了教學過程。總之,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師要教正確和講明白。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怎樣教正確、講明白呢?就一節課而言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傳授的技術動作要正確、規範,講解的內容既要簡明扼要,又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之聽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說法。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實現教正確、講明白的教學目標,並非輕而易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理論素質和技術素質。具體地說就是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技術動作的結構機理,能完成規範準確的示範動作,善於運用自己的教學技巧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地鍛鍊身體的方法。

  1 熟悉教材

  教師不但要對自己所教年級的教材內容瞭如指掌,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鄰年級同類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絡和整個學段同類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說要把握教材的縱橫關係。這樣才有利於教者安排教學進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實質,準確地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實行宏觀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安排一切課的教學內容,就容易做到重點突出難度度適當,講授內容也容易貼切得體。例如,二年級一節跳遠新授課的教學內容是這樣安排的;①複習跳單、雙圈練習;②教學跳遠的落地方法;③教學全程技術(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區域內踏跳。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說明教師熟悉二年級跳遠教材內容和要求,同時明確二年級的跳遠教材是由一年級立定跳遠(落地技術)和跳單、雙圈(單跳雙落技術)演而成的。教師的教學意圖也很明確,透過 二年級跳遠教學,形成急行跳遠技術的基本雛型,為順利地過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區內踏跳(三年級教學內容),鋪平了道路,同時為小學階段學習和提高跳遠技術奠定了基礎。

  2 瞭解學生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都是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物件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學生的素質不僅和運動能力有關,而且隨著年齡的不同而變化,隨著性別和發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體素質的發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憶速增長階段,緩慢增長階段、穩定階段、下降階段 。而快速增長階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說明在一定年齡或年齡階段 ,身體素質增長較快或者成績提高較快,上升幅度較大。透過調查,在13歲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動作頻率快和反應速度較快的運動專案,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技巧、遊戲等等,以發展兒童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協調能力、速度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與其相關的運動能力。瞭解這一年齡階段兒童共同的特徵,還要掌握這班學生的某些特殊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教學物件的身心性和實際水平,採取最佳教學方案,有效地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益。

  3 靈活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說明動作名稱、方法、過程、要領、要求,以及總結、評價等諸多內容,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確定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後,鑽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課的關鍵一環。老師要善於根據不同教材,課型、教學物件等具體情況,科學地靈活安排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程度、生理反應、情緒變化,及時捕捉反饋資訊,採取措施隨時調節課堂教學,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

  4 技術規範、講解正確

  技術動作的示範,並不在於跑得快、跳得遠,能完成驚險動作,而是要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完成有利於學生建立清晰視覺表象的規範動作。同樣,講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過細的剖析技術機理,更不能誇誇其談,而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知識經驗,將講解內容預先加工成學生聽得懂好理解的製成品。小學階段是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時期,因此,講解示範要成為相輔相成密切聯絡的統一體。一般地說低年級要多示範,多模仿,講解內容要簡潔要直觀。隨著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的不斷髮展,講解的內容要逐漸遞增,知識面也要相應地拓寬。講解示範都力求準確地把握最佳時機和最佳位置,這樣才能產生最佳效應。

  5 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小學體育教學中以輕鬆愉快的遊戲、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體活動的環境。在活動中讓他們擔任一定的遊戲角色,促使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師的表揚。從而得到自己肯定和確認,讓他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遊戲作為小學低年級教材是非常受兒童喜愛一種活動形式,它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遊戲貫穿於體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如“運球接力”“看誰傳得快”等,讓孩子們從興趣出發,培養特長生。集體榮譽是一種團體精神,團體精神對團體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給予一定難度的活動,如“衝過火力網”,對取勝的小組給予表揚,以後又多次分組,打亂學生的組合,使多數學生都有取勝的機會。在為小集體努力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集體團結氣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勵和影響下,當發現自己的小集體處於不利地位時,那種渴望勝利和榮譽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過程,學生不知不覺就會對活動產生興趣,也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5

  一、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與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之所以要不斷創新,是由於目前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落後都不利於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進一步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讓大學生充分感受到體育學習中的樂趣,提高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運動的積極主動性,以更加熱情的態度和健康的體魄投入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去,對提高整體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不斷創新和完善教育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是高校教學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和完善,以科學有效的理念引導大學生。例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將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素質作為基本的教學理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需要,高校體育教學不但要重視大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還要激發大學生的體育愛好,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精神。

  3.推動整體教學效果的增強。體育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和體育事業的重視,高校體育教學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透過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鍛鍊健康的體魄,培養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於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推動整體教學效果的增強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創新和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促進體育教學健康快速發展,推動整體教學積極穩定發展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與改革的幾點建議

  1.提高體育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比重。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並未引起所有高校的重視,體育教學在整個高校教學中仍佔據較小的比重,這容易造成大學生忽視體育學習的重要性,並降低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所以,必須全面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比重,增加體育教學時間和加大體育教學考核標準,促使大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在學習中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精神來完成體育教學的要求。

  2.樹立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如今隨著人們對體育的重視,已經掀起了全民運動的熱潮,並且全民運動的理念已經被寫在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綱要中,這也進一步體現了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在這樣的我國體育事業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更應該把握時代脈搏,樹立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一方面,引導大學生培養終身體育的觀念,並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滲透終身體育的優勢,透過一系列教學手段提高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促使大學生養成長期的體育習慣;另一方面,加強體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尤其是關於人體健康和體育技能方面的教學,豐富大學生的體育知識,為大學生能夠實現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3.完善高校體育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目前一些高校的體育相關配套設施的不完善成為制約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可以適當加大體育教學的經費投入,逐步完善和更新相關的體育配套設施建設,引進一些智慧化、科技化的運動裝置,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條件。例如,運動檢測器的引進可以用來檢測大學生的身體情況和運動情況,為進行體育教學評價提供一個可靠的參考指數,還可以根據這一檢測指標來進一步制定個性化、科學化的體育教學方案。

  4.最佳化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直接引導者,對高校教學模式的實施和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性作用。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明顯不如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這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深入發展。因此,進一步最佳化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刻不容緩。首先,高校要提高對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定期開展體育教學交流活動,及時發現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糾正,將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落到實處。其次,要提倡高校體育教師的再學習再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組織教師參加體育學習的再教育活動,或者深入到健身俱樂部等體育活動中心瞭解現代人們的體育運動理念和方式,進一步豐富自身知識系統。

  三、結束語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工程,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體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模式與方法,不斷探索和完善體育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需求。大學體育是高校體育的最後一個階段,對大學生以後進行體育運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高校要樹立起科學長遠的人才培養目標,使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體育鍛煉的意識,增強體質,建立起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體育教學體系。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6

  一、多維觀察,在實踐領悟中培養創新思維

  任何生命個體對於客觀世界與事物的認知都是藉助細緻觀察實現的,可以說觀察是思維認知的觸角。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觀察方法,形成了觀察能力,才能為針對新情況的變化及時採取對應策略奠定基礎。首先,教師要明確體育學習中觀察的價值,可以採用正誤對比的策略,讓學生觀察正確的動作要領,在形成思維觀念的基礎上,透過探尋正誤動作之間的區別,避免學生在實踐練習中出現錯誤。其次,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觀察實踐,引領學生積累相關的實踐方法,從觀察視角的選擇、觀察順序的確定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掌握觀察新方法、探尋新問題,直擊動作的核心,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籃球的三步上籃”時,教師在講授了動作要領之後,為學生播放了慢動作的影片,清晰地展現了三步上籃的動作要領。學生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則利用籃球比賽錄影中的“走步”錄影,透過正誤的對比進一步明確“三步上籃”的動作要領。正是基於這樣的觀察,學生對“三步上籃”的動作要領形成了深切的體悟,為學生行進間“三步上籃”以及接球后直接的“三步上籃”的創造性運用奠定了基礎。

  二、聚焦想象,在回憶拓展中培養創新思維

  想象能力是人作為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思維的生命力重要特徵。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真正自由的生命。而對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也必須要注重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歷練。動作要領的講授是靜止而機械的,只有在學生主動、積極想象的刺激下,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為其創造性思維發展奠定基礎。如在教學“三級跳遠”這一動作時,教師就採用了“大膽想象”的策略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引領學生回憶袋鼠的跳躍動作,在腦中再現其在草原上彈跳馳騁的畫面,從而感知彈跳的技術要領,在初步感知動作結構以及合理分配發力機構的基礎上,強化對動作要領的內化理解。而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則引領學生在頭腦中再度想象,引發學生內在積極的思維反應,從而達到自己控制與調整的目標。透過虛擬想象的畫面對自身的實踐動作進行感知,正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呈現。這對於任何一個學生而言,都是一次創造性的融合使用。

  三、積極主動,在探究聯絡中培養創新思維

  中國自古就有“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古訓。正是教師的啟發誘導,學生才能形成獨立思維方式和思維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強化對學生的啟發引領,充分運用學生對於未知領域好奇的心理特點,預設性地考量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特性。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地將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與能力運用到新內容的學習中來,從而藉助原始性的經驗推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足球踢球”的相關動作要領時,教師首先從助跑路線、支撐站位、擺動幅度、觸球部位等正面維度進行講授,引領學生在初步瞭解中形成對踢球的基本認知。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聯絡自己已經學習過的力學原理等知識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思考怎樣合理運用身體資源,以更好地掌握這一動作要領,從而在舉一反三中引領學生髮現與創造。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可以現實傳授新知,鋪墊認知;繼而聯絡舊知,強化聯絡,最後學生透過主動探究,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提升自身對動作要領的程度掌握,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鼓勵質疑,在審視反思中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精神的本質就在於從習慣性的傳統視角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領域,引領學生得到全面的感知方式與成果。這就要求學生在觀察世界、進行體驗的過程中,萬不可循規蹈矩,教師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富於幻想的特質,讓學生不再迷信權威、迷信書本。當然,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培養,並不是要讓學生目無一切,懷疑一切,而是要帶著自己的視角與眼光去洞察現象、發現問題,從而藉助相應的理論認識現象、解決問題。如在教學生一個全新的動作時,首先要建立這個動作標準化的想象視角,在頭腦意識中形成優美、內在的畫面體驗,並敢於表達、猜想,甚至是否定標準性的動作,從而相機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標準?這樣的思考,並不是被動、順應式的探究性思考,而是以審視的方式反思為什麼要這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是否還存在著其他更好的方式。正是這種形式的思考,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總而言之,高校中的大學生正處於人生思維發展與定型的重要階段。作為教師,應該順應這種學生思維認知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推動學生適應社會、智力發展以及創造性價值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7

  1傳統採茶舞的特點

  採茶舞是從繁重的茶事活動中剝離出來的一種文體藝術形式,是茶文化興盛的標誌之一。其最早興起於唐朝時期,以茶文化為基礎,將軟舞與健舞相融合而形成的特色舞蹈。採茶舞在民間流傳盛廣,三門石馬採茶舞、廣西壯族採茶舞以及杭州茶鄉採茶舞都是我國傳統採茶舞的優秀典範。採茶舞的服飾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不同角色的演員的服飾著裝不同,所選用的道具也有所差異,其伴奏主要是以傳統的二胡、笛子和嗩吶為主。而採茶舞的背景樂則是朗朗上口的採茶調,富於變化的採茶調也是採茶舞的一大亮點。同時,採茶舞大多是以扇子花、矮子步和水袖的形式呈現出來,於一動一靜中將採茶舞的藝術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1.1藝術性

  扇子花、矮子步和水袖是採茶舞的藝術核心,其中所凝聚的藝術內涵自然是不言而喻。豐富多樣的扇子花為採茶舞的表演增添了別樣風采,形式不一的扇子花表演手法也極大地拓寬了採茶舞的創作思路。矮子步是採茶舞最基本的步法,虎背熊腰下蹲前後轉的舞步,以欲揚先抑的手法將採茶舞中的地域文化闡釋得酣暢淋漓,給人一種醜中賞美的藝術感。而水袖是採茶舞的藝術精華,輕盈的袖筒隨著表演者的舞姿上下飄動,翩若驚鴻,動如鳳過,長袖揮舞之間盡顯採茶舞的飄逸靈動之美。另外,採茶舞作為民間傳統舞蹈的優秀組成部分,其在產生之初就被注入了傳統舞蹈的藝術精粹,無論是表演形式還是風格構成都在無形被打上了藝術化的烙印。例如,江西贛南的採茶舞中的單水袖元素、粵北採茶戲中的三角班以及黃梅採茶戲中的方言腔調都是從傳統舞蹈文化中汲取而形成的。

  1.2生活性

  藝術源於生活,採茶舞大多是以民間故事為原型而進行創作的,其反映的是百姓的生活常態,內容也是以日常瑣事為主。採茶舞的語言形式、舞步動作以及道具佈景都是從大眾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因而,採茶舞自其形成之時便浸染上了生活的氣息。例如,採茶舞聲腔中夾雜著的“啊”、“呀”、“喲”、“呦”、“嗨”是從生活化的口語中提取而來的。此外,採茶舞也汲取了鄉土韻味因子,聲腔中的“三腔一調”、襯詞中的方言文化與主奏樂器中的“勾筒”都在無意中詮釋了採茶舞的生活化特性。總而言之,採茶舞作為我國傳統舞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究其本質,採茶舞的任何表演藝術形式都是對生活的闡釋,因此其所漸染的生活化氣息極為濃郁。

  1.3多樣性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東西南北跨度較大。不同地區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而採茶舞作為傳統藝術形式而存在,在不同區域背景下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形成了現在百花齊放流派繁多的採茶舞藝術格局。就地域因素而言採茶舞分為江西採茶舞、閩西採茶舞、陽新採茶舞、粵北採茶舞以及桂南採茶舞等多種形式,而且每一採茶舞的表演特徵以及展現手法又都在不同程度上顯示出鮮明的差異性。例如,江西採茶舞中的十字步、黃梅採茶舞中的黃梅調以及陽新採茶舞中的花燈,都是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應運而生的特色元素,也構成了我國傳統採茶舞異彩紛呈的多元化局面。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處於轉型時期的傳統採茶舞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引入了現代舞蹈元素,為採茶舞的發展注入了個性化因子,將會極大地推動傳統採茶舞向多樣化邁進。

  2傳統採茶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傳統採茶舞是我國優秀民間藝術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一支,其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潛藏著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歷經千年而未衰竭的茶文化在紙醉金迷的現代社會里陷入了被遺忘冷落的境地,並且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的斷層危機。一旦採茶舞作為必修課程被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那麼就意味著茶文化也被注入到了高校的文化氛圍之中,茶文化也會因此而得到進一步的弘揚。同時,採茶舞中的茶文化精神也會在青春盎然的高校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推動高校體育活動課程向全面系統化邁進。

  2.1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

  採茶舞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精髓,是在茶文化的導向作用下而形成。所以採茶舞中滲透著濃濃的茶文化元素,而茶文化的精神理念對於觸動高校體育文化教學活動課程的多樣化發展大有裨益。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對於體育教學持一種不重視甚至忽略的態度,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以草草了事的姿態對待體育課程,進而導致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步入了僵化的局面。而採茶舞中所寄寓的“天人合一”茶文化思想內涵將會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對師生進行春風化雨般地鼓舞,使其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積極參與到採茶舞的體育活動中,進而構建完善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另一方面,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大多是以球類運動或者簡單的健身操與瑜伽訓練為主,課程的設定較為單一,學生只能被動地選擇。但是,採茶舞走進高校體育課堂,也就為學生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使其能在主動的學習中感知採茶舞的體育魅力。

  2.2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源地。在千年的歷史積澱中,茶文化也愈發深厚。然而,大浪淘沙中傳承至今的茶文化,卻在無人問津中漸漸凋零。年輕人都沉迷於快餐文化的追捧中,崇洋媚外情緒的滋生也使得其對於傳統文化缺乏基本的認知與歸屬感。而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以採茶舞的形式引入茶文化將會極大地促進茶文化在高校的弘揚。高校將採茶舞作為體育課程,學生則可以透過對採茶舞的學習來了解茶文化的基礎知識,然後在循序漸進地過程中構建茶文化知識結構框架,並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形式將茶文化進行廣泛傳播。總之,高校將採茶舞納入體育課程體系,將會使茶文化的傳承之路更加順暢。

  3傳統採茶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探討

  3.1透過採茶舞將茶文化精神內涵融入體育教學

  雖然當前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嘗試引入了採茶舞這一元素,但是由於茶文化內涵的缺失抑制了採茶舞對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進而導致高校的採茶舞教學活動停留於淺嘗輒止的表面狀態。所以,高校在利用傳統採茶舞重新構建體育教學框架時,應該結合其茶文化內涵,對採茶舞中的文化藝術元素進行深入挖掘。首先,高校體育教師應該主動根據體育教學特點,對茶文化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從中提煉茶文化精神主旨,並逐漸融入到採茶舞的教學過程中,以健康向上的積極姿態進行採茶舞教學,使學生在剛柔並濟的舞蹈中感受採茶舞的多重美。然後,高校教師也應該將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賦予到採茶舞中,以婀娜多姿的舞步與形象生動的藝術表演征服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於採茶舞好感,促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對於茶文化的研究中。

  3.2結合現代舞蹈藝術元素對採茶舞進行創新性改編

  傳統採茶舞飽含了我國傳統文化因子的藝術內涵,但是在百花爭豔的時代裡,一成不變的傳統事物只能被扔進如風的記憶裡。所以,傳統採茶舞要想在開放性的社會里尋求一絲立足之地,則必須以潮流時尚元素為基礎,對其進行創新性改編,否則將會被歷史的黃沙所覆蓋掩埋。因而,高校在引入傳統採茶舞時可以結合現代舞的藝術元素對其進行突破性改編,以自由多變的形式,對傳統採茶舞的表演手法與藝術形式進行不同層次地改編設計。例如,高校的採茶舞教學可以利用爵士舞的步伐、華爾茲的舞姿以及嘻哈舞的風格對採茶舞進行適度改編,從而滿足大學生對於舞蹈藝術的追求目標。而不是僵硬地將採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並以刻板的方式進行教學,除了徒增學生的負擔外,更是壓制了學生對於採茶舞的喜愛之情。當然,高校也可以聘請專業舞蹈演員對採茶舞進行改編,從而使之與高校學生學習境地相適應。

  3.3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最佳化採茶舞的教學方式

  傳統採茶舞對於高校學生的體育課堂而言,猶如一陣清風吹皺了平靜的湖面。傳統採茶舞作為一種民間化因子被加入到高校的體育課堂中,也就意味著其所指向的物件發生了變化,教師不能再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採茶舞進行填鴨式教學,而是應該積極引進優秀的教學經驗,以學生對於採茶舞的認知度為出發點,不斷最佳化採茶舞的教學方式。所以,高校的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同專業舞蹈教師的聯絡,並就教學方式與內容進行探討性交流,從中總結優秀的採茶舞教學經驗,並在實踐中逐步改進採茶舞的教學方式。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採茶舞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從而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推動採茶舞教學向現代體育教育之路邁進。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8

  一、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內容枯燥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注重體育專業技能的訓練,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師在教學中大多根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對學生的實際需求缺乏瞭解。高校教學十分重視就業,由於體育教學與就業的關係不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重視程度不高,無法充分的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這種陳舊的教學觀念,是阻礙高校體育教學體系創新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多數是學生從小到大接觸過的,而且教師在教學方法中也多采用相似的方法,教學內容的空洞和枯燥,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2、教學計劃缺失,教學方法有限

  高校體育教師不受就業壓力的影響,而且教師和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教學計劃的安排,在實際教學中較為隨意,主觀性較強。在教學計劃中通常注重教學目標、教學考核,對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嚴重忽視。此外,體育學科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從小到大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仍然固守成規,缺乏必要的新意,這必然會對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不高,最終導致體育課無法達到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作用。

  3、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評價失衡

  我國體育教學以室外課為主,室內課為輔,但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室內課幾乎沒有,單純室外教授,室外課受環境影響較大,加之教師重視不高,所以遇到天氣變故就會取消體育課。這種單一教學模式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長期受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無法接受完整的體育教學,通常在期末測試時應付考試,導致體育教學達不到真正的目的。此外,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較為單一,多以期末成績作為衡量學生體育素質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參加體育課只是為了取得成績,身心素質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構建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的策略

  1、堅持人本思想,豐富教學內容

  教育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樹立人本思想,將人文精神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去。體育教學自身就具備較為輕鬆、愉悅的氛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讓本應愉悅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熱鬧,讓課堂真正的“活”起來,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才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作用。高校體育教學人本思想的樹立,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中的樂趣,這樣才能夠在體育學習中鍛鍊自己的身心素質。體育教學多為室外課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課外的環境,可以透過體育遊戲,情景表演,音樂舞蹈等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讓學生既得到了身體上的鍛鍊,又能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開展多元評價,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單純的成績考評無法衡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也起不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反而會對教師的教學造成阻礙。因此,高校應該開展多元的評價方式,在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每節課的表現,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評價,評價的內容不要只侷限在專業技能方面,對學生積極參與,幫助他人,團結協作等都要進行及時的評價,並將學生的日常表現納入最終的考評結果中。多元教學評價的開展,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參與,以及體育訓練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給予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質量

  高校體育教學雖然與就業的關係不大,但是作為教師教學反思是基本的素養,教師只有積極的反思才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才能夠根據學生上節課的表現情況,對下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提升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重點,因此在課後教師要時刻反思:利用何種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利用何種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舒適的學習環境;如何將學生的積極主動、樂觀快樂兼顧到一起;如何將體育教學的目標更加高效的完成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要從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開始,不斷的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完善體育評價體系,豐富評價內容,加強教學反思,這樣的教學才能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才能夠達到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9

  1當今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因此,高等教育最不應該的就是落後於時代的發展,應該與時俱進,甚至超越時代,有一定的預見性。然而,現今的高校體育教學依然是傳統的、陳舊的,沒有變通和完善。這大大阻礙了我國目前高校教育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也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基礎紮實的綜合型人才十分不利。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思想觀念的落後、教學計劃制訂不合理、教學內容和方法呆板等。這些不足導致培養出的體育專業人才在當今經濟發展條件下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教學指導理論、思想是傳統

  並且是落後於時代要求的高校受以往教育體系的深刻影響,授課指導思想上觀念陳舊,教學被束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對學生身體、心理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可能會有負面影響。高校的辦學思想屢屢受到阻礙與陳舊的教育模式息息相關,在這種思想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都處於重視文化教育輕視體育教育的思想上,體育教學發展十分困難,學生身體得不到有效鍛鍊,體質下降。不但如此,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學生仍然不是中心,完全聽從教師的安排,並且不因人而異。其實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對動作技能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一味地教學會給學生產生心理負擔,無法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這並不以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的,十分的機械生硬,完全喪失了體育鍛煉應有的作用。過於死板的教學目標甚至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阻礙了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個性、人格和人生價值觀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出現了文化知識水平高但身體素質差、人生價值觀偏離社會主導思想和社會適應能力差的“人才”。

  1.2教學內容陳舊,沒有變化

  從小學到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永遠都停留在籃球、足球、長短跑、跳遠等幾個專案上。即使發生改變也是改變每個專案的標準之類的絲毫無用的變化。不從根本上改變落後、陳舊的教學內容,這嚴重影響了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積極性,甚至產生厭倦、反感。大學生體育課逃課情況十分普遍。無法激發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就無法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因而更無法取得體育教學應有的效果。

  1.3教學方式僵化、機械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時都是以運動技術為主,教師機械地授課,學生機械地學習,這一方法單調、僵化。學生其實對這些無趣的枯燥的課程並不感興趣,他們需要的是活力、是新鮮感,是足以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課程。“老師機械地講—學生機械地聽”這樣的怪圈,逐漸使學生對學習體育感到厭倦,教師對教學也搞到乏味,這樣週而復始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健身和運動的樂趣,進而失去對學習體育的興趣,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提高,更無法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2構建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的方法

  建立起面向未來的、以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的的、符合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的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需要強調體育和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內容論和方法論,將健康維護和增進延伸到體育教學之中,將終身體育的觀念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使體育教學的內容教材化有新的方向,更使體育為素質教育服務的特殊作用得到確定。建立起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就需要對體育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重新認識和適當改變,把體育運動作為教育的載體,構建起一個面向未來的高校體育教學新體系。

  2.1對體育教學的目的和本質進行創新

  體育教學並不是單單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體育教學不等同於健身,更不等同於單純的體育技能傳授和學習,單靠這樣的體育教學活動無法對學生的體質提高和意志品格的培養保持終生的影響。高校應該做的是把體育技能的傳授和興趣、能力緊密結合,形成全新的授課方法,重視對學生永久性的鍛鍊能力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想要學習、想要鍛鍊自己並有所收穫。高校體育教學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把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重點,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能夠對其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積極的態度,懂得健身的意義,掌握健身的知識和方法,並能夠運用多種基本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進行經常鍛鍊。

  2.2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實現在教學內容上的體系創新,要以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教學內容必須和健康教育相結合,改變傳統的以技術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把教育標準定在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為主,不僅僅將技能傳授給學生,而是要重視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增加一些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新專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運動中提高大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健身意識,學習相應的體育知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2.3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也要進行創新和改革。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好學生、讓學生在測試中得到更好的成績並不是目的,相反,學生學好體育知識、增強自身體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才是體育教師教授體育知識的最終結果。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少講、精講,學生能夠自己透過學習和實踐掌握的技能,交由學生自己學習,或者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彼此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和綜合能力。教師還要做到給學生髮表見解的時間,給學生提出疑問的機會、,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在這種輕鬆、愉快的課堂環境下,學生能夠放鬆身心進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進行創新,在快樂的學習與鍛鍊中體驗體育的樂趣。改革教學方式能夠使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變為素質教育的“探索式”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個性和創造性。

  3結語

  傳統高校體育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測試中達標而機械地傳授體育知識和機能,不利於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對高校體育教學體系進行創新,是在新課改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培養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構建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健身、創新意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下得到身體的鍛鍊和意志品質上的培養。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篇10

  一網際網路媒體的含義

  想要從文字、圖片以及資料中獲取某一特定資訊,從而借用新興的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電視等技術媒介採取一定的科學方法,對這些資訊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自身的目的這就是網際網路媒體,也叫做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媒體的產生引起了資訊資源形式的變化,多樣性、快速性、便捷性、選擇多元化等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這一特徵使其更適用於高校教育改革。由於傳統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知識面的擴大、思考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而網際網路媒體的介入將打破這一落後的局面,從而大大提升高校教育的質量。

  二網際網路媒體應用於高校體育的優勢

  (一)高校體育教學環境更加生動立體

  高校開展體育課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適應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減輕學生的緊張感,促進其實踐應用能力。所以,體育課包含教材的學習及活動這兩部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教授學生模仿,這種形式過於呆板枯燥、學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而網際網路媒體的直觀性與立體性,可以將教材內容及動作用動畫、圖片以及影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創造了生動且立體的課堂氛圍,從而幫助學生記憶理解體育知識及動作。

  (二)加強高校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

  我國高校教育的普遍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瞭解不夠,學生不願意與教師進行溝通,致使教學課堂互動少,教學質量差,這種現象在體育課教學中也不例外。而網際網路媒體的出現和應用及時的解決了這個阻礙,網際網路媒體擁有強大的資訊儲存功能,更是便利的交流互動平臺,教師可以運用網際網路媒體的這兩點優勢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瞭解,並及時與其進行溝通和資訊的反饋,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增加了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效率。

  (三)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傳統的高校教育由於其死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扼殺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網際網路媒體其強大的資訊量和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教師可先備好需要學習的資料,包含圖片、文字、動畫和影片等形式,由學生觀看研究自己所喜歡的內容,進而在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就自己所看的內容結合學習目標進行交流討論。這一過程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即培養了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又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向,將互助與獨立完美結合,最大程度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網際網路媒體如何幫助高校體育創新教學形式

  (一)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與網際網路媒體相結合

  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為兩部分,課外活動教學與課內理論教學,進行課內的理論知識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式顯得枯燥沉悶,學生無法產生專注力及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口述知識內容又會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進行體育理論的教授時,教師不妨採用網際網路媒體形式,匯入與體育相關的課外知識諸如比賽、衛生、心理等內容。如進行籃球課前要對其發展、規則、投法等予以講解,不妨在課堂上以影片形式播放精彩的籃球賽事片段,在觀看片段的同時對知識理論內容進行講述。將網際網路媒體與知識理論結合既能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增強課堂教學效率,還使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提高,從而全面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二)運用動畫形式開展體育活動實踐性教學

  網際網路媒體中的“動畫”,是網際網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之一,其靈活性、趣味性和具象性使之最適合用於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教學前,不妨利用網際網路媒體對該體育活動做以簡單的介紹,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活動有簡單直觀的認識,從而使體育教學更加有效率的開展。而進行實際的活動教學時,教師可採取動畫形式,將該活動裡需要的動作、技術等運用物體旋轉、快速移動以及畫面定格等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每一個動作的執行過程。將動畫引入體育活動技術的教學中,不僅能讓學生快速抓住活動的技術要點,提高體育課教學的效率,還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容易被學生接受。

  (三)複雜性活動技術教學可結合立體感強的媒體

  高校體育課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入了一些相對複雜困難的活動內容或知識技巧,例如三級跳、單槓翻轉以及鉛球投擲的方式等,這些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較為脫離,教師進行授課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進行實際的演示會受到教師身體、年齡、經驗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限制,難以將動作真正做到標準,同時學生進行觀看時也因速度過快、難度過大等問題影響到自身的學習。這時候就可以採用立體感強的媒體進行教學,立體感較強的媒體包含電視、網路影片以及音訊等內容,教師想講述較難的動作的力量使用、細節注意或速度掌握等方面,就可運用相對應的影片課件,對這些內容進行反覆播放、慢放,較為重點的活動可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動畫,從而對活動中的每一個動作做以細緻重點的講解。這樣的方式不僅新奇有趣還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還能減輕體育的學習難度,以便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四)實現學生與網際網路的的智慧交流

  我國實施教育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創新教學方式和內容,新奇的教學形式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積極性、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散性思維,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其創新的教學形式中,最為獨特的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媒體實現了學生與網際網路的智慧交流。如教師講述足球領域中的“越位”一節,就可設計相應的媒體課件,先利用網際網路製作出越位和不越位兩張連結式圖片,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選擇,根據選擇圖片正確與否彈出相應的文字對話,以此表揚或鼓勵學生同時進行該問題的詳細解釋。學生與網際網路進行智慧交流的方式,即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和認知範疇,也讓體育課堂更具趣味,營造了輕鬆的學習環境。這種互動性強且學生參與度高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能最大程度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實踐,從而養成學習的主動自覺性,同時大大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率。

  (五)教師充分發揮教學引導作用,提高網際網路使用能力

  高校體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是當代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而落實這一教育任務的重要環節就是教師。體育教師想真正實現創新形式的體育教學,並將網際網路媒體正確運用到課堂中以實現其作用,不僅要對本專業知識牢牢掌握更要對現代網際網路有較深的認識,同時自身還應擁有較強的媒體使用能力,總體來說就是教師應具備理論運用與實踐操作的雙重能力。因此,教師自身需要掌握的網際網路技術有教學設計、教材文案電子版製作、各課時軟體的運用操作以及繪圖、資訊資料的收集等。如講述對體育比賽進行正確觀賞一文時,教師可以熟練的進行影片資料下載、新增文字內容進行二次編寫以達到適應課程講解的程度。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只有教師首先消化吸納網際網路媒體技術,才能活用於體育教學中,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四結束語

  本文從網際網路媒體的含義、優勢及應用幾方面分析了網際網路媒體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並著重探討了網際網路在高校體育教學創新中的應用,其主要有五個方面,分別是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與網際網路媒體相結合;運用動畫形式開展體育活動實踐性教學;複雜性活動技術教學可結合立體感強的媒體;實現學生與網際網路的的智慧交流;教師充分發揮教學引導作用,提高網際網路使用能力。綜上所述,將網際網路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即是對傳統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同時也讓體育事業得以更好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