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設計美學原理論文

淺析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設計美學原理論文

  一、平面設計中的設計美學原理

  1.節奏與韻律。節奏與韻律原本是用來形容音樂的名詞,然而成為現代平面設計的完美藝術追求之一。馬家窯文化的代表作品《舞蹈紋彩陶盆》,遠古人類運用行雲流水的筆法勾勒出三塊空白,又在每一空白處以剪影似的平塗手法,畫了五個手拉手的舞蹈人。以單色平塗來表現舞蹈的動態。這種規律的編排和變化,以及舞蹈的本身就象徵著節奏的韻律,進而將平靜的畫面在二維的世界中凸顯出視覺空間的動感因素。設計外在表現的節奏與內在意蘊和韻律,是成功設計的構成要素。NIKE公司把NIKE的標識叫做“Swoosh標誌”,因為這個標誌像跑步時飛快的速度,“嗖”的一聲。但此標誌的內在意蘊是指勝利女神翅膀上的羽毛,代表動感和輕柔,又像老師用來判改對錯的“對鉤”,隱喻NIKE公司是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朝正確方向發展。

  2.對稱與均衡。對稱是指形式上的相同、相等與相似,讓人產生“嚴謹、莊重”的感覺,均衡是指各元素的擺放、組合,讓人們在心理上感到客觀的均衡,這種均衡是指畫面的組合使人心理上呈現“穩”的感受。然而非對稱平衡在平面設計中會運用大小、形狀、距離、疏密諸因素來調節平衡,給人以新穎、活潑、運動的感覺。均衡作為形式美原理的基礎,由於源自本心,符合最質樸、最經典的審美品味。例如馬蒂斯的《藍衣少女》畫面,是帶有一定變換因素的對稱,人物形象既端莊穩妥,又栩栩如生,更有一絲迴旋、輻射的均衡美。

  3.對比與調和。妥善處理色彩對比與調和之關係,可以提高平面設計作品畫面的視覺美感,進而促進廣告整體效果的統一和諧性。在平面設計中對比與調和一般是指色彩、材質、重量等。例如香奈兒的口紅廣告,採用強烈的明度對比,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機以上,叫做長調。此海報發揮了對比的優勢,烈紅與亮白的色彩形成視覺上的強烈衝擊,使得女人左眼形象鮮明,富有光感,顯示出了香奈兒口紅的顏色純正,好看的可以作為眼影,突出主題,畫面強烈的對比而富有活力。

  4.虛實與留白。繪畫章法中有“密不容針,寬可走馬”一說指的是佈局的疏密、許是關係處理。所有的藝術形式都與虛實結合相關,平在面設計的構圖中有明顯的體現。留白畫面中的無,亦是虛,有利於資訊傳達、情感交流,獲得少則勝多的效果,能夠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是設計中的重要組成。在平面設計中體現“虛實關係”的就是“圖與底”,恰如經典的太極圖形象,給人以共享空間的妙處,“虛空間”衍生出的設計意境亦是令人神往、流連忘返。其圖案形狀如陰陽兩條魚,闡釋了相互依存的美學思想,表現了生生不息、持續的生命力。留白具有無聲勝有聲的感覺,猶如中國水墨畫,留白運用於設計中,韻味也會出現。留白手法的運用譬如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空白有耐人尋味的意境感,詮釋了留白所表達的奇特效果。

  二、我國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現狀分析和解決辦法

  當今我國的科技高度發展,平面設計作品的製作方式愈加多樣,電腦處理技術和電子成像技術日趨多樣化,因此平面設計的表現力也顯得投機取巧和淺顯,比如過於注重視覺上的炫目效果和強調技術,缺乏藝術的真善美,逐漸遠離了我國傳統的美學觀念,缺乏藝術感染力是現代我國平面設計作品的現狀。

  現今我國的平面設計師在熟練掌握技術的前提,應該是深入研究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規範,將生冷的技術設計賦予生命力和藝術感召力,提高平面設計的審美層次,中國傳統美學的理念,諸如道家“返璞歸真”思想、佛教美學思想的“禪意”等,平面設計師應當融入這些優秀的美學思想在設計作品中,設計出符合這個好時代的優秀作品。耐人尋味的作品總是源自於其中的內涵,形勢與內容相統一,表現力強而自然質樸。

  三、結語

  平面設計是一種形式美的體現,國內外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無不體現著均衡、韻律、節奏、調和、虛實等美學原理。但究其根源其實是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產物,實際上是遵循形式跟隨功能,形式和功能相輔相成,這種理念環繞在平面設計的全過程。我國早期的平面設計以大量的模仿和抄襲西方發達的工業國家為主,這種簡單模仿缺乏藝術的真實性,是低層次的審美。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平面設計迅速發展,有一部分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已經開始深入融合本民族的文化,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根據市場的需求,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審美向高層次發展。應當繼續弘揚現代的平面設計中的優秀基因,深入挖掘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學,現代平面設計的作品從市場需求、產品的實用性出發,使平面設計作品對消費者起到認知和審美的功能,最終回到實用功能。因此具有這種特色的中國平面設計才能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屹立於世界平面設計之林。

  參考文獻:

  [1]徐恆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07).

  [2]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李硯祖,蘆影.平面設計藝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最近訪問